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31日晚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在乌江南岸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镇(草塘)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会议否定了“左”倾领导提出的不过乌江,重新回头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重申由毛泽东同志提出并经黎平会议同意,在川黔边地区建立根据地的主张,并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使政治上正确决定的实施获得了组织上的保障,为随后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猴场会议坚决执行黎平会议的战略方针,延续了黎平会议的精神,完成了中央红军转兵贵州的战略转折,使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设想得以实现。1935年1月2日中央红军分别从余庆县的回龙场、瓮安县的江界河、开阳县的茶山关三个渡口渡过乌江,相继开进乌江以北地区。至此早在通道会议即开始酝酿,由黎平会议提出转兵贵州战略行动才最终完成。中央红军才暂时摆脱了数倍敌军的围追堵截,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p><p class="ql-block"> 猴场会议是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的继续,为随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作了重要的准备,这次会议不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方针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军事路线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为遵义会议彻底解决军事与组织问题,顺利实现党和红军高级领导的改组,奠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基础,为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恢复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扫清了障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