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教育”大讨论】02.让“三和教育”遍地开花

晨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晨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5624939</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致谢网络与园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自己了解到,孟国泰教授提出的“三和教育”理念,源于对中国教育的精准洞察。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他敏锐地觉察到:教育的异化源于生命和谐的缺失。孟国泰教授所提出的“三和教育”理念,播下了与生命和谐的种子,必定开出绚烂的花朵。如今,“三和教育”理念,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已成为当代教育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三和”就是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他人的生命和谐,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和谐。“三和”教育理念,如同和煦的春风,吹开了生命和谐的花朵。这璀璨绮丽的生命之花,开在校园,开在课堂,开在老师和同学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三和教育”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首先,老师本身要具备“三和教育”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深入地融入课堂之中。教育既唤醒,唤醒学生的心灵,唤醒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唤醒每个孩子的自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最棒的,敢于大声说出“我能行”!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让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绽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教育学生和他人有好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歧视,不抛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使其盛开心灵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关于教学,教师要功在课前,备教材,备学生,设计好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人人争做小老师,好老师。个人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课堂不再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而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们通过对子合作,小组讨论,展现出对知识的独特理解与诠释。智慧的花朵,在快速,快乐,快捷的经历中绽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德增老师的那篇《睿智高中的一节课》很好的诠释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典范,是一束光,照亮了“三和教育”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课前,由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上报预习结果,由一名同学在小组积分表中统计分数,这预习的花朵便开在了每个同学的心里。课堂上,有电子备课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知识以“工具”的方式展现。教材是学材,平台是更好的学材。小组合作,讨论声声,你争我抢,激情万丈。六人一组,两两一对。小组合作当堂评测有模有样。老师在一角细品每一组同学的盛开。老师功在课前,每一个流程,每一个难点的破解,都是老师课前的设计和思量。导演,策划,评价,引领,才是老师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王德增老师呈现的这节课,给所有老师指明了方向,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典范,是多么值得广大授课教师借鉴啊!如今,在广大教育人的努力下,“三和教育”的花蕾,在各个校园次第开放,花香氤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何教育,光靠学校和老师都是不够的。家庭是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三和教育”对家长来说实施起来更方便,快捷。家长的言行,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家长的陪伴和鼓励,更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青青如草老师的《【“三和教育”大讨论】NO.3墨香里的“三和”时光》,就值得家长们一读。可以学习一下青青如草老师和爱人是怎样把“三和”教育自然的融入到孩子的日常中。文章说的是一个五年级男孩,利用暑假练习写字。一开始觉得很难,握笔姿势不对,手不听使唤,急得眼泪在宣纸上洇出个小黑点。爸爸没多说,抽出发皱的前一天的作业:你瞧这“火”字,昨天的捺画像一条软虫子,今天这笔收尾带了股劲儿,这不就是在跟自己较劲?儿子梗着脖子瞅了半天,抓起笔又写了一行。后来见他翻看第一次的歪扭字,对着现在的作业乐:“原来我也没那么差啊!”这才懂,“与自己生命和谐”从不是顺顺当当,是在跟自己的别扭里,慢慢攒起不服输的劲儿。</p><p class="ql-block"> 我想也是,家长就是要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进步,让孩子觉得自己没那么糟糕,通过坚持和努力,自己也是可以的,从而增加自信心,与自己和解。</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青青如草老师和爱人,能够主动放下手机,一个备课,一个看杂志,陪伴着孩子一起学习。这期间,儿子有时会和爸妈互动一下,温馨而有趣,完成了与他人生命的和谐。陪伴,互动,各干各的,心却贴得很近。我认为,家长能做到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几年如一日的陪伴,需要一种信念,一种坚持。</p><p class="ql-block"> 晚饭过后,青青如草老师和爱人陪伴孩子散步,吹着晚风,赏着晚霞,看着云朵,时不时的复习几个英语单词,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好心情。真好啊!</p><p class="ql-block"> “三和教育”理念,已在青青如草老师家里生根发芽,亲爱的家长们,是不是也为之所动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和教育”除了学校、家庭,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是教育的依托。有关部门要做好“三和教育”的宣传,营造出“三和教育”的氛围。相关部门要做好教具的供应,资金的投入,实践场景的提供等。从政府到全民,要重视教育,尊重老师的劳动,做教育的坚强后盾。</p><p class="ql-block"> 总之,“三和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作,协同互补,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与个性发展,共创生命的和谐。以“三合”促“三和”,让“三和教育”遍地开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感谢您的光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