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阳光(56)又买了一幢别墅

吃草的老虎

&nbsp; &nbsp; &nbsp; 因为设计工期的紧张,各专业都陆续派人来到委国进行现场设计。一时间集团公司派过来的人员有了近200人,除了勘测队伍和机组住在北部的工地之外,其余人员都集中在加拉加斯了。原来买的别墅容量有限,项目部领导又到处找房,最后报集团公司又买了一幢别墅。因为两个别墅在同一座山上,我们便将原来的叫老别墅,后来为新别墅。除此之外,项目部还在租车公司老板安东那里租了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又在别墅山下租了一套面积很大的公寓,才勉强将人员的住宿问题解决了。 新别墅叫这个名儿:卡多璱 &nbsp; &nbsp; &nbsp; 新别墅距老别墅不远,地势还要高些,从老别墅出发沿着道路向山上开车也就5分钟左右便到了。这个距离对于两个别墅里办公的人工作联系比较方便,二来如果哪个别墅出现被抢之类的事件,另一个别墅的人前来救援也比较方便。<br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nbsp; &nbsp; &nbsp; 新别墅的环境比老别墅还要好,小区住户也多些;别墅位于半山腰的一个封闭式小区,门口有门卫室。过了门卫后只有一条路通往各家各户,小区道路长约1.5km,两边是二十来户别墅小院,多数人家都养着好几条大狗作为安保辅助工具,靠近门口的一户有钱人直接配备了好几个带枪的保安轮班倒。<div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nbsp; &nbsp; &nbsp; 我们的别墅处于小区的中段。临街的围墙和小区里其他别墅一样都是三、四米高,围墙的上方又拉了一米高的电网;别墅有两个门,一个是供人进出的小门,一个是给车通过的大门;从大门进来便是花园和草坪,草坪的左侧低下去两米左右是房东设计的小网球场,我们入住以后买来两个活动篮球架放在两端,它便被改为一个小型篮球场,球场和邻居家之间砌着一堵又高又厚的墙,墙上依然有一米高的电网;草坪临近球场边有两颗大松树,树上住着几只松鼠,每天一早它们必定会下来在草坪上追逐,有时也会爬到草坪尽头小路旁的一颗大榕树上去游戏,大树经常还招来成群的金刚鹦鹉歇脚,每当它们用那难听的声音嘎嘎大叫时就会让早上想多睡会儿的年轻人郁闷无比;草坪右侧就是大家居住的房屋;原本一楼的车库里安置了一个乒乓球桌,汽车们便被赶到进门的院子里露天挤着放了;别墅后面的斜坡上是一片长满了杂树的小树林,树林的边缘也是用两三米高的电网做为围墙。<br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nbsp; &nbsp; &nbsp;&nbsp;</div> 小区静谧的傍晚 邻居家别具一格的别墅建筑 &nbsp; &nbsp; &nbsp; 沿着小区路往坡下,走在路上便可看见加拉加斯的部分市容和对面阿维拉山上的千米高速公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正对面的阿维拉山不甘被夜色所淹没,顽强地在夜空下隐隐地显露出它的身影,千米高速上的路灯组成一条黄色的光带,将山影分割成为明暗截然分明的两部分,光带下是一大片璀璨的灯火,向世人无声地彰显着它的繁华。我们所在的街区,周边的别墅里几乎都那么安静,偶尔传来几句别墅小院内人们对话的声音......此时的加拉加斯美丽得让人完全没法联想到它居然是全球安全指数最低的五个城市之一! 远处密集的灯光晚上看着很美,其实那是犯罪率颇高的贫民窟 小区里每幢别墅的建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国内的千篇一律的别墅区截然不同 我们进出的小门 小门和别墅间连接的甬道 顺着小门下台阶就是停车区,当所有车辆回来时,门外还得停两台 被园丁打理得很好的草坪花园 别墅后面通往花园的小路 坡下的小树林被一道电网隔开 这两棵树是松鼠们的家,夜晚如果别墅的“安保级别“不够,松鼠会进来偷鸡蛋 草坪下面的小球场 别墅全貌 隔着高墙电网欣赏阿维拉山的黄昏 汽车走的门 &nbsp; &nbsp; &nbsp; 一进新别墅大门,眼球立刻会被修剪整齐的花园、草坪和三层小楼所吸引,但没来过别墅的人进去之后会被吓一跳:妈呀,里面居然有这么多人!<div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nbsp; &nbsp; &nbsp; 因为这个本来最多住一家7.8口人的建筑被我们改造成了近30人办公和居住的集体宿舍。</div><div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nbsp; &nbsp; &nbsp; 一楼是宿舍;二楼除了厨房和就餐区就是办公区和会议室,厨房后面的两个杂物间也被改造出来作为大厨和工程师的住房,因为大厨早上要早起做早餐,所以“享受”单间待遇;二楼办公室靠花园一侧是个大大的荫台,被作为会餐时的区域,荫台上有个大大长长的木桌,平时多用来摊放图纸会审方案,节日会餐又是一个大餐桌了;整个三楼及屋顶的阁楼则全部作为宿舍用了。</div> 一楼房间除了厨房厕所没动,其余的房间全部改成了宿舍 12平米的屋子住了三个人 改装出来的洗漱间 这个稍微空旷点的就是有人来办事的等待区域了 车库成了乒乓球运动区 小球场就是这样的,周长77米,我们每天在这里学习当《红岩》里的华子良 下班后吃饭前的运动 别墅客厅变身办公区,拥挤不堪 放置绘图复印机打印区域 厨房 食堂就这么点大,只有住外面的人在这里吃饭,其余的都是端到自己办公桌上吃 午休时间楼上有床的可以上去躺会儿,没住在新别墅的人就只能这样了 &nbsp; &nbsp; &nbsp; 白天大家在别墅二楼的厅里干活儿,下午五点半以后算是下班了,爱好运动的或在电网下的球场里跳跃奔跑或在车库中挥动球拍对阵,常常是有人吆喝“吃饭啦”也不能使他们停下运动的身影;晚饭后大家基本就是散步消食了。<div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nbsp; &nbsp; &nbsp; 最开始散步是在小区外下山的马路上,后来有几次一帮人被警察拦住要求出示证件并报告驻地位置,他们只能打电话给翻译向警察解释半天才得以脱身。领导很怕周边有不怀好意的人告知劫匪:这个小区住了很多中国人,继而发生像当年大使馆商务处被劫匪持枪抢劫的情况,便禁止大家晚饭后出小区溜达;于是散步路径便改到了小区1.5km的路上;然后又因为人多散步聊天声音大被邻居投诉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了,最后只能把散步范围缩减到去小球场上转几十圈。我们几个当年看过描写重庆渣滓洞的小说《红岩》的人常开玩笑说我们和小说里的华子良差不多了。<br data-doubao-translate-traverse-mark="1"></div> 2012年中秋之夜,在高墙电网下绕圈散步 PS:感谢昂总、赵晗、冯真勇及其所有拍过新别墅的同事们提供照片,因为收集的照片很多,有些几经拷贝不知道拍摄者的名字了,但他们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北部铁路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