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合江李庄五粮液游记

慧儿馨雨

<p class="ql-block">文字:慧儿馨雨</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8月2日至3日,五姨妹五家人一起游览了宜宾的三个景点——合江门,李庄,五粮液生态园。现依游览顺序记录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合江门</p><p class="ql-block">合江门,听说是宜宾最牛的地方,那里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的地方,是一个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我们下午三点左右到达景区。可能是近40度的天气太热,景区游人不多。游览中,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人工打造的仿古阁楼夹镜楼,古色古香很吸引眼球。心中好奇,为什么有此阁楼呢?百度一下,说此楼始建于清初,原名“合江楼”,因位于金沙江与岷江交汇处得名。嘉庆十年(1805年)由楚商重建后,取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意境更名为“夹镜楼”,曾是观赏“双江映月”景观的名楼。2022年重建后成为宜宾三江汇流处的地标性仿古楼阁,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往前,沿着广场向江边走去。广场上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万里长江第一城",据说这地方古时候是码头,现在修成了观景台。继续往前,看到一个像地球仪的大园球,说是叫长江之珠,球体下方是蜿蜒曲折的小径。看到此球,想起了的士师傅说,这个球的夜景更好看,于是打定主意,晚上要来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来到江边,没看到色彩分明的黄色金沙江和绿色岷江的会合,不过明显看到左右两江的水波在中间旋转,应该就是两股水在合江门这里撞在一起,慢慢融成长江。</p> <p class="ql-block">晚上,从入驻酒店走路看合江门的夜景。果然,走在路上,夜晚的宜宾更加迷人,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两岸灯光交相辉映,远处矗立的高楼大厦在灯光的映衬下,带来美轮美奂的景致,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来到合江门,夜晚的合江门真的如说夜景更好看。璀璨夺目的灯光下,广场上,江水边都是人头湧动,游人如织。印象最深的,果然看到了园球之震撼之美,原来这是一个表面拼装了显示屏的球体,球体下方蜿蜒曲折的灯光小径,象征着长江流经的区域。球体上不断展现着祝福的画面,其中蓝色地球和蓝色长江同时出现的画面最为美丽。</p> <p class="ql-block">最后,也看到了被彩灯渲染得绚丽多彩的三江六岸景色。右侧是金沙江,江水潺潺流过宜宾金沙江南门大桥,两岸高楼耸立;眼前则是岷江,对岸是白塔山,以及山顶上的白塔。两江汇合后便形成了长江。合江门的夜景果然震撼眼球,极具视觉冲击力,一路上,宜宾的美丽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游览合江门,感受三江汇合的磅礴气势。知道了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条河流在这里交汇,岷江和金沙江的使命就此终结,长江则继续它的旅程,奔向大海。</p> <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p><p class="ql-block">曾经看网页说李庄古镇,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一度曾是川南6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每一条都有着别有洞天的意境。还有因李庄地处川南边陲的江边,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但更让其名远扬的,是抗战时期接纳了上万名师生在此避难,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晚饭时,我们特意找到游过的朋友推荐位于江边的“留芬饭店”那一家“李庄白肉创始店”品尝。这家白肉店确实生意兴隆,屋里屋外全是人,烟火气直往鼻子里钻。一个大院坝估计有30张左右桌上,全部满座,要站在桌边排队,等这波吃完马上坐上去把桌子占住才能买到菜吃,我们就是这样做买到白肉的。</p> <p class="ql-block">游览李庄古镇,感觉和其它古镇没多大区别,也是粉墙黛瓦,飞檐楼阁、青石板路的伫立在这里述说着曾经的历史。同样的各种特产店铺铺满街道,也许网红打卡点,游人也多,人来人往,商业味也浓,不过基本都是白肉店和米糕店,也是特产。</p><p class="ql-block">我的关注点是白肉。源于李庄美食白肉也是一道招牌,都说到李庄不吃白肉,等于没到李庄。因此这次游李庄,我的主要关</p><p class="ql-block">注点也是品尝白肉。</p><p class="ql-block">白肉就是我家乡贵州所说的做回锅肉的那种半肥半瘦的肉片,只是,不是先煮肉后切成小片加蒜苗辣椒回锅炒成的“回锅肉”,而是按肉丈量成一定长度宽度切成薄片,用专用辣椒蘸水组合而成。</p><p class="ql-block">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街道上,街道两边几乎都是白肉店,每家都在手工切白肉,师傅的刀功确实了得,每个师傅切的每片肉片都很薄,有数据对李庄白肉的肉片进行了精确地描述:以水平角度分层切片,将肉片成长20-30厘米,宽15-20厘米,厚仅1-2毫米,薄能透影的肉片。当然,我们在现场并没看到丈量肉片的尺子,因为师傅的刀工让食客们早已一目了然,确实是薄得透明,引来食欲。</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6个人点了两份,一份10片48元,没一会儿白肉端上桌,肉片薄得能透光,往盘子里一摆跟白花花的丝绸似的。蘸料是灵魂,红油香得人直咽口水,夹一片肉往料里一滚,塞进嘴里那叫一个爽——肥而不腻,瘦肉紧实,蘸料的香辣和肉香搅和在一起,越嚼越得劲儿。虽说价格不算便宜,但胜在肉片扎实,调味也对胃口。个人感觉,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游览李庄,古镇韵味差別不大,不过古镇建得不错,很大,街道很宽,停车场,卫生间,各种建筑布局都很大气。关键是没得门票。作为一个景点,来看看伫立于长江边的李庄古镇,吹吹江边的晚风,尝尝特产白肉也是一种感受。</p> <p class="ql-block">五粮液生态园</p><p class="ql-block">说起宜宾的五粮液酒厂,那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对自驾游的朋友来说,这里简直是太友好了,可以开车直达景区,还不要门票,轻松进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进厂区,嘿,那停车场宽敞得很,还免费,真是让人心里美滋滋的。景点费用更香,所有景点也是全部免费开放,走哪儿看哪儿,随心所欲。带着好心情,我们开车慢慢转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站:东大门。来到生态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气派的大门,百度一下,东大门:高达32.6米,宽51米,门内宽18米。东大门上最醒目的是重达300吨的五粮液标徽及V形雄鹰雕塑,展现了五粮液集团的气魄,此标志性的建筑,设计得既现代又有文化底蕴,仿佛在诉说着五粮液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博物馆始建于1988年,是中国酒业最早的酒文化博览馆,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馆内设有品牌厅、工艺厅、历史厅等,通过文物、文献、实物等展示五粮液的酿造技艺和发展历程,是了解五粮液文化的核心窗口。‌‌而于我,了解了酿成五粮液的五种粮食,分别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各司其职:高粱主导香气,大米增强醇厚度,糯米提升甜味,小麦提供曲香,玉米调和尾韵。这种组合避免了单一原料的局限性,形成“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还了解了五粮液的配方可追溯至宋代“姚子雪曲”,明代陈氏秘方定型为五粮酿造,1909年正式得名“五粮液”。其工艺延续600余年,明代古窖池群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酒圣山。游酒圣山,车子有路直达,也可以爬250多级石阶而至。62岁的我是和两个妹妹爬石阶而达,虽然有点累,但还是坚持下来了。站在酒圣山的至高点,看到五粮液生态园的全景,感受到酒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而且啊,园区内,湿地公园、生产车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厂区里的空气都带着一股子酒糟的香气,感受到浓郁的酒香,这是粮食、酵母和水相遇后,共同谱写的芳香乐章,闻着就让人心情舒畅。当你举起晶莹的酒杯,那琥珀色的光泽中,映照着宜宾的青山绿水和六百年的匠心,这就是五粮液酒厂的独特魅力。而于我,大气磅礴,绿树成荫,酒香满飘的生态园也让我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最后,还想说说宜宾高铁站。第一次来宜宾西站,着实被这座高铁站的规模惊到了。站前广场开阔得能踢足球,候车大厅的穹顶高得让人脖子发酸,这架势完全可和北京,上海,广州的一线大站并美。不过,走进候车室就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庞大的空间里,乘客却很少,我数了数,一排十几个座位,顶多坐了两三个人,而且更不爽的是,在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中,感觉不到空调制冷的舒适,整个候车厅很热很闷,让人有点不适应。</p><p class="ql-block">写于2025.8.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