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清谈】 ‍《闲笔画轻罗》 ‍作者/王佩翔

王佩翔 (谢绝赠花及礼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闲笔画轻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王佩翔</b></p><p class="ql-block"><b> 去年八月,我在“美篇”上发了一篇《闲情说小品》的短文,并附上些闲时所作的小品画儿,得到了朋友们的欣赏和鼓励。 可见,大家对我的认知还是比较赞同的。今夏,我想顺着那篇旧文的尾声继续做“小品文与画”的闲聊。上一篇重点说的是一个“小”字,这一篇打算聊一个“闲”字,故 结合着拙作取名就叫做《闲笔画轻罗》吧。 </b></p> <p class="ql-block"><b>  “轻罗”不用多着笔墨,见此二字大家自然想起“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首唐诗,同时心目中也会幻化出一位轻摇罗纱团扇,扑捉如星流光的仕女形象。 </b></p><p class="ql-block"><b> 轻罗小扇多指的是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也叫“合欢扇”。团扇多有圆形和橢圆形,另有葵花、梅花、芭蕉以及六角、八角等多种形状。其面料上常用 绫、罗、绡、绢、纨等丝织品。其中的罗、绡、纨、绮是四种最为精美的品种,在古代统属于轻薄之纱制成的贡品。故以此等材料制成的扇子就得了个“罗扇”的雅号,再经诗人的润色便有了“轻罗小扇”的诗化意境。 </b></p> <p class="ql-block"><b> “闲笔”一说 就有啰嗦一下的必要了。小舍以为,画家或者说是画者 的手中之笔是有闲有忙的。 古人云:“名争朝、利争市,天下之忙人也。” 这就是说那些“在位的”、“经商的”都是忙人,换作画圈儿中人来讲 就是那些“正统的,专业的”职业画家和 以“卖画为生”那些的名流、大师们了。他们是真忙的人。忙人手中之笔自然就是是“忙笔”了。当然,他们的忙都是人生状态和社会现象的真实呈现,不论是非优劣也不必讥讽苛责,他们的“忙”,处于现今时下也属正常。快节奏的当今时代,不断内卷的环境氛围,给人们的生活状态增加了沉重的压力,迫使人们焦虑不安。所以当下的我们必须学会寻求闲适,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和理由。想方设法为自己解压。于是乎“闲”也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奢求,更是一个努力生活的创意目标。这对画画儿的人来说就是施展“闲笔”了。</b></p> <p class="ql-block"><b>  所谓“闲笔”,就是闲来之笔,散澹之笔。从称呼上就流露着一种闲适不拘的洒脱气息。画者以一种松驰自在的作画态度;一种欣然愉悦的行笔感觉;一种轻灵优雅的画面形象;一种率真质朴的意象表达,都能在绘画间获得释放重压的快感和童心犹在的乐趣。因为这种绘画没有“命题任务”的压力;没有“人情世故”的应酬;没有“里子面子”的顾及;没有“一较高下”的搏弈,也没有“患得患失”的算计。像孩子们游戏一样,以玩儿的心态来画画儿 才是最大的乐趣。我相信,大多数画家和绘画爱好者 是由衷喜欢这种闲适的作画状态的。因为这样的作画“破忙以即闲”,不专逐,不刻意,不做作,不矫情。既无功利可求,亦无非分之想。不过是陶情适兴而已。绘画过程中心无杂念,得脱世坌。笔下情景悦巳娱人。闲旷之下偶得佳作更是兴味盎然。</b></p> <p class="ql-block"><b>  小舍学画多年,最喜绘画闲适之趣。虽持工刻拘谨之笔,力求清逸闲雅之气。故多做闲笔小品练习。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在画理画法上不谙其妙,在画题画意上随兴顺意,所出作品稍有“倘佯自肆,浪迹俗间”的意味。因喜作花鸟小品,故也留意各家先贤对此域的评说及箴言诫语。其中徐渭先生论花鸟画的一句评语,让我铭记于心,视为画矩。他说:“飞鸟栖息,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工而入逸,斯为妙品。”这里就强调了情致与画品的关系,“悦性”、“入逸”都是闲静的自在之心,没有这般闲情逸致是难能表达花鸟的“动静如生”之妙境的。所以我在花鸟画创作中禀承着这份理念,画鸟如鸟,集散顺意,起落随心,不太在意旁人的评说。因为绘画中的闲适状态,通常较为难得。以下这些小扇并非一股脑连续画出的,多是闲散时间想画时才画的,零敲碎打、闲制忙用、闲情乘兴,所以画的水平不一,题材各异,心想着“工而入逸”却总是可望不可及。但,总能寻得些闲趣,并从中愉悦了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