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马蹄寺石窟群 与敦煌莫高窟齐名

xiaodong

<p class="ql-block">  疫情一结束,一次难忘的旅行开始启程……。自驾大西北中的我们,离开张掖七彩丹霞,驱车前往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的马蹄寺,马蹄寺内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为泥塑。</p><p class="ql-block"> 1996年国务院公布马蹄寺石窟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也叫普光寺,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它背靠祁连山,位于甘肃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石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00年。它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车驶进马蹄寺碑坊,见到这样的洞窟和石塔,立马让人目不暇接同时,不断发出感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景点时,这崖壁佛龛让我心心念念不舍放弃。终于来到这里,果然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b>神秘的马蹄寺,与敦煌莫高窟齐名,比悬空寺更惊险刺激……</b></p> <p class="ql-block">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千年寺庙马蹄寺,洞内直上直下暗道密布……</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蚁穴般小洞窟里有着各式各样的佛龛及物件。</p> <p class="ql-block">从千佛洞到马蹄寺“三十三天”石窟群,一路风光有小瑞士之称。</p> <p class="ql-block">远远就看见二座白塔静静地矗立在在半山腰,分外醒目,白塔四周也是一圈经轮,这是典型的格鲁派藏传佛教的布置形式。经轮旁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书:马蹄寺石窟群。</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石窟群外观。 其中的“三十三天”石窟上下七层共二十一个石窟,整齐地排列在百多米高的悬崖上,外形象一座佛塔镶嵌在绝壁之上。</p> <p class="ql-block">侧面看这山,形似由经文书写而成……</p> <p class="ql-block">洞窟群前,绿茵茵的草地人,一群僧人说笑嬉戏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这一窟是国内单体最大的洞窟,但佛像是近年立的,原来的佛像腹内藏有一尊白玉的度母像,因此这儿被称为藏佛殿,又叫站佛殿。该殿里还有一幅残存的明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佛像后身,有一幅漂亮的唐卡,唐卡附近有一个玻璃盒装着的马蹄印。</p> <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人们开始在这里陆续修凿了70多座石窟,迤逦近30多公里,至今已历经了16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站佛殿”内面积不小,还有两排佛像。地面已被踩的凹凸不平。</p> <p class="ql-block">“站佛殿”外一座新翻修的佛殿,里面香火很旺,确没看到此殿名字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从“站佛殿”回到“三十三天”洞,我和亚利、老赵进入洞内。</p> <p class="ql-block">有诗写到:</p><p class="ql-block">天马觅泉留神跡,</p><p class="ql-block">悬崖古寺朝雪峰。</p><p class="ql-block">窟穴重重立圣像,</p><p class="ql-block">拜佛难处知道深。</p> <p class="ql-block">第一句是指马蹄寺名称的由来,说天马到这儿喝水,在地上留了个印记(就是有个马蹄形的石窝)。后面指出比这个更吸引人的是从下往上爬的“三十三天”洞窟,实际有七层。这里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高处供奉的是绿度母(也有说是白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这一排的每个洞窟里都有佛像,下图的那尊佛像,见他的僧衣上绣五爪金龙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石窟群没有多少窟外栈道,和千佛洞石窟一样,马蹄寺石窟群的三十三天就象蚁穴,是从崖壁内部掏洞相通的。爬上去相当费劲,有几处必需手扣住岩石上的穴窝,四肢并用才上得去,转个身都难。这恐怕不只是因为开凿时工具的简陋,也许还有其他之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洞口远眺。</p> <p class="ql-block">爬上第二层后,一排五个洞窟。我和亚利在第五个洞窟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第三层洞口远眺……</p> <p class="ql-block">第四、第五层迴廊很漂亮。走在前面一对四川小夫妻为我拍下这难得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上第七层,一个开朗的僧人接待我们。说这桌下有千年前的动物石刻,那“白度母”头顶上,洞檐有雄鹰展翅。</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四人提出拍照时,他乐呵呵的说,不许拍照。不过今天为了你们高兴,让你们拍两张,可不要拍上“禁止拍照”那个牌子哟!</p><p class="ql-block"> 光线太差,没拍好!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僧人让我们向右下九个台阶(从外面看应该是第六层),说那里才是最早的佛塔。</p><p class="ql-block">洞窟外檐的铃铛和回家的燕子。</p> <p class="ql-block">一番努力,快回到山下了。</p> <p class="ql-block">连跑带颠还去拍了“玛尼堆筒”。马蹄寺的宣传片就在这里拍的。</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经过甘肃张掖市,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 张掖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张掖的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张掖的九层木塔~让我想起著名的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p><p class="ql-block">大佛寺正殿为两层楼,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殿周围绕廊。</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b>殿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为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木胎泥塑,金描彩绘,面部贴金,头枕莲台,侧身而卧,两眼半闭,嘴唇微启。右手掌展放在脸下,左手放在大腿一侧,胸前画有斗大“卐”字符号。</b>梵文,意为“吉祥海云相”。造像精美,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神态自然,相貌祥和,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大佛殿内除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还有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