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驰名于世的《孙子兵法》,诞生在苏州市的穹窿山,2500年前,孙武子就是隐居在这里。如今的穹窿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穹窿山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主要因为《孙子兵法》在这里诞生,让穹窿山扬名于世;二是这里的山上有个“上真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此祈福,并且五次住在山上的行宫,使得穹窿山名声大震;还有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出家的地方“宁邦寺”、西汉名臣“朱买臣读书台”等故事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470年),原为齐国人,出身贵族,为避国家内乱,出奔吴国,入吴后长期隐居在苏州穹窿山,潜心研究兵学,成为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军事家。</p> <p class="ql-block"> 孙武子的横空出世,得以展示军事才能,离不开好友吴相伍子胥七次向吴王阖闾举荐,最后被阖闾接纳。孙武子以倾心所著的兵法十三篇敬献阖闾,并被委任为将军。</p> <p class="ql-block"> 孙武子出山后,与伍子胥一起统领士兵出征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共谋利用当时唐、蔡两国与楚国的矛盾,将其争取为吴的盟国,随即与伍子胥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攻打最强大的楚国,于柏举之战大败楚军,乘势攻占了楚郢(楚国首都)。</p> <p class="ql-block"> 孙武五十多岁时,已功成名就,因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新吴王夫差杀害,便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修订其兵法著作《十三篇》,最后得以寿终。</p> <p class="ql-block"> 苏州是孙武的第二故乡和功成名就之地,相城区更是孙武的归隐终老之地。据文献资料记载和考证,孙武墓位于相城区,这也得到了海内外学术专家及孙武后裔的认可。2005年5月,相城区人民政府建了孙武墓园,供后人瞻仰、朝圣。</p> <p class="ql-block">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