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在乡村,夏日的夜晚,大人小孩都喜欢聚集在某个约成俗定的场所纳凉聊天。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人们绘声绘色的鬼怪故事,小孩听了汗毛直竖、背脊凉嗖嗖的,听完后一个人还不敢回家。其中有一则鬼怪故事大致是这么描述的:某人行夜路,似乎后面有人跟着你,走路的沙沙声清清楚楚。你停下来四处看看,什么也没有,你只要一走动,那个声响和动静就随之而来。走路的人害怕呀,就越走越快,那个声响和动静也随之加快,想甩也甩不掉,吓死人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大了,成了无神论者,回想起小时候听到的鬼怪故事,知道都是大人们瞎编的,专门吓唬小孩子。但过去农村里很多人没有进过学堂门,他们讲鬼怪故事,并非完全瞎编,一传十、十传百,他们自己可能以为也是真的,所以才讲的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让听众们真真假假的分不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老年,无神论者也迷惘起来,返老还童了。觉得小时候听来的鬼怪故事是确有其事,而且几十年前就被发拙出来,有先见之明。比如说量子纠缠理论,是近些年科学实验才被发现和证实的。小时候听到那个某人走夜路鬼怪跟着你,你走鬼也走,你停鬼亦停,你快鬼也快,你慢鬼亦慢,不正好是几十年后科学家证实了的量子纠缠现象吗?你别笑,大致上方向是一致的,量子的名字取代了鬼,但那个纠缠是完全吻合的。小时候听到的鬼故事,中年被无神论否定了,到了晚年又信回来了,真的有鬼!</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今的大数据就是小时候听到的那个鬼,想甩也甩不掉了。开始还没有太在意,一段时间后才发觉有个鬼跟着你。耳鸣是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在百度搜索一下引起耳鸣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出来各式各样的答案,有网上大夫问诊的,有穴位按摩的,有推荐治疗药物的。此后一段时间,你只要打开手机,刷屏的信息都是与耳鸣有关的。我就奇了怪了,怎么整个互联网都在关注耳鸣的事,是不是很蹊跷?其实是大数据这个鬼盯上你的耳鸣,有针对性给你推荐相关信息,你愿不愿意看,这个鬼总是跟着你,没完没了,好烦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听别人说大数据杀熟,我还半信半疑,有心试试看,果不其然。你在网上的购物习惯,你购物对价格的敏感度,你购物的频率和购买能力,大数据都弄得一清二楚。你今天买了什么,他会推演你明天会买什么,你明天想买的东西他会即刻出现在你眼前,比孩童时鬼跟人的故事更神奇、更精准,你还能不信这世间有鬼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个同事在一家信托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结果这间公司崩塌了,损失惨重。他们一帮人在微信上建了一个群,大伙在群里讨论如何追回这些钱,准备去找有关部门反映。还没有讨论到具体什么时候去、怎么去、去多少人。结果有20多人当天晚上就被相关部门人员上门劝阻、吓唬,结果胎死腹中。都被那个看不见的鬼给出卖了,吓人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数据像极了小时候听到的鬼的故事,你看不见摸不着他,无影无踪,而他无时无处如影随形的跟着你。你在他面前就是全裸的,做了什么坏事,那个可怕的“人肉搜索”能把你祖宗八代、前世今生的事都扒拉出来,想躲猫猫,没门。更可怕的是这个鬼会揣摩你的爱好,会投其所好。你喜欢书法,他天天推送书法类信息;你喜欢唐诗宋词,他不停的发送给你;你喜欢俄乌战争,每天都是此类血腥画面。不一而足,都是投其所好,鬼得很。</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前社会治安很差,抢包包抢金项链抢手机,随处可见,骑个电单车飞驰而过,路人瞬间被抢。现在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满地都是监控器,象鬼眼一样把人盯得死死的。小偷抢点东西,鬼眼看着你紧紧的,收益太小而被逮着的风险太高,不划算。社会治安好了,那个鬼功不可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数据时代,人是没有隐私可言的。把大数据比作鬼,是把双刃剑。人们要适应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在充分利用这个鬼的时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鬼伤害。电讯诈骗案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产业,而且总部还设在外国,多少人上当受骗啊,都是这个鬼在使坏。因此,更加盼望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做好监管,趋利避害。鬼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法律去管,管住这个鬼,不能掉以轻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