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云南建水

李森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30日,避暑云南从普者黑来到了建水,住进了昌泰紫陶文化酒店。</p> <p class="ql-block">建水,这座滇南古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建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比北京天安门还早建28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登上城楼可俯瞰古城全景,尤其日落时分景色醉人。夜晚灯火辉煌,是古城夜生活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可俯瞰城市的街貌</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等。建水古城内现存地面文化遗迹10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47个,文物点358处,地面文物数量居全省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首。建水古城现有3个4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文庙景区、朱家花园景区、学政考棚景区</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的重要组成之一,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位于临安古城中心翰林街中段,为清末年间当地乡绅朱渭卿弟兄所建的家宅和宗祠</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并列连排组合式民居建筑群。院落层出迭进,房舍鳞次栉比,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舍214间,素有“滇南大观园”之称</p> <p class="ql-block">建筑精美、布局得体、景观奇妙。庭院中绿荫蔽日,井泉花草;花园有花果竹木,亭阁石山,建筑风格独异、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园林‌:荷塘、竹林、假山与亭台错落,融合皖南民居、晋中大院和苏州园林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建水提督学院考棚(又称学政考棚)是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政主持院试的考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考棚坐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纵深150米,面宽40余米,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一进院‌:仪门或鼓厅、二进院‌:龙门(象征科举跃龙门);三进院‌:大堂及东西文场(考场);四进院‌:二堂或至公堂(阅卷处);五进院‌:内宅门或戒慎堂;六进院‌:学政公署(行政办公区)</p> <p class="ql-block">现存百余间房舍及科举文物(如古砚、状元卷真迹),是国内罕见保存完好的古代考场,被誉为研究西南科举制度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六百三十年间,从这里走出过五十六位进士、三百八十七位举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存下来最珍贵的考试卷,字体极其规整</p> <p class="ql-block">这是童生进入考场仪式</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建水原名临安)—滇南明清时期最高行政机构,其建筑群包含仪门、戒石坊、大堂等主体结构,完整呈现'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官署布局特征,是研究中国古代吏治制度的实证性遗迹</p> <p class="ql-block">建水和杭州都曾被称为“临安”,但二者的历史背景和命名原因截然不同:杭州因南宋定都时寓意“临时安顿”而得名,而建水因明代设临安府时临近安南(今越南)得名。这是建水临安府的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建水孔庙(又称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孔庙之一,其建筑规制与曲阜孔庙一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建水孔庙始建于元代(1285年),历经明清两代50余次扩建,形成占地114亩的宏大建筑群。其建立标志着儒家文化在西南边疆的传播,曾是滇南文化教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洙泗渊源坊,背面镌刻“万世宗师”。“洙泗” 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外悬挂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光绪“斯文在兹”。</p> <p class="ql-block">知礼而立世牌坊</p> <p class="ql-block">在西门处吃的当地小吃,大海碗过桥米线</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节每天都吃客爆满</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比较有名的饭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品尝了气锅鸡,非常鲜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建水县临安镇西门的明代古井,以水质甘冽、历史悠久(600余年)和井口规模(直径约3米)著称,被誉为“滇南第一井”,至今仍是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和制作西门豆腐的重要水源。</p> <p class="ql-block">井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明代《云南图经志书》称其“清洁无卤而甘,日汲不竭”,尤其适合泡茶和制作豆腐。建水著名的西门豆腐即用此水制成,口感细嫩,成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对象。井旁现存供奉水神的庙宇,体现了儒家文化与民间信仰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曾记板井豆腐坊从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制作豆腐,至今已传六代,是建水县内传统手工包制豆腐的源头。建水古城内还有众多街巷,寺,庙,书院,楼,塔,桥,古村落等,来不及记录。</p> <p class="ql-block">建水紫陶街是云南建水县以紫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街区,集紫陶销售、展示、体验及文旅消费于一体。街区以“非遗+”模式激活夜市经济,通过紫陶技艺体验与特色美食结合,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1</p> <p class="ql-block">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原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野生菌多分布于中国云南,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p> <p class="ql-block">野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大型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林区,生长的环境受污染少或有的地方生长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外界污染,因此天然的大型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也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和脂肪含量极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较多的保健食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