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 题:体会夏日</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8月2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南京建邺区南河风光带</p><p class="ql-block">音 乐:繁华尽梦(琵琶曲)</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大多数台风对南京的影响基本是外围而已,这次台风“竹节草”经过了南京,带来的主要是连续雨天,到今天下午基本结束。由于雨不时还有,只能在附近的地方转悠,建邺区南河风光带是不二选择。持续的雨水将建筑、花卉、植被、道路冲洗的一尘不染。</p> <p class="ql-block">建邺区南河风光带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滨水生态景观项目,位于河西新城科技园片区,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了从环境脏乱差到水清岸绿的转变。北起秦淮河,南至秦淮新河,全长约5.5公里,串联奥体中心、河西CBD、西城·夜未央24小时消费街区等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河道两岸种植垂柳、樱花、水杉等乔木,搭配四季花卉,形成多层次植被景观。有湿地净化区,通过生态浮岛、透水铺装等技术改善水质,吸引白鹭等鸟类栖息。</p> <p class="ql-block">南河风光带通过“城市双修”理念,将曾经的工业河道转变为活力走廊,体现了建邺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的定位,是南京滨水空间更新的典范案例。</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河西大街教堂,是南京市建邺区的兼具宗教功能与网红打卡属性的地标建筑,以其纯白极简的现代风格和独特的光影设计立在河西大街。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钟楼高32米,可容纳1000人进行宗教活动。纯白色为主色调,搭配尖顶拱窗、几何线条和圆形镂空设计,被网友称为“小众纯白教堂”。</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南河风光带,感受台风过后少有的清凉,终于走出了前期持续35度及以上的高温。感谢“竹节草”台风,经过南京并没有狂风大作,也没有暴雨倾盆,也就持续下雨而已,倒是将高温按下了暂停键,让我们有短暂休整,准备迎接下一轮高温来袭。</p> <p class="ql-block">看着河边大片的百草菊,想着台风“竹节草”带走了高温,想到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既古老又紧迫。原始社会的敬畏自然,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现实社会的生态觉醒,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在动态调整中寻找平衡。</p> <p class="ql-block">百日菊,别名步步登高、节节高、鱼尾菊、百日草等,为菊科百日菊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为优良的观花植物。可片植、从植于公园、庭园的绿地,也可应用于花坛、花境,还可盆栽观赏。全草可入药,为中药材百日草的来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p> <p class="ql-block">百草菊绚烂的色泽,其根本是在花瓣细胞中肉眼无法窥见却精密非凡的调色师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甜菜红素等色素。正是这些精微的分子,犹如植物体内的无形画师,呈现了纷繁的色谱。花朵披着这般艳色,在风尘中显影着它们独有的美色。尤其是持续的雨水将花瓣花叶冲洗的清清爽爽。</p> <p class="ql-block">百日菊,花大色艳,花期长,颜色多样,株型美观,6-9月花朵陆续开放,长期保持鲜艳的色彩,象征友谊天长地久,第一朵花开在顶端,侧枝顶端开花比第一朵开得更高,有步步高之寓意,可激发人们的上进之心。</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自然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讲小了就是地球,讲大了就是宇宙。太阳升起落下,月亮从牙到满。风雨雷电,冰霜雪冻。春季的温暖,夏季的热浪,秋季的凉爽,冬季的寒冷。还有那破坏力极强的台风、飓风、暴雨、极寒、高温等恶劣天气。</p> <p class="ql-block">传统观念将自然视为仓库,现代生态学揭示地球是生命互联的网络。云南哀牢山的哈尼梯田便是典范。他们视森林为水源林、梯田为耕地、村寨为生活区,形成森林-水系-梯田-人居的共生体系,维持了1300多年的可持续循环,并告诉我们,人类是生态链中的参与者而非主宰者。</p> <p class="ql-block">实践证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有限的,不是随心所欲。反之,改造的不好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适得其反。如何顺其自然,爱护自然,首先在心中要敬畏自然。有敬畏之心,就有科学的认知,理智的行为。就不会盲目地破坏自然环境,人为地造成自然中的隐患与风险,避免<span style="font-size:18px;">《庄子·应帝王》中</span>凿破浑沌的再现。</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环境与财富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哲理。近十多年的社会发展,完全证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对社会生产力,对可持续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爱护爱惜每一朵花、每一根草、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每一个湖、每一片海、每一座山、每一块草原、每一汪湿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只飞禽、</span>每一头野生动物,是所有地球人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因为这是我们生存发展美好和谐生活的必需,这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幸福万年的必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