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736406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同的结论。可是我要说“特长也可以改变命运”,你认同吗?反正我认同。</p><p class="ql-block">在我的青春记忆里,我们那个年代无论是入团、参军还是参加工作等,都要填一张表格。表格中有很多栏目,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特长”。</p><p class="ql-block">啥是特长呢?我理解特长就是你所擅长的技能。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你远超别人,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别人能做到的你能甩出他几条街。</p><p class="ql-block">我的特长是爱好文艺。假如我没有这个特长的话,1972年那次征兵我肯定是当不上兵的,当不上兵,我的从军梦也就随之破灭了。</p> <p class="ql-block">1972年冬季,19岁的我正在读9年学制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将高中毕业,回到生产队当社员,去修理地球了。因为那时候国家已经废止了高考,城市青年学生都下乡了,作为农村学生也只剩下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一条出路了。</p><p class="ql-block">这时,年度征兵工作开始了。当年征兵工作的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就是允许在校学生在所在的大队报名参军,这将是我改变人生不可多得的机遇。但上站体检有名额比例限制,我们大队一共分配到4个上站体检名额,两名社会青年,两名在校学生。我立即向大队民兵连递交了参军保卫祖国的申请书。我想,我一直都是公认的好学生,又是优秀的学生干部,还是共青团员,这次参军肯定是“光脑瓜打立正——没帽(冒)了!”</p><p class="ql-block">然而,现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眼看明天就要上站体检了,今天还没有任何关于允许我参加体检的信息,这令我十分沮丧!</p><p class="ql-block">晚饭后,万念俱灰的我无助地拿起课本,心不在焉地开始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那毫无意义的毕业考试。突然,大队的广播喇叭声音划破了乡村寂静的夜空,召唤我“速来大队一趟……”</p><p class="ql-block">我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我去大队,肯定是和接兵工作有关的事情。我飞也似地跑到大队,果不其然,民兵连长罗广发递给我一张表,让我填上,告诉我“明天早上来大队坐马车去体检站参加体检”。</p> <p class="ql-block">缘何我行将破灭的参军梦能够满血复活?就是得益于我有文艺特长。受父母的遗传,我从小爱好文艺,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吹笛子,学会了识简谱,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学校男生中唱歌唱得最好的那一位。</p><p class="ql-block">负责我们公社接兵的是一位叫席秀田的司务长。部队接兵临出发前,团领导给他交待了一项任务,要求他一定要接一名有文艺特长的兵回来。然而,接兵工作马上要进入到上站体检的阶段了,可是他翻遍了所有大队民兵连上报的上站体检人员名单,也没有在特长栏发现他期望的有文艺特长的人选。情急之下,他灵机一动,直接去到我所在的于家窝堡学校,试图在那里能够寻觅到合适的人选。令他不虚此行的是,学校向他推荐了我。</p><p class="ql-block">从学校回到公社武装部后,席司务长兴奋地向栾永江部长讲述了他去学校走访的重大收获。栾部长当即给我们大队民兵连长罗广发打电话,要求把我列入体检人员名单。罗连长表示很为难,“栾部长,公社给我们大队的4名上站体检名额已经落实到了人头,表都已经报给了武装部,把谁拿下来都不好做工作呀!”</p><p class="ql-block">栾部长办事爽快,绝不拖泥带水。他当即说“那武装部再给你们大队增加一个上站体检名额,这个名额就落实给许永利,马上让他填表!”</p><p class="ql-block">于是,公社立即派通信员骑摩托车到我们大队,带来表格,让我填好带了回去。在特长栏,我毫不谦虚地填上了“爱好文艺”。</p> <p class="ql-block">新兵一下老连队,我就担任了连队的教歌员。接着,我又被抽调到团政治处搞文艺创作。不久,师里成立文艺宣传队,我又被抽调到师里,成为一名文艺战士。后来成名的歌唱家董文华的爱人张男就是当年师文艺宣传队我的班长。</p><p class="ql-block">不仅我的事例能够证明“特长也可以改变命运”这一观点,我们大队和我一起参军的范景玉的经历,也足以支持我上述的观点。说起范景玉这个例证,颇有几分滑稽。</p><p class="ql-block">范景玉参军前是生产队的社员,是赶大车的“车老板儿”,只有小学3年级的文化。新兵连训练结束时,在分配新兵下到老连队之前,为了能够对新兵做到量才适用,团里搞了一个调查摸底,要求每一名新兵填一张调查表。表格中自然少不了“特长”这一项。我至今没搞明白的是因为范景玉比我们智商高,还是因为他文化水平太低,不理解“特长”为何物?他居然在调查表的特长一栏填上了“司机”。</p> <p class="ql-block">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思想单纯的很,什么入党啊,提干啊,统统没怎么想,只是想当几年兵有衣服穿,有饭吃就行了。那时候退伍兵的安置政策是“哪来回哪去,”所以,大家都希望在部队时最好能学到点技术,将来退伍万一能有机会脱离农村,混上个铁饭碗呢。因此,新兵下连时,大家都渴望分配到汽车连或者修理所。由于范景玉填了个“司机”特长,他就误打误撞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了汽车连。</p><p class="ql-block">看到分配来一个现成的司机,汽车连姜连长非常高兴!为了了解一下范景玉的实际驾驶技能,姜连长让老兵开来一台大解放,让范景玉实地开车走两步,这下范景玉蚂蚱眼睛——长长了!“连长,我不会开汽车。”连长十分惊诧,“你不会开汽车,为什么在特长栏填司机?”范景玉说“连长,我就是司机啊!”连长暴跳如雷,“你是什么司机,连车都不会开!”范景玉说“我是马车司机,我会赶马车的。”</p><p class="ql-block">姜连长气得半死,可是没办法退回这个兵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半年的训练,范景玉由马车司机变成了真正的汽车司机,令我们羡慕不已!五年后,范景玉退出了现役,凭借着自己司机的身份,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其他农村同期入伍的战友,退伍后基本都回乡当了农民。</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范景玉成了运输专业户,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退伍兵。他搞了一个“范家大院”,开了一家饭店,又对外出租住房,小日子过得是风声水起。</p><p class="ql-block">开业那天,许多战友都赶来祝贺。我对他儿子开玩笑说“别看你爸爸文化水平不高,智商可比我们高多了,他给自己填了一个“司机”特长,一下子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就没长这个心眼儿”。</p><p class="ql-block">范景玉听后觉得不好意思了,他说“我真的不是聪明,我是不理解“特长”两个字的含义。我寻思特长就是问我当兵前是干啥的,我一想我是个赶大车的,又觉得大车老板儿不好听,反正马车也是车,就随手写了个司机,哪曾想歪打正着了,真成了司机了!”</p> <p class="ql-block">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能耐大了不误人。一个人如果有一定的特长,它能够拓宽你人生道路的宽度,在关键时刻改变你人生的走向,甚至决定你的人生。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招鲜,吃遍天,”其实也是说明同样的道理。但是,特长一定要真实地拥有,可不能寄希望于范景玉式的误打误撞呀!</p><p class="ql-block">(有图片采自网络,致谢!若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