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绕开行程,原本按照行程今天去的是成县的“西峡颂”景区。据说景区内没有景交车,需要沿着栈道一路爬上去,大家一听就打起了退堂鼓。</p> <p class="ql-block">《西峡颂》是东汉摩崖石刻的代表作之一,与《石门颂》《郙阁颂》并称“东汉三颂”。其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位于甘肃陇南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崖壁间,距今1800余年,是“三颂”中保存最完好的汉隶原石,被誉为“汉隶正则”。</p><p class="ql-block">西峡颂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其摩崖石刻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是书法爱好者还真的值得一去,我们团队中只有晓华老师喜爱书法,只有委屈他了。</p> <p class="ql-block">昨天女人们在“姚寨沟”拍照的时候,我和水生老师在和一对纳凉的夫妻聊天。就是他们告诉我们的,说西峡颂需要爬很高的栈道才能看到摩崖石刻,而且大多数人看不懂。他建议我们去康县的“花桥村”,说村子很不错,也正好去成县顺路。</p><p class="ql-block">于是大家商议后决定就去“花桥村”。</p> <p class="ql-block">康县花桥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长坝镇,是康县的“北大门”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最美村镇”(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7年)荣誉获得者,花桥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和文旅融合模式闻名。</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这棵树结满了果实,许多南方朋友大多不认得这是啥果实,核桃?对就是核桃,就是我们吃的大核桃。</p> <p class="ql-block">核桃成熟后,从树上摘下,去外皮,取其核,即核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鲜的核桃,敲开外壳将核桃肉取出,剥去一层薄薄的衣,新鲜的核桃肉有着淡淡的核桃味,放在嘴里细细的嚼,清爽鲜嫩满口留香,这里的人都把新鲜核桃当作水果吃,市场上也有买的。</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座拱桥 右拐就可以看见一座吊桥。</p> <p class="ql-block">花桥村的村名源于明代了因和尚主持修建的雕花绘彩廊桥,可惜原来的廊桥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后来村民们在廊桥的遗址上修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铁索吊桥,吊桥下挂满红灯笼,倒映河面如彩虹,兼具实用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弯道上,挂满了红灯笼,溪水淙淙,和远处的吊桥相互辉映。“这里风景好,赶紧来拍照。”女人们对拍照的热情不会因环境天气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始终热情十足。</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先来一张吧!说实话以前我的拍照水平都被大家鄙视的。后来旅行多了,感觉不能乱拍,必须留下最美好的瞬间,于是利用小视频直播等认真学习,不知不觉的摄影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真实水平也就一般般啦!只是不会乱拍而已。)</p><p class="ql-block">现在有许多家长苦恼小孩不好好学习,为了小孩的学习可谓是操尽了心,受尽了气。说实话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被逼着学习可想而知是学不好的,只有引导孩子,让孩子有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学习,才能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又扯远了。</p> <p class="ql-block">好了!上一波美照吧!</p> <p class="ql-block">小华老师说要跟着我这个半拉子学习拍照,看他认真学习的劲头,我也不好打击他,都说名师出高徒,可是我只是一个会误人子弟的老师哦!</p> <p class="ql-block">大家学习得还是很认真的,我就想问有没有一种明星在镜头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吊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取景地。反正今天我们的行程轻松,喜欢就尽情地拍吧!</p> <p class="ql-block">尽量迈出六亲不认的步伐就OK了,其他的交给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再来一波撒狗粮的。</p> <p class="ql-block">敬业的摄影师,晓华老师学习能力超强,估计这一波照片后就可以出师了。</p> <p class="ql-block">换个场景继续。今天的主题就是用镜头记录新农村建设。</p> <p class="ql-block">午餐定在“菩提农庄”,刚刚问了村民,她们都推荐这家农庄,说这里的柴火鸡烧得特别好,果然到了农庄就看见有许多来至县城甚至陇南天水的食客慕名而来,看来我们是选对了。</p><p class="ql-block">称了一只四斤半的鸡,老板说需要下锅炖一个小时左右,让我们先去玩一会。</p> <p class="ql-block">花桥村最有名的非“千年菩提”树莫属。一棵千年七叶菩提树盘踞高坡。树干中空可容人,雷击伤痕犹在,却枝繁叶茂如擎天巨伞,树冠遮蔽160平方米天地。村民视其为“神树”,枝头万条红绸摇曳,承载游人的祈愿。扫码付六元,取一条许愿带系上,触摸树皮皴裂的纹理,仿佛触及隋唐茶马古道的呼吸——传说驼铃商队曾在此歇脚,马蹄声与菩提叶影共舞千年。</p><p class="ql-block">传说明代洪水暴发时,菩提树以身躯保护蒲姓人家,自身重伤成空,后被村民奉为守护神。 </p><p class="ql-block"> 又有明代游僧了因在树下参禅99年得道成佛,树木沾染佛性,成为顿悟与普渡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凭这一偈获得了五祖的衣钵,开创了“禅宗”,使得天竺传入中土的佛教真正汉化。</p><p class="ql-block">算起来菩提树和佛教的渊源有2600年了,传说当年释迦牟尼就在菩提树下彻底觉悟成为了佛陀,从此菩提树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了因和尚就是在眼前这株1500的菩提树下历经99天才得到顿悟,从此成为了“名佛。”</p><p class="ql-block">看见太后坐在这树下心里不由得慌得一匹,万一突然顿悟了咋办呢?岂不是要八个人出来七个人回了。不过又一想哪有那么容易顿悟的?又想:万一学“了因和尚”在树下苦修99天,那可咋办呢!幸好在我胡思乱想之际,她问了句“照片拍好了没?”“早拍好了”“拍好了不说,害我坐这么长时间。”我还没说呢!“害我瞎想了半天。”</p> <p class="ql-block">菩提树真的很奇怪哎!每一枝还真的是七片叶子,没看到开花结果,据说菩提树是七叶七花七果实。也不知道是佛成全了菩提树还是菩提树成全了佛?有谁有研究不妨告知一下。</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在菩提树下打个坐吧!比比看谁最有佛性,谁最先顿悟?</p><p class="ql-block">“快一个小时了,鸡应该炖得差不多了吧!”大家正打坐着,不知谁小声嘀咕了一句。“赶紧的吃鸡去!”大家此时就剩这个念头了,一起麻利地站了起来,看来都与佛是无缘啊!</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就闻到了香味,大家脚步也加快了。“哇!看着就好吃。”走到锅边看到老板正把一大盆辅料倒进锅里,辅料有豆腐土豆粉条泡发的菌菇等,待再次掀开锅盖,大家禁不住直咽口水。</p> <p class="ql-block">除了一大锅鸡,还点了几个小菜,事先不知道还有那么一大盆辅料的。</p> <p class="ql-block">比手大的馒头,一人一个肯定吃不了。</p> <p class="ql-block">“看着干啥?开吃啦!”八双筷子几乎同时伸进了锅里。</p><p class="ql-block">果然名不虚传,这味道还真绝了。由于柴火灶大铁锅而且是慢炖了一个小时,鸡肉已经把料汁完全吸收了 ,非常的入味 四斤半的老鸡,鸡肉紧实有嚼劲。完全入味的土豆豆腐等辅料也非常的鲜美。</p><p class="ql-block">鸡有多种烹饪方法,有清炖、红烧、生炒也有卤有烤有白斩的,几乎每种方法烹饪的都吃过,只是没想到一个柴火鸡就让我忘了以前吃鸡的感受。太后一直在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鸡了。”其实我也想这样说的。</p> <p class="ql-block">“来!为了旅途的快乐干杯!”“再干一杯!谢佛不收!”“再干一杯!为了这美味的柴火鸡!”</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小摊上有各种土特产,“来一袋花椒吧!”我对今年刚收的花椒有兴趣,这里盛产花椒,一路来都有花椒入菜,又香又麻,前段时间占据网络的天水麻辣烫用的就是这里的花椒。喜爱酒的水生老师自然是对酒有兴趣,一路来水生晓华二姐是酒友三人行,常常会小酌几杯,为此二姐还专门从家里背了一瓶白酒来。“这酒不错,带两瓶路上喝。”水生老师鉴定过的错不了。“刚才吃得木耳蛮不错的,我要来两袋”晓华老师赶紧将两袋黑木耳收入囊中。</p><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得太好了,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观,还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离村时有点迷蒙细雨,回望长坝河烟波。忽悟徐志摩“作别西天云彩”之怅然,却更爱本地诗人所颂: “巍巍青龙山庇护,滔滔长坝河助威,茶马古道添彩,菩提古树赐福。” </p><p class="ql-block">花桥之美,在空心树洞里的千年禅意,在吊桥灯笼下的尘世欢喜,更在“绿水青山即金山”的乡村振兴之路——它证明:真正的桃源,从非避世,而是人与土地共生的史诗。</p><p class="ql-block">“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次任性放弃了“西峡颂”,来到了“花桥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甚好!</p><p class="ql-block">忽然记得曾经看过的一段话“世界上的因果关系,很多都是相反的,不是因为你看到路的尽头有美景,你才上路了冒险了坚持了,那些美景才会发生,你永远不会知道你遇到的美景,会是什么。”旅行有时候就是这样,遇上的才是你的美景,这也算是一种缘份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花桥村,我们就直奔成县,今晚入住成县。</p><p class="ql-block">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现隶属陇南市,是甘肃省唯一的“千年古县”,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这次的旅程让我认识了很多个对我来说很陌生的县城,成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听过“成县”,这次能零距离接触这个千年古县,还是很欣喜的。</p> <p class="ql-block">“突然感觉好想喝啤酒。”太后很突兀地来了一句。“没问题啊!那就去喝啤酒吃烧烤,反正一路来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吃过烧烤。”“OK!那就出发去找烧烤摊。”问了酒店总台的服务员,小姑娘很热心的给我们介绍了当地人常去的烧烤摊。离酒店也不远,走走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大酒瓶左拐就到了。”根据前台小姑娘的指引我们很快来到了烧烤摊。“看着想吃的都点上吧!”新上任的财政大臣严老师豪气地说道。</p><p class="ql-block">“来个羊头,再来一份羊筒骨,小龙虾也来一份!”大家尽着菜单上招牌菜点。“羊肉串点上,考茄子烤韭菜也点上。。。”很快就点了一大桌。“来两罐生啤,要冰镇的。”最后念念不忘喝啤酒的太后赶紧点上啤酒。</p> <p class="ql-block">喝啤酒吃烧烤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顾着形象,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才是路边烧烤摊的正确打开方式。没看见平时文质彬彬的晓华老师此刻哪里顾得上形象哈!</p> <p class="ql-block">都说要让手机先吃,幸亏有小芳的手机先吃,不然我都没顾上拍这些美食照片呢!</p> <p class="ql-block">喝起来, 吃起来。不够再点。记得在大衢州吃烧烤,五个人最起码要消费七八百,如果多上几个硬菜上千都有可能。可是在这里我们九个人点的全是硬菜,加啤酒大窑,喝得尽兴,吃得开心,最后结账才花费了450左右,比起大衢州足足便意了一半还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吃完烧烤照例还是走走消食。师专街的夜市也很热闹,只是此刻我们都是酒足饭饱的,对各种美食可以说是免疫的。</p><p class="ql-block">就走走看看吧!然后回酒店呼呼去。明天又有新的征程等待着我们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