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时间暗语里的快乐时光

冷韵追魂

<p class="ql-block">连日高温,人也懒散了很多,整天猫在空调房里除了吃饭,就是睡觉。这不,正迷糊着呢,手机闪了一下,浮窗里弹出一条短信:“搞掂,回家吃饭。你吃饭了吗?”瞄了一眼,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谁发来的,没理他,心中淡淡地泛起了一丝暖意。一句“搞掂”,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十余年前……</p><p class="ql-block">梅是我去广州时认识的第一个本地女孩。刚去广州,由朋友引荐,进了一家制药厂做工。说是药厂,其实就是简单的加工,主要是把散装的虫草捆绑起来压制成标准重量的成品然后打包出售,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把断的小虫草挑出来磨平粘成标准长度方便捆绑。领班的女孩叫梅,是本地的,也是我的直接领导。梅身材苗条,长发大眼,是我喜欢的类型,关键是她随时都面带笑容,我们很快就成了好友。宿舍离车间很近,就隔着一条街的距离。</p><p class="ql-block">都说广东的雨来得猛也去得快,事实确实这样,刚上班没几天就让我碰上了。一天中午刚吃过饭回到宿舍,天就下起了大雨,不足半小时街道的积水已成了河,上班得将裤腿挽过膝盖以上蹚过去。为安全起见,梅向老总请求将上班时间推迟至1点3,并及时通知了我们。我们这群外地小姑娘也很自觉,1点30分准点上班,老远就看见梅站在车间大门口等着我们,脸拉得老长,还没等我们走近就吼起来了,让你们1点3上班,你们看看现在都几点了还磨磨唧唧的?就差你们几个啦。我们几个外地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蒙在鼓里,不知咋回事。我看看时间,不是你叫我们1点3上班吗?看看,这不是才刚到嘛。梅这下是明白了,我们踩着1点半的时间来的,忍不住又气又笑:“我说的1点3是1点15分啊,1个字代表5分钟,本地人的时间算法嘛!”我们面面相觑,总算明白了广东区域说时间常常用“几点几个字”来表达。梅说把上班时间由正常的1点推迟到1点3,实际上是指1点3个字,我们之所以闹出了乌龙,是因为我们不懂他们说时间的“隐藏规则”。这藏在数字里的默契,成了我们异地入职的第一课。</p><p class="ql-block">梅为人很好,她不仅没有处罚我们,还带着我们去体验本地的人间烟火。她熟门熟路点单:虾饺要现蒸的,布拉肠加蛋,再来一笼烧麦,一碗白粥。虾饺咬开时汤汁溅到嘴角,肠粉裹着酱油滑进喉咙,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她的眼里全是笑意。</p><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吃杨桃。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名字,只是在书上见过它的模样,切开呈五角星状,奇奇怪怪的,加上绿中带黄还闪着光,透着一股清香味,成功地诱惑了我们的味蕾。出于好奇,我们就买了几个回去。左看右看不知从哪入口,洗净之后直接从棱角处咬了下去,原来皮儿挺薄,不用削的。这下可以一饱口福了,于是开始大口吃了起来。哎呀妈呀,一口还没下肚,下一秒酸的是眼泪直流,这广州人咋喜欢吃这玩艺儿啊,不会是用山西陈醋养出来的果子吧,居然比柠檬还酸。</p><p class="ql-block">我们举着啃了一半的杨桃哀嚎,这龇牙咧嘴的一幕恰好被梅看见,还没等我们开口,她早已笑得直呼“救命”了。原来,我们买回的是“大怨种”,真正熟透的杨桃是黄中带绿的,咬起来甜中带酸,没熟的杨桃绿盈盈硬梆梆,酸的直掉牙,简直是“水果界的柠檬刺客”。梅告诉我们“要挑黄澄澄、捏着有点软的才甜”。原来不是他们爱酸,是我们“有眼不识金镶玉”。</p><p class="ql-block">与梅相处的时间很短,仅十余天就离开广州去了佛山,以后再无交集。但那段因地域差异带来的小插曲,却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冷韵心语】</p><p class="ql-block">木心说:快乐总是小的,紧的,一闪一闪的,就像我们总会被细微的事物打动。我们的悲喜,也一如青山绿水,天空云朵,被反复的收录与凝视之后,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线条,落在明烈的阳光里,俨然,成了岁月最美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