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里的家风家训(一)

曾众

<p class="ql-block">作者:曾 众</p><p class="ql-block">美号:285951748</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对联,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雅俗共赏,具有的包容性、趣味性、多样性和普及性。或言志,或抒怀,或寄语。上至宫廷庙宇,下至草堂茅屋,都有悬挂张贴,是各行各业、各家各户都比较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今日在东坡区图书馆,无意之中从书架上抽到了一本四川辞书出版社2024年9月第2版《中华对联》,翻阅完全书,发现家风家训家教不仅存在于诗词歌赋之中,存在于父辈口口相传的叮嘱之中,还存在于对联、小说、影视、书法、歇后语等文体之中。本文着重选录部分与家风家训家教有关的对联,供大家参阅。</p> <p class="ql-block">  一、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宋·朱熹)</p><p class="ql-block"> 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为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白鹿洞书院所题的楹联。其意思:日月作为天和地的眼睛,日夜不停地观察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要明白:天知地知,不能自欺欺人,更不能为非作歹。人只有学习经典著作,才能领悟圣贤的智慧,培养光明磊落的人格,养成安贫乐道的习性。因此,北宋张载提出人生的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p class="ql-block">  二、力田岁积千仓粟 教子家藏万卷书 (宋·王禹偁)</p><p class="ql-block"> 王禹偁北宋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官至黄州知州,世称“王黄州”。其意思:人只有努力耕耘,辛勤劳作,才能获得粮食的丰收,自己和家人才会不饿肚子。强调没有耕耘,哪有收获。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不会受制于人。要让孩子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材,与其留物资财富,导致兄弟反目成仇,不如留下圣贤的典籍,让子孙学习,修养品性,确保枝繁叶茂。正如明代李吕《耕读轩》诗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愿尔勤力学,儒术显亲扬。”</p> <p class="ql-block">  三、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明·胡居仁)</p><p class="ql-block"> 胡居仁,字叔心,号敬斋,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崇仁学派代表人物,以恪守程朱理学、主张“主敬穷理”闻名。其意思:一个人如果有学习的恒心,就用不着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学习。否则,长期过度劳累损害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一事无成。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太阳再冻十天,也无法生长。正如荀子《劝学》所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p> <p class="ql-block">  四、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定吞吴 (明·金声)</p><p class="ql-block"> 金声,崇祯元年进士,明末组织义军抗清,固守绩溪丛山关,因叛徒出卖被俘殉国。其意思: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意志坚定,忍辱负重。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弱小的楚军,在巨鹿之地渡过漳河之后,凿沉战船、砸毁炊具,背水一战,以决死的勇气,大败秦军。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刻警惕自己不忘所受的苦难,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入思考,学习借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