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50804,农历乙巳年闰六月十一日,周一,多云转晴天。“秦岭漫时光慢居”行第四天。</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昨日左手下臂和手部的症状会好点,哪知过了一整天了,还是没有握力,使不上劲,还是手腕和手如同分离似的,且五个指头和手掌都肿了,且大拇指连同金星丘有轻微麻胀感。最最关键的、最直观和击打干扰人心的还是手部没有握力,拿不住任何东西,手的功能等于废了似的。而光是右手能活动,无异于“独臂大王”,连梳头、刷牙、洗脸、穿衣、拿碗吃饭等日常稀松平常的两个手同步借力行动的事都难以做到。</p><p class="ql-block"> 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身体的任何病痛和出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病痛症状长在病人身上,痛苦只有其自己才知。然则,患者本人即便怎么描述,他人可能亦难以感同身受,而患者亦可能因说话而元气更伤。但如若不说身体难受之处,则亦可能被认为症状轻微,有时难免耽误治疗。因此,患者自己的体察和认知就很重要,一定要脑子清醒,并随时关注身体症状的变化。对于病情,虽战略上要藐视,但战术上务必得重视。经过这么多年的就医问药,我的认识是很深刻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咨询了好几位专科医生,本想提前结束行程,但天这么热,又在偏远山地,路途如此遥远,连去机场都很折腾,加上身体虚弱,时间也耗不起。便先就近就地诊疗。诊疗涉及神经内科和外科、骨科等。除了电话问诊,便是实地诊疗。今上午去了这个小县位于县城的二甲医院看了急诊,拍了CT,先排除了某项担忧。开了一些营养神经的药遵医嘱服用。明下午抵达某地级市后,拟去当地的三甲医院进一步检查。好在要在那市跟团住两晚,为就医宽裕了时间。</p><p class="ql-block"> 出门在外,难免碰到各种情况,出师不利。但真的碰上这个,也的确会成为一桩心事。因为不知道究竟是啥问题,也不知道何时能痊愈。只能一边抓紧求医问药,一边心态放平,祈愿尽快好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2025年第三十二周之第一天,距离2026年还有149天。此刻,夜籁已深,我的左手无力地平放桌上,右手在码着文字,例行的每日心得今天也不能落下。心情,并不那么轻松。但也在自洽和自我安慰。并恍如看到了宋代净圆的偈诗禅意:“净土好,随念即超群。一点灵光随日落,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p><p class="ql-block"> 虽然身体如此,但昨日实地踏看的石泉县的明清老街还是值得一说。</p><p class="ql-block"> 地处秦巴山区、安康市西部的石泉县,是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其石泉明清古街(又称石泉老街或秦巴老街),位于县城南部,紧邻汉江北岸,是该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陕南保存最完整的罕见的明清古街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条全长1000米、宽不到5米的老街,2020年成为了第三批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同年还入选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且,古街于今年6月,还受到了法律保护(石泉法院出台了“城关文化街区司法保护令”),值得赞赏。</p><p class="ql-block"> 古街呈“鱼齿状”布局,保留了大量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街道路面由青石铺就,两侧的四合院群、马头墙、雕花窗棂等古建筑鳞次栉比。街区内有禹王宫、江西会馆、关帝庙、古戏楼、东西城门和古县衙等省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古街的节日特色活动、美食体验和夜游体验很丰富和活跃,有各种非遗表演,文化集市热闹,氛围感浓。与周边联动(与汗江风光、后柳水乡、中坝大峡谷、燕翔洞等联动)也活跃,形成了“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全域旅游攻,成为文旅融合佳品。</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我们在那逛的时间点是傍晚前,前后不到两小时,是夜入住在另一个小镇——后柳镇,对于石泉明清古街的当地人夜生活主场未能切身体会,是为遗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则,古街居民的踏实、厚道和礼貌的言行还是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因手部问题,也因膝盖老毛病,我只逛了部分古街,便坐在某处石桌边石凳上歇息,一边把出问题的手放在阳光暴晒下发烫的石桌面上按摩,一边观察人来人往和两侧建筑,并在一摊位买了根棒冰,并和摊主随意聊着天,还坐在此家门口椅子上休息和吃雪糕。这个过程,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 行行复行行,游子何时归?!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拖着病体,体会似乎尤为强烈和深刻。</p><p class="ql-block"> 晚安,后柳!</p><p class="ql-block"> 《更漏子•石泉古街》词云:</p><p class="ql-block"> 街纵横,晴光炯。老街文迹存永。气热暖,水清泠。症引思无穷。</p><p class="ql-block"> 柳条坠,飘云絮,念忆陡然沉醉。尘身事,亦扰心。思想难免深。</p> <p class="ql-block"> 备注:所配图片为韦陀所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