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女的旅拍!我恰好在旁边,属于蹭拍!不好意思!</p> <p class="ql-block"> 仙女滩,我没上去,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栈道很累人,太阳爆嗮……</p> <p class="ql-block">就是一块坡地草坪!</p> <p class="ql-block">队友们尽情的嗨!</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钟,其他游玩了一线天、仙女滩、仙女湖的队员们也觉得有点累,领队遂请店家来车接我们,一辆轿车,一辆皮卡车,一路上坡下坡,急转弯,大家一会一阵惊叫声总算七拐八转的绕圈圈开到了客栈,由于拿不到行李,大家无法换衣服,只能短暂休息,等行李上来。等人员,行李都运到客栈时已经五点了,大家整理物品洗漱后,集体晚餐。</p> <p class="ql-block">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柈子垛,嗮松枝……</p> <p class="ql-block">院墙!</p> <p class="ql-block"> 藏式宽大的木屋,躺在床上就看到蓝天白云!没拍几张房间照片,木头🪵的房子🏠令人感到无比亲切!</p> <p class="ql-block">藏式房间,队友在休息!宽大的🪟窗户,窗外的青山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 扎尕那景区规划总面积36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6.5平方公里。属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平均海拔2800-3000米。</p><p class="ql-block"> 全村总人口1601人(2023年数据),分属225户家庭,辖东哇、业日、达日、代巴四个村民小组。</p><p class="ql-block"> 该村居民为藏族,使用安多藏语,信仰藏传佛教,并保留了完整的藏族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p><p class="ql-block"> 村内到处飘扬经幡、家家嗮松枝,煨桑(燃松枝敬佛)。</p><p class="ql-block"> 村落建筑以榻板房为典型建筑,木质结构、片石围墙,体现了藏族因地制宜的建筑智慧,有政府补贴,加上旅游收益等,每家每户都有几栋二层高几百平米的藏式木屋,家家有客栈,开饭店,令人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历史上以农牧结合为主,近年依托藏族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如藏式民宿、藏餐体验、露营🏕活动等,以乡村旅游、畜牧养殖、农作物种植为主,还有林业,据统计,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10万元,是个很富裕的又风调雨顺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傍晚光影出来效果了!</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采摘野花编制花环,很漂亮!老人孩子妇女见到游客就询问买不买?</p> <p class="ql-block">光盘行动!</p> <p class="ql-block"> 晚餐结束就七点了,有人休息,有人散步,等待八点大客车上来,大家拿车里座位上的物品,停车场就是露营⛺️广场。</p> <p class="ql-block">村民院子旁的青稞!</p> <p class="ql-block">晚霞</p> <p class="ql-block">土拨鼠到处打洞,破坏草原。</p> <p class="ql-block"> 八点半有锅庄舞,大家一边等大巴车一边跟当地人学跳锅庄舞,开心尽兴!</p> <p class="ql-block">零点后有队友出来拍星星⭐️⭐️,城里人看⭐️也是个难题了!</p> <p class="ql-block">27日6:30起床看日出!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曙光!</p> <p class="ql-block">第一缕曙光!</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集合前大家四处拍美景!最后的一瞥!</p> <p class="ql-block">女主人喂小羊羔,我们赶紧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认识吗?什么花?</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驶离扎尕那,车上抓拍</p> <p class="ql-block"> 短短的不到两个半天的时间,田园牧歌般的高山风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热烈的锅庄舞,深厚的藏文化生活符号和元素,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匆匆到访者,令人陶醉令人着迷!遍地烟火气,处处是美景,张张是大片,随手就是故事,令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游览扎尕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驾入住景区客栈,摆张小方桌,拿把靠背椅,沏一杯青🍵茶,静静的远望!</p><p class="ql-block"> 再见扎尕那!希望有机会专程再来!</p><p class="ql-block"> 甘南之行自然景观的桑科草原一望无际,花湖的纯净之美,扎尕那的世外桃源都是精彩之笔!</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景区把国道为G248国道(即国道248线)两端封闭了,这条公路变成了景区主要通道,所以十分拥堵,本来这国道是著名自驾路线“洛克之路”核心路段。</p><p class="ql-block">G248国道北起甘肃卓尼县扎古录镇,南至迭部县扎尕那景区,全程约100公里,穿越光盖山、车巴沟等地理单元,最高垭口海拔达4000米。</p><p class="ql-block"> 交通管制:因国道穿行景区核心区,车辆停留超过3小时需购买景区门票(80元/人)。</p><p class="ql-block"> 景区8:00-20:00限制大巴同行。</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向着宕昌方向行驶,中途服务区休息是俄界会议旧址对面,然后打卡腊子口战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甘南之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当年红军长征北上之路。甘肃是红军停留作战十分多省份。</p><p class="ql-block"> 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是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人人曲曲会唱。组歌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等十首曲目组成。由开国上将萧华作词,军旅作曲家晨耕、唐诃、生茂、遇秋谱曲。</p><p class="ql-block"> 其中《过雪山草地》一曲中的过草地就是指四川省西北部的松潘草地(今属若尔盖县),若尔盖大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以上,是泥质沼泽湿地。</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期间,若尔盖县境内留下了28处革命遗址,包括巴西会议会址、求吉寺战斗遗址、包座战役遗址等。当地民众曾用牦牛、青稞面帮助红军,我们离开若尔盖县城时,车上看到有一座红军北上纪念碑,还没来得及抓拍,车就开走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花湖是欣赏湿地生态美景,当年的草地可是“死亡陷阱”,战士陷进去无法拉出来,饥寒交迫,红一方面军用七天时间一过草地,红四方面军受张国焘错误的影响战士们三过草地,非战斗减员极其惨重……</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宕昌途中在俄界会议旧址对面的服务区停留了一会,高大的指针直刺天空,走到正面才看明白是“指北针”,俄界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同时中共中央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俄界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继续前行,路边的红旗和红五星图像越来越多。领队带我们打卡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正如碑文所说,红军过雪山草地后,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的关键战役,打破了蒋介石“困死红军于川西北”的计划,为北上抗日开辟了通道,红军主力部队得以继续北上,并在陇南县哈达铺进行短暂休整改编期间,获知陕北根据地和陕北红军的重要信息,使得历经万千磨难几经绝境的红军有了落脚点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的终点是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此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红色遗址都没有一一走到,今年是红军长征90周年,届时会有更多的纪念活动!致敬!红军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告别田园牧歌般村落,一路向陇南行进,前往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官鹅沟。</p><p class="ql-block"> 官鹅沟森林植被之茂盛,奔腾咆哮的溪流,倾泄而下的瀑布,氧离子浓度之高,都超出我们预想,令人震撼,空气极其湿润凉爽,海拔直降到2000米,大家一下子都舒服了!栈道一侧是刀刃壁立一侧是滚滚激流的清澈溪流,想起了去新疆天池上山下山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一坐上官鹅沟的景交车,如同进了森林氧吧,呼吸舒畅,空气清新湿润,高反的症状立刻消失,后来看了一下海拔2000了!人走路也好像轻松了很多!很享受这难得的大森林!</p> <p class="ql-block"> 山上郁郁葱葱,树木极其繁茂,山上地下水体充沛四溢,奔腾不息,景色养眼,又十分凉快!</p> <p class="ql-block"> 我没坐摆渡车,跟着大部队走的栈道,时候知道,这一段盘山路,十分狭窄,要不走栈道,要不坐摆渡车,不让在盘山路上步行。</p> <p class="ql-block">想插一段牧歌,插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