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详细解读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法条原文</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p><p class="ql-block"> 二、法条解读</p><p class="ql-block">1. 责任主体:</p><p class="ql-block"> 本条规定的责任主体为借款人,即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一方。</p><p class="ql-block">2. 责任内容:</p><p class="ql-block">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时,需要承担支付逾期利息的责任。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可以是按照双方的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p><p class="ql-block">3. 逾期利息的性质:</p><p class="ql-block"> 逾期利息是对借款人未按期还款行为的一种惩罚,旨在促使借款人按期还款,并补偿贷款人因逾期而遭受的损失。</p><p class="ql-block">4. 逾期利息的计算:</p><p class="ql-block"> 若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则按照该约定执行。</p><p class="ql-block"> 若借款合同中未约定逾期利息或约定不明确,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通常,这些规定可能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逾期贷款利率的指导性文件,如按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的1.3至1.5倍计收罚息利率等。</p><p class="ql-block">5. 逾期利息与违约金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借款人逾期归还本金时,如果借贷双方约定了违约金,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赔偿违约金。</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p><p class="ql-block"> 但无论是否约定违约金或如何支付逾期利息,其合计金额通常不得超过年利率的24%,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利率的限制。</p><p class="ql-block">6. 法条意义:</p><p class="ql-block"> 本条规定的实施有助于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保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促使借款人增强诚信意识,按期履行还款义务。</p><p class="ql-block">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 明确约定:</p><p class="ql-block"> 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以避免后续产生纠纷。</p><p class="ql-block">2. 合法合规:</p><p class="ql-block"> 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超出法定利率上限。</p><p class="ql-block">3. 及时催收:</p><p class="ql-block"> 贷款人在发现借款人逾期还款时,应及时进行催收,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是关于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责任的重要规定,它明确了借款人在未按期还款时应承担的逾期利息支付责任,并规定了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和限制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双方应明确约定、合法合规,并及时催收以维护自身权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