<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转业到省纪委。初来乍到就被分配到培训中心筹建处,参与了办公楼建设和培训中心的筹建工作。</p><p class="ql-block">那时省纪委和监察厅刚合署,分为两地办公,办公用房拥挤,办公条件较差。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意,拟在建国小经三路21号,省直产权范围的土地上新建省纪委办公楼和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中心。当时培训中心筹建处成员包括丛吉东(负责人)、杨方臣(原副负责人,现已故)、宋利祥和我,后来又陆续增加了魏忠建、李杰、王继祥和殷怀智等同志。</p><p class="ql-block">筹建处是一个艰苦创业、团结进取、吃苦耐劳、廉洁高效的战斗集体。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极差,十多人挤在三间临时搭建的简易施工房内。冬天靠生煤炉取暖,夏天凭一个吊扇降温。一件军用大衣,夜间值班时同志们轮流穿,可谓是冒酷暑战严寒。而仅一墙之隔的省农行基建处,他们的临建房内装有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还配有工作人员食堂。办公和生活条件极其优越,两者形成巨大的反差。尽管如此,筹建处的同志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工作时那个负责任的劲儿,真是没得说。如为节省建设资金,减少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我们坚持现场搅拌混凝土。为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不按比例搅拌混凝土,夜间值班的同志就坐在地秤旁监督,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那真是丁是丁卯是卯,绝对不能“缺斤少两”。如今每每想起此事,在省直单位基建圈内绝无仅有,也传为美谈。</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我与宋利祥同志负责基建各种手续的办理和动力设备的选购工作。凡是购买材料、设备和选择施工队伍,我们始终本着一看价格,二看质量,三看服务,坚持货比三家,好中选优、优中选廉,经反复考察、比较选定厂家。乙方与我们打交道,可真省事、省心、省钱,从不吃他们的一顿饭,绝不收一份礼。筹建处在重要节日时还慰问现场的施工队伍。</p><p class="ql-block">那时对待工作那个认真负责的劲头,真是一丝不苟啊!由我俩负责的工程监理公司、空调系统安装队伍的考察,电梯、消防、制冷机组、风机盘管、高低压配电等设备的购进,坚持宁优勿滥,选择名优品牌。现如今30年过去了,所选择的设备,至今没留下遗憾。</p><p class="ql-block">记得在选择中央空调“凯利牌”和“新晃牌”异形风机盘管时,当时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多,为防止供应商以次充好,在签订合同后,我与省监理公司的陈文同志,乘火车去上海厂家直接装车验货,并贴上封条,确保设备的质量。我们一路舟车劳顿,不辭辛苦,每每回忆起来,别有一番心绪,涌上心头,至今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从事基建工作是个高风险的职业。时任省纪委书记谭福德同志,曾多次告诫我们:“不要大楼建起来了,人却倒下了。”那时受贿金额定的少,2000元就能毁掉一个干部。当时省委办公厅也在筹建山东大厦,有3名搞基建的干部,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筹建处的全体人员始终引以为戒,绷紧廉政之弦,自觉地做到“拒腐蚀,永不沾”。</p><p class="ql-block">记得在为办公楼选择中央空调、通风所需的玻璃钢管道时,德州武城有个姓夏的供应商,当时省委党校办公楼选用他的产品。经筹建处负责人带领我们实地考察后,有意向签订供货合同。他为了能给我送礼,可费尽心思,竟然能跟踪我到西郊部队的宿舍踩点后,再到家里送礼,被我发现他在水果篮底下的信封里放有2000元钱。这个数额,按当时的规定,足够立案标准。第二天即向筹建处负责人汇报,并在宋利祥同志陪同下,以夏的名字将钱存到银行,后来在他人的见证下,将存折退还。</p><p class="ql-block">省纪委新建办公楼与培训中心裙楼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数资7000余万元。在进行基建过程中,我们虽然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也受到了一些误解和委屈。但是省纪委领导是满意的。由于片面追求“明镜高悬,执法如山”办公楼外形的设计,导致少数楼层房间不好用,除确有遗憾外,就工程质量、进度,节省的资金等方面而言,的确是杠杠的、没的说。工程竣工后,于一九九六年底省纪委、监察厅搬至新建办公楼办公。省纪委常委会给予培训中心筹建处记集体二等功,参与基建的同志记个人三等功。正是由于经受了三年多基建的历练和考验,我们用辛勤的汗水也换来了收获。当年参与基建的大部分同志,都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其中有4人提拔为厅级,6人提拔为处级。</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绝大部分同志都已退休,但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惺惺相惜的缘分,团结拼搏和忘我奉献的工作氛围,至今历历在目,着实令人辛苦并快乐着。由此使我终生受益,1999年又由我负责建设了玉函宿舍的二期工程,三号楼被济南市评为2000年度民用建筑十佳工程。此情此景,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这也使我懂得了“飞瀑之下,必有深潭”的道理,你过去的历炼和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更是宝贵的财富,它会默默地为你铺路,只会是为了成就你的事业,使你活出人生的精彩,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对此,我深信不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