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走进了圣路易斯老法院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女儿告诉我,这座法院建于1828年,我心中一算,竟已近两个世纪。脑海中不禁浮现出1828年的中国,那时的中国尚未经历鸦片战争(1840年),却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前夜,积贫积弱,命运未卜。</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一张泛黄的历史地图悬挂在蓝色墙面之上,仿佛将人拉回了19世纪的美国。地图上清晰标注着“密苏里妥协线”,那是1820年为缓解自由州与奴隶州之间矛盾而划定的界线。我站在地图前,仿佛能听见当年议会厅中激烈的辩论声,那些关于州权与人权的争执,至今仍在这座法院的墙壁间回响。</p> <p class="ql-block">展厅深处,一幅描绘Nat Turner起义的画作令人驻足。画面中,Nat Turner站在人群中央,神情坚定,身后的人们目光炽热,仿佛正准备为自由而战。画作上方的文字讲述了这位非裔领袖如何在1831年领导了一场震惊南方的奴隶起义。我凝视着这幅画,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是敬佩,是愤怒,还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深深叹息。</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览板上,标题“Hiring Out”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奴隶制度细节。板上的插图描绘了一个被束缚在椅子上的奴隶,旁边的文字解释了奴隶主如何将奴隶出租给他人以获取利润。广告“NIGRO GIRL TO HIRE”赫然在目,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冷漠与残酷。我站在展板前,仿佛能听见那被拍卖奴隶的哭泣声,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深深刻在历史的年轮中。</p> <p class="ql-block">“Rivermen, Tradesmen and Laundresses”这块展览板上,一张历史照片展示了一个华丽的宴会厅,吊灯与长桌交相辉映。文字介绍道,这些人物并非贵族,而是19世纪美国奴隶制度下的河工、工匠和洗衣女工。他们虽身处底层,却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城市的运转。我望着照片,仿佛看见他们在码头边搬运货物,在作坊中挥汗如雨,在洗衣房里忙碌不停,他们的身影虽被历史遗忘,却在这块展板上重新焕发光彩。</p> <p class="ql-block">法庭的审判长座上,妞妞静静地坐着,双手合十,神情庄重。她的身影仿佛穿越了时空,让我想起了那些曾在这座法院中为自由而战的女性。她们或许没有留下姓名,但她们的勇气与坚持,早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站在她曾站立的地方,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沉重与坚定。</p> <p class="ql-block">妞妞低头查看手机,翻阅老法庭的历史,桌上散落着几份文件。她的身影与这座古朴的建筑融为一体,仿佛是历史与现代交汇的一瞬。我站在她身旁,仿佛看见一位现代女性在这座老法院中寻找着过去的答案,她的目光中,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楠楠给他爸爸指着某个方向作介绍,神情专注。他们的身影倒映在红墙与柱子之间,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我站在他们身后,仿佛听见快门声中夹杂着历史的低语,那是过去与现在在这一刻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法庭内部,红色的墙壁上装饰着白色柱子,中央的法官台庄严肃穆。我站在法官席前,仿佛能听见当年的槌声回荡在这座法庭中,每一次槌响,都是对正义的呼唤。这座老法院,见证了无数关于自由与权利的判决,也见证了美国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妞妞站在讲台后,背景是窗外的高楼与树木。她的身影与这座博物馆的氛围融为一体,她给我讲述着一段关于法律与自由的故事。我站在她身旁,仿佛听见她讲述着三权分立的原则,那是美国宪法精神的体现,也是这座老法院所承载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老伴站在讲台前,身后是关于法庭的海报。他的目光专注,仿佛在思考着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我站在他身旁,仿佛听见他在讲述着这座法院如何成为社会正义的象征,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楠楠站在三权分立的海报前,手持手机,神情专注。她的目光在立法、行政与司法三部分之间游走,仿佛在思考着这一体系如何维系国家的平衡。我站在她身旁,仿佛听见她在低声念着:“权力的制衡,是民主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妞妞解释着三权分立的相互制衡关系。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仿佛在向我讲述着这座法院如何成为美国宪法精神的象征。我问她三权分立是当年还是现在才提出的?妞妞笑着说:当然是200年前提出和践行的。我疑惑的神情逗笑了她,此刻我站在她身旁,仿佛看见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在历史长河中相互牵制、共同前行。</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端详着展板上的“Separation of Powers ‘CHECKS AND BALANCES’”。图表清晰地展示了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之间的制衡关系,虽然不懂英文,但我明白了那是美国宪法的核心理念。我站在展板前,仿佛看见这座老法院如何成为这一理念的见证者,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守护着民主的底线。</p> <p class="ql-block">透明的建筑模型展示在展览空间中,圆顶结构精致而典雅。我站在模型前,仿佛看见这座老法院如何从蓝图变为现实,如何成为圣路易斯的地标。它的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老伴站在展示柜前,手里拿着一本书,神情专注。他的身影与这座博物馆融为一体,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我站在他身旁,仿佛听见一个现代的检察官在低声念着展柜中的文字,那是关于自由与权利的诉说。</p> <p class="ql-block">老伴站在展板前和外孙外孙女讨论着“Controversy over Statehood”的内容。展板讲述了1820年密苏里州是否应作为自由州或奴隶州加入联邦的争议,以及密苏里妥协案的形成。我站在他们身旁,听着他们在讨论着那段关于州权与人权的激烈争执,那是美国历史的重要一页。</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一张老建筑的照片下方写着“Not Enough Space”,那是对法院空间不足的历史记录。我站在展板前,仿佛看见当年的法官与律师们在这座法院中忙碌的身影,他们的每一次辩论,都是对正义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我也坐在装饰有柱子与木质隔板的房间内,背景是红墙与白框窗。我的身影与这座老法院的氛围融为一体,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我仿佛听见有人在低声诉说着这座法院的故事,那是关于自由、权利与正义的永恒诉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