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2002年起,我曾数度踏访金门,每一次都像在翻阅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而这一次,我独自重游,足迹遍布金门三镇两乡,仿佛与这片土地展开了一场久别重逢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此行从厦门五通码头启程,乘船穿越碧波,途中经过正在建设的厦金大桥工地。约半小时后,水头码头便映入眼帘。金门大桥横跨大小金门之间,桥身如一道银虹,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这座大桥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开始规划,如今终于屹立于此,见证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1915年1月,金门正式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隶属福建省泉州市,辖区由金门岛、小金门岛(烈屿)、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北碇岛等12个岛屿组成。</p> <p class="ql-block">甫下船,我便直奔金水国民小学,这所学校不仅是金门教育的起点,更是一段出洋记忆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金水国小由旅居印尼的华侨于1932年募捐兴建,建筑呈回字形,融合中西风格,门楼之上,西式山墙装饰着天使与鹰的浮雕,典雅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所学校已转型为“出洋客的故事”博物馆,展陈着金门华侨下南洋的艰辛历程,仿佛在诉说一段段漂泊与奋斗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莒光楼,这座始建于1952年的建筑,由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主持修建,著名建筑师沉学海操刀设计,仿古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外观雄伟,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登楼远眺,金门的山海风光尽收眼底,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金门街头,随处可见那些富有特色的公用电话亭,它们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金门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金门岛上矗立着一座标有“福建省政府”的大楼,它曾管辖金门与马祖,但自台湾废省后,已形同虚设,成为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金门县政府,是这座岛屿的行政中枢,承载着地方治理的重任,也映照出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金门,这片土地曾是国民党执政的重镇,如今虽已回归和平,但历史的痕迹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金门的牛肉,是这座岛屿的美食名片。二十多年前,我曾多次品尝过高坑牛肉,那滋味令人难忘。而今,这一品牌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此次我慕名前往圆头牛肉店,果然名不虚传,肉质鲜嫩,香气扑鼻,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金门的风景,以海与湖为主。无论是碧波荡漾的湖面,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景,都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金门的湖泊多为人工所建,其中慈湖位于岛西北角,邻近古宁头,与厦门隔海相望。这座湖始建于1969年,由金防司令马安澜倡议修建,1970年竣工,兼具防洪、水产养殖等多重功能。</p> <p class="ql-block">湖畔林区鸟种繁多,低湿地水鸟群集,是观赏生态鸟类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在湖下海堤,有一间孤独的小屋,虽已成打卡热点,却依旧静谧如初。透过窗框望去,金门大桥横跨海面,日落时分,光影变幻,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这间小屋的窗框设计别具匠心,比例恰似电影屏幕,每一帧风景都如电影画面般唯美。傍晚时分,金门大桥在夕阳映照下更显雄伟,海面波光粼粼,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料罗湾,位于金门东南部,是通往台湾的重要深水港,如今也是连接大陆与金门的货物门户。</p> <p class="ql-block">这片海湾历史悠久,1633年郑芝龙曾在此击败荷兰舰队,终结西方殖民势力;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料罗湾成为封锁金门补给线的核心战场。如今虽已转型为商用港口,但仍保留着军事遗迹,并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金门太湖,是金门岛东南部最大的人工湖,占地36公顷,建于1967年,兼具供水与灌溉功能。湖畔保留着明代古厝“慰庐”,是金门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不是很好,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对面厦门环岛路上“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大字,但是手机没有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看到金门群岛中的大担、二担。大担上也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站在金门的海岸望去,对面就是英雄三岛,那个塔楼是正在建没中的翔安机场,这里退潮时离大陆只有1800米。当年的国军连长林毅夫就是从这里抱着篮球游回大陆的。</p> <p class="ql-block">司机勇哥推荐我前往同安渡头观赏日落,说那里的船型观景台可将夕阳洒落海面的美景尽收眼底。然而,当我依时前往时,天空却被乌云笼罩,美景无缘得见,令人遗憾。</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旁立有一座日军强征金门马夫纪念碑。1945年5月,日军在太平洋战败后,强征金门500多名壮丁与500匹骡马前往大陆运送物资,途中因美军轰炸造成大量伤亡,幸存者战后辗转返乡,部分人却永远无法归家。</p> <p class="ql-block">金门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我下榻的海福酒店旁便有一座大戏台,可惜当天并无演出,未能一睹传统戏曲风采。</p> <p class="ql-block">金门的石狮别具一格,它们不仅是装饰,更是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金门随处可见站立姿态的石狮,它们被称为“风狮爷”,是闽南文化中镇风辟邪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金门的风狮爷造型各异,色彩斑斓,不仅展现雕塑之美,更以仿人立姿的独特形象吸引目光。从镇风神到聚落守护神,它们见证了金门信仰文化的演变,也映照出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金门人最信奉的三位神祇是保生大帝、关帝爷与妈祖娘娘。其中,保生大帝信仰源自闽南,与厦门青礁慈济宫、漳州白礁慈济宫等祖庭渊源深厚。</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门第二大的妈祖神像,矗立于金湖料罗区域的妈祖公园内,神像庄严,香火鼎盛,是当地民众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妈祖公园位于金门金湖料罗区域,园内妈祖神像巍然矗立,香烟缭绕,庄严肃穆。妈祖信仰在金门根深蒂固,是民众心中最崇高的信仰象征。</p> <p class="ql-block">妈祖像前的护法神千里眼和顺风耳。</p> <p class="ql-block">千里眼原名高明,顺风耳原名高觉,兄弟二人因战亡后化为鬼神危害百姓。妈祖通过斗法或劝诫降服二妖。千里眼象征洞察力,协助妈祖监察海上险情;顺风耳象征信息通达,助妈祖聆听渔民祈愿。</p> <p class="ql-block">古宁头关帝庙,是金门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因当地地貌形似“双鲤抱珠”,故称“双鲤古地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香火源自泉州通淮关岳庙,已有277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由于缺水,金门少有稻田,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高粱田,随风起伏,宛如金色波浪。</p> <p class="ql-block">金门酒厂创立于1952年,以本地特产高粱为原料,结合宝月神泉的甘甜水质与传统酿酒技艺,酿出清香独特、口感醇厚的金门高粱酒,成为金门的重要经济支柱。</p> <p class="ql-block">二十几年前,我曾到访金门体育馆,那时我们在此举办了厦门产品金门展销会,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体育馆旁的商业街,是我当年常去的地方,如今依旧繁华,仿佛时光未曾流逝。</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的午餐安排在一处山后聚落,朴实的农家小院,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金门第一个开放成为观光景点的聚落,首推“山后聚落”,这里分成分顶堡、中堡及下堡,知名的“金门民俗文化村”指的是中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建于清光绪26年(1900年),16栋对称工整的二进式双落古厝,加上一座宗祠和一座学堂,被称为“山后中堡十八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全部由日本经商致富的王国珍及王敬祥,聘请江西建筑名师设计,采事先规划方式,从每户位置、用途到室内空间、庭院、阁楼等,乃至壁梁雕画、装饰泥塑取材,都相当考究,历时25年完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18栋古厝全部依山面海、井然有序,分三排排列,呈现出精致而完整的闽南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桌上摆满了金门特色美食:海蛎面线、海蛎汤、海蛎煎,鲜香四溢,令人食指大动。</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最后一站,是金门畜产试验所。这里原为牧马场,自1979年起致力于畜牧产业发展,推出了“青草地”鲜乳品牌,成为金门农业现代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p> <p class="ql-block">站在金门大桥旁,我望着远方的厦门,心中充满期待。待厦金大桥建成之日,厦门与金门将真正实现常来常往,两岸交流也将迈入新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