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 余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80后”野生作家余笙,正在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野生公众号”,立志广泛团结全世界草根作家,打造野生作家群落。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关注!</p><p class="ql-block">先看文件通知:有人要哭晕在厕所,主要是指目前是金融作协会员的这部分人,组织都撤销了,他们的会员证算什么?他们的作家身份拿什么证明?如果再拿出金融作协的会员证进行展示,人家难免会丢一句:喏!野鸡组织的野鸡会员……另外,其实有部分金融工作者当年优先选择了加入中国金融作协,反而没有加入各省级作协,毕竟中国金融作协也算中字头嘛,至少听起来很牛很洋气!因为加入中国作协很难,但加入金融作协可能难度相对低些,而且可以绕道再加入中作协。那现在他们的组织都不存在了,还要考虑是否再申请加入各省级作协,而且即便申请了,还不一定能通过,是不是会有点憋屈?</p><p class="ql-block">据查询,中国金融作家协会成立于2011年,于2013年成为中作协的团体会员单位。接受中国作家协会业务指导,同时接受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的领导和管理。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下设各省级金融作家协会,各省级金融作家协会接受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和各省作家协会的指导。金融作协的队伍还是很庞大的,数以万计。作为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单位,中国金融作协每年会有一些推荐名额加入中作协的,我看了下2021年是3个人,2022年是2个人,2023年是4个人,2024年是8个人,也许看起来好像并不多,但对比下其他行业作协的名额,就知道其实金融作协的名额不少了。拿2024年举例:除开自然资源和电力行业,金融作协推荐加入的名额排第三。如今金融作协被撤销了,那其他行业作协是不是会紧跟其后也会被逐步撤销呢?如果是这样,那这空出来的近百个中作协新发展会员名额,会不会影响到中作协每年的新会员发展数量和策略调整呢?尤其是今年的新会员发展问题,据我所知,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展工作已于6月30日就截止了,金融作协那边推荐的会员资料肯定是已经都提交申报了,那这部分被推荐者要不要纳入新会员发展审核范围呢?毕竟,作为推荐单位的中国金融作协已经被撤销不存在了……如果不纳入评审,那今年通过金融作协推荐提交申报表的作家们是真的要哭晕在厕所了。</p><p class="ql-block">同时,其他行业作协的会员们可能要提前考虑,是不是要抓紧退出行业作协,转而申请加入中作协的其他团体会员单位,以免哪天找不到组织,影响申请加入中作协。下面,再来具体看看中国金融文联及其下属的7个文艺协会(包括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被撤销事件的具体影响及对其他普通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关联性分析:1. 事件背景与性质撤销范围明确: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25年7月28日发布通知,撤销中国金融文联及其管理的7个文艺协会(含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同时撤销中国金融体协下属的8个体育协会。撤销理由是"规范金融文体活动管理"和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金融文联的性质:中国金融文联是由中国金融工会领导的全国性行业文艺团体,接受中国文联指导,经费来源包括工会拨款和会员会费。其下属协会(如金融作协)属于行业性组织,而非全国性独立协会。2. 对行业文艺协会的影响行业协会职能终结:被撤销的7个协会(如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要服务于金融系统职工,负责行业内的文艺活动组织。撤销后,金融系统将不再通过此类协会开展文艺工作。与国家级协会的区别: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行业性)与中国作家协会(国家级)无隶属关系,中国金融作协仅是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之一,类似的地方/行业作协还有中国电力作协、中国公安作协等。撤销金融作协不影响中国作协本身的组织架构。3. 对普通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影响入会核心条件不变:普通人加入中国作协的核心条件始终是作品质量和推荐机制。申请人需具备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学作品,并由团体会员单位或两名会员推荐。中国金融作协的撤销不改变这一基本流程。入会渠道未受实质影响: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包含各省级作协、行业作协(如煤矿作协、自然资源作协等)。</p><p class="ql-block">金融作协仅是众多渠道之一,其撤销不会显著减少入会机会。普通人仍可通过省级作协或其他行业作协渠道申请。4. 事件的深层含义金融领域整顿的延续:结合2024年金融业整顿,本次撤销可视为金融系统精简非核心职能的举措,旨在聚焦主业,避免资源浪费。行业协会去行政化趋势: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是长期政策方向。金融文联的撤销符合这一趋势,但需注意:中国作协因历史原因仍具"准行政机关"属性,其存续不受行业协会调整影响。对文艺协会声誉的警示:部分协会曾因"权钱交易""腐败"受诟病,金融协会的撤销可能隐含对行业组织规范性的要求提升,但未波及中国作协的主体评价。所以得出结论:直接影响有限:普通人加入中国作协的核心路径(作品质量、省级/其他行业作协推荐)未因金融协会撤销而改变。间接影响:金融系统职工失去通过"中国金融作协"申请加入中国作协的渠道,但其他行业或地方渠道仍畅通。本质无关: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作为行业性团体,其撤销不涉及中国作协的组织存续或入会标准调整。中国作协的权威性和入会机制仍保持独立运作。此次撤销是金融系统内部精简,对普通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无实质性影响。入会核心仍取决于个人创作实力和合规的推荐渠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