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时光如飞,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唐仲秋老师已经93周岁了。在太原我认识的原西北野战军7军19师(后来的铁道兵五师)前辈真是屈指可数了。现在连铁道兵二代也是60多岁70岁的人了!人们真是感叹岁月的无情和无奈呀!</b></p> <p class="ql-block"><b> 唐仲秋老师1932年出生,1950年在成都参加解放军西北野战军7军19师,随后入朝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四年,是一位革命老战士,经历了抗美援朝战火的锻炼。1955年在铁道兵五师,所有女兵按照上级指示都要转业退伍。唐仲秋老师转业后考入大学,后随丈夫林植随军(60年代林植任铁道兵五师24团副政委,和24团参加中尼公路的建设)。60年代唐仲秋老师在云南宣威东山铁五师子弟学校当老师。后丈夫林植转业到山西太原,唐老师到太原学校当老师。</b></p> <p class="ql-block"><b>(唐仲秋老师和他的儿子)这张照片是唐老师60年代在云南宣威当老师时拍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下面有铁道兵七六五九部队(铁道兵五师)军人摄影室的字样。这张珍贵的照片是2015年3月25日由老友牛和平给我传过来的。是由他母亲牛翻莲保存下来的。当时牛翻莲阿姨在云南宣威铁道兵五师子弟小学当保育员。</b></p> <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60年代,三年级的我在云南宣威东山铁道兵五师子弟学校读书。那时是住校读书,周六回县城家里住一晚上,周日下午再步行回到学校。</b></p><p class="ql-block"><b> 唐仲秋老师是学校五年级老师,一日带领五年级同学和三年级同学到电厂附近的一个水塘,女生洗衣服,男生钓鱼。我在池塘边钓鱼,不慎掉入池塘,是唐老师奋不顾身跳入水中,一手抓住池塘边一个灌木,一手抓住我,把我拖上岸,挽救了我的生命。所以我是一辈子忘不了唐老师。</b></p><p class="ql-block"><b> 后来我父亲和铁五师400名干部调往四川都江堰参与组建基建工程兵61支队,和唐仲秋老师也失去了联系。70年代末父亲转业回到山西太原,我后来从四川都江堰调回太原,才在2012年到唐仲秋老师家中见到了唐老师。</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在2012年到唐仲秋老师家中拍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时光不停的飞转,唐仲秋老师已经93周岁了,我也是古稀之年的人了。今日(2025年8月4日下午)我联系上铁二代李昕一起看望唐仲秋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来到唐仲秋老师住处,93岁的唐仲秋老师头脑还清楚,我问老师还认不认识我,唐老师一下说出我的名字。唐老师就是轻廋了些,手臂很细,但说话调理清楚。我们合了影,说了很多话,谈到了过去,说到了现在。</b></p><p class="ql-block"><b> 时间大概过去了1个小时,我们离开了唐老师回家。</b></p><p class="ql-block"><b> 父辈留下的战友情,铁道兵子弟校留下的老师学生情,真的难忘!</b></p> <p class="ql-block"><b> 唐仲秋老师的爱人林植,60年代曾是铁道兵五师24团副政委。24团参与了中尼公路的建设,他所在的24团九连曾经被授予“雪山红九连”光荣称号。</b></p><p class="ql-block"><b> “雪山铁九连”是铁道兵兵部在1965年授予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四团九连的荣誉称号,表彰具有光荣传统的九连在修建中尼公路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难,战胜困难,出色完成任务的英雄事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