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行(15) 阿拉尔之行

horse

早上八点钟的阿克苏火车站,将从这里乘火车前往位于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之间的阿拉尔。阿克苏至阿拉尔大概有130 公里,绿皮火车两个小时可以到达。 一直喜欢独游。在我看来,旅行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在那陌生的环境,可以沉淀内心,感受自然和人文带来的快乐,保持着一种好奇心。所以,铁路列车是最适合我这种旅行方式的交通工具。而火车比起高铁,更偏向于悠闲放松,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景和文化。 阿拉尔市,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阿拉尔市为塔里木河起源地、丝绸之路必经地、昆岗文化发掘地、三五九旅传承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中线的重要支点。 阿拉尔之行主要游览两个景区,塔河源景区和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到达阿拉尔后,我们直接在火车站包车,前往离市区20公里远的塔河源景区。 塔河源景区‌位于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是南疆母亲河塔里木河的起源地。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和田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叶尔羌河以及发源于天山南坡的阿克苏河,在阿拉尔交汇成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造就了塔河源景区独特自然生态景观。<br> 塔河源景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以三河交汇(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的壮丽景观和胡杨林生态闻名,拥有2万余亩胡杨林,塔河源景区四季色彩分明:春天灰色,夏天绿色,秋天金色,雪后白色。<br><br> 乘景交车来到塔里木河起点处,这里有个观景台,举目眺望,塔里木河“三河交汇”的奇观,映入眼帘。由于现在处在枯水期,景观没有照片上那么壮观。 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全长2179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为世界第五大内陆河。它不仅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的交叉、融合之地。 塔河源景区以其神秘和文化底蕴吸引游客,让人感受自然震撼与文化交融。 景区内,万余亩胡杨林肆意生长,它们是塔里木河水系孕育出的生命奇迹。漫步在近千米的观景木栈道上,郁郁葱葱千姿百态的胡杨林尽收眼底。 秋季沙漠河畔胡杨,是南疆的绝景之一。虽然此刻是淡季,整个景区,未见几个人,但此时的塔河源畔,静谧与自然交织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 在塔河源畔有一个观光塔,乘电梯上顶,360°环视塔里木河源头景区四周,远处“三河交汇”和万亩胡杨林相互映衬,可以想象的到,如果是秋天,该有多么美!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塔河源景区,秋季胡杨林变为金黄时,人流如织,此刻是淡季,景区周围连吃的都没有。如果想吃饭,可到景区职工食堂用餐,20块钱一个人,当然求之不得。 <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她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生命和未来。这条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宛如一条银带,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犹如一道生命之线。能够在它的源头打个卡,有着十分的意义。</p> 吃过午饭,离开塔河源,前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不多久就进入阿拉尔市区,只见道路两边绿树成荫,出租车司机自豪地高速我们,阿拉尔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0%,并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谁曾想到,六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沙漠戈壁,现在完成了从荒原到现代化城市的华丽转身,变成了“塔河明珠”。这些成就的取得,来自一支英雄部队。 359旅是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旅之一,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以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三次远征(红军长征、南下北返、进军新疆)闻名,被誉为“最能走的部队”。这支“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部队,1950年挺进新疆,解放新疆,1953年6月,奉毛泽东主席令,在塔里木盆地集体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4年,归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br>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中轴线上,它的外形像四把倒放的犁铧,组合在一起又营造了一幅种子发芽、破土而出的画面,象征着兵团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收藏藏品11200余件、文物9500件(套),展出文物1188件(套)。2016年12月,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018年4月,入围“神奇西北100景”。走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贺龙元帅曾是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组成的红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 王震将军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奠基人,农一师的前身359旅是王震将军当年率领的参加南泥湾大生产的部队,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新疆时留在了阿拉尔。 将帅墙展示了125位将帅的生平事迹。这些将帅包括王震 、 王恩茂等在三五九旅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军事领导人。 ‌包括他们在三五九旅不同历史阶段的职务及参与的重要军事行动,例如井冈山时期、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新疆屯垦戍边等。 ‌<br> 展馆设置了八个展陈主题区,分别是:1、西域屯垦,源源流长;2、英雄部队,功勋卓著;3、艰苦创业,屯垦荒原;4、五湖四海,投身兵团;5、建设大军,铸就辉煌;6、中流砥柱,铜墙铁壁;7、建设城市,勾画家园;8、构建和谐,奔向小康等内容。围绕“传承历史、弘扬精神、展示成就”三大中心主题,全面讲述了三五九旅这支红色部队的光辉历程。 在塔里木河两岸,那片曾经寂寥荒漠之地,在三五九旅将士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辛勤汗水的浇灌下,成功转化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开垦出了210万亩良田。一座生机盎然的新兴城市——阿拉尔市已然崛起。如今,这座城市拥有超过40万人口,成为新疆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专门有一个上海知青展厅,主要展示20世纪60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这一群体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疆的农业、工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1963年,首批500名上海青年作为技术员被派往农一师试点,后续大规模动员近10万上海知青参与新疆开发建设。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前往塔里木河畔。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不远处,有一座屯垦戍边纪念碑。纪念碑高35.9米,寓意着359旅,碑顶有359旅番号、碑座是英雄群体的浮雕、碑体上刻有王震将军的诗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里的地标包括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屯垦戍边纪念碑、塔里木大学等,每一处地标,都与王震将军分不开。</p> 位于塔里木河畔的“上海知青纪念林”,2007年由曾在这里工作的上海知青自筹资金建成,如今郁郁葱葱。2020年,在师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上海知青纪念林”提升改造为“上海知青公园”,成为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br> 上海知青公园里有一面很长的“上海10万知青名录墙”。20世纪60年,上海10万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天山南北支援新疆建设。其中,阿拉尔农一师就有45000多名上海知青,他们遍布在塔里木河上游两岸,在艰苦的条件下,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为这片土地奉献了青春。 上海知青塑像,拿书的人代表知识;拿镐的人代表屯垦;拿枪的人则代表戍边。这个公园就是为了纪念十万上海知青来到新疆屯垦戍边而建的,告诉后人支边青年这个特殊群体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阿拉尔是唯一一座塔里木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城市因河流而被分为南北两部分。 塔里木河是条神奇的河,就像大地的血脉一样,滋养着一方天地。蜿蜒流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了一座军垦新城从诞生到崛起!<br> <p class="ql-block">近黄昏时,我们离开这座塔源之城、军垦之城,乘火车返回阿克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