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闽南行—泉州

闲云鹤

<p class="ql-block">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和集中表现地,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起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前没去过,这次就不想错过。</p> <p class="ql-block">从厦门去泉州很近,而且动车非常方便。我要从厦门站上车。当天因为台风,进站后不久,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至,列车也因此晚点了23分钟。不过,上车后仅用了四十多分钟就到泉州站了。之后乘坐出租车到丰泽广场湖心街的全季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全季酒店是我们旅行常选入住的酒店,干净舒适,尤其是早餐丰盛,可选择性多。</p> <p class="ql-block">泉州也有新城古城之分。</p><p class="ql-block">泉州古城历史悠久,至盛唐时便开始兴建了。古称温陵、刺桐、鲤城,素有“海滨邹鲁”“文献之都”美誉。</p><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是泉州市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作为闽南文化重要载体,浓缩了泉州的历史文化精髓。因此,这是必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打滴滴出租车说到西街,师傅把我载到这里,说由此进便是西街了。</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古塔一下让人感受到古城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眼前便是著名的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泉州的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年间,因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而更名。后历经唐、宋、元、明、清朝代的多次修缮。现存的主体建筑为明代崇祯年间重修。这让我想起去年底看到的潮州开元寺也是唐代所建,最初叫荔峰寺,原来都是出于唐玄宗的诏令而更名的。不过,泉州开元寺的建造时代还要早一些。历经一千多年岁月的变迁,他们依然矗立在这里,毕竟是有着其独特的历史价值的……</p> <p class="ql-block">仁寿塔即西塔在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前西侧, 建于南宋,为八角五层仿木阁楼式石塔。塔身外壁都交错浮雕着各乘佛教人物,一些地方还雕刻着花卉鸟兽图等。</p><p class="ql-block">开元寺还有一座镇国塔即(东塔)。此东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代表了13世纪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西塔旁有一奇特的照壁为麒麟壁,造型精美,中间镶嵌着一只巨大的麒麟在昂首仰望,又好像在回首顾盼。左右两垛各嵌砖刻的灵芝、牡丹、鹿、鹤以及莲花、珊瑚、松、竹、梅等,工艺精湛,气韵盎然。这座麒麟壁不仅以其精美的石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更因其背后蕴含的传说和寓意令人遐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从开元寺的西出口出来,便是热闹的街道了。</p> <p class="ql-block">西街有一种观光车也叫“小白车”,可载你去想去的景点,扫码支付即可。我选择下一站去文庙。师傅在泮宫前让我下车,说穿过去就是文庙了。</p> <p class="ql-block">而这泮宫也是有来头的。其名称源于中国古代学校制度。泮宫原是周代诸侯学校之称,因学校前有半月形水池“泮水”而得名,象征地方官学传统。现在的建筑是爱国华侨李功藏在1914年捐资重建的钢筋混凝土仿古牌楼,是泉州最早的水泥建筑之一,兼具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文庄蔡公祠是明代理学家蔡清的专祠。红色墙体与白色石材搭配,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重达20余吨的混凝土仿木屋顶,是1914年傅维早主持修建的泮宫门楼屋顶,2013年修复时被精心平移到了这里,而旧木构件则保留在新屋顶上。屋顶上的两个小天使生气盎然。</p> <p class="ql-block">泉州文庙,建于唐代,是中国东南最大的 孔庙古建筑群。只可惜当天是星期一闭馆休息,未能一睹全貌。</p> <p class="ql-block">此为文庙正面牌坊,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顺着人流,我来到通淮关岳庙。这里与我先前去的开元寺不同,人流攒动,许多人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有很多人带着供品及香放在庙前的大桌上。庙门口也有免费的香供游客自取。</p><p class="ql-block">该庙建于宋代,历史悠久,庙宇壮观,是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著名古迹之一,主殿奉祀关汉亭侯、岳忠武王,配祀历代著名将士24位,左为三义庙,奉祀刘、关、张,配祀孔明、赵云,右为崇光先殿,奉祀关羽三代祖先。真是:一庙双圣,文武同辉。</p><p class="ql-block">谁都希望自己文武双全,更期盼儿孙如此,这也许是其香火旺盛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关岳庙的建筑装饰了精美的木雕、石雕、泥雕,屋脊剪瓷龙雕也造型各异,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庙前的两座雕塑,寓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关岳庙门口的这幅楹联写得特别有哲理,说得通透,让人拍案叫绝。真可谓:向善不必靠香火,心正自有神明护。</p> <p class="ql-block">在关岳庙旁的一处古厝,门楣上写着“锡联世家”。</p> <p class="ql-block">里面是“泉州与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友好关系图片展”。展出的图片好几百张,记录着一段锡兰(今斯里兰卡)王子漂洋过海出使中国的传奇故事,讲述了泉州与斯里兰卡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此塑像原型为斯里兰卡科提王朝(明代)巴拉克拉马忽六世国王。</p> <p class="ql-block">行走不远,即来到泉州清净寺。这是我国沿海四大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其建筑造型精美,形式奇特,造型别致,雄伟壮观,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此寺足以证明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内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泉州钟楼是泉州的中心地标,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的交叉口。最早建于1934年,由留英设计师雷文铨设计。没有我想象的高, 只有13.8米,形似亭楼,其设计融合了欧洲风格与中国传统斗拱元素,是福建省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此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网上说钟楼附近有个小西埕值得一去,其实它是一个文创园区。经人指点,穿街走巷寻找。</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也许是周一,人很少,只有少许头戴簪花的人在这里拍照。白岩松的题词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泉州的簪花是以蟳埔女簪花围为代表,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泉州的街上,有很多这样的店铺招揽生意,一想到上年纪的人戴簪花必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那样可笑,便一笑走之。</p> <p class="ql-block">此时,忽然电闪雷鸣,天空下起了大雨,也到了中午的饭点,便在一家饭店点了一碗鸭粥,配上油条,悠哉悠哉等雨停。</p> <p class="ql-block">雨稍停后,我准备去看看古老的洛阳桥。它离市区有几公里,打了滴滴出租车,师傅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想去那里,我说因为它历史悠久,是古代四大桥之一。途中雨时停时下,到了洛阳桥,雨大得下不了车,没办法,只好改车程打道回酒店了。可回程的一半,竟然没有雨了,连师傅也称奇。其实没看到洛阳桥有些许遗憾但心里很坦然,一切随缘便好。</p> <p class="ql-block">次日,天气晴好。想着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应当去看一看。但它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园区很大,景点很多。因为我只有半天的时间,就想看看老君岩即可。</p> <p class="ql-block">从清源山的北门进入老君岩。</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景点介绍。</p> <p class="ql-block">当老君岩呈现在眼前时,还是有点小震撼。</p> <p class="ql-block">老君座像坐落于古泉州城中轴线上。 据说雕于宋代,整个石像由一整块天然花岗岩石雕刻而成,石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造像、刻工均甚精巧,表现了慈祥和蔼的长者姿态。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子造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君岩是清源山多元文化的代表,也被誉为“老子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看过老君岩,觉得时间尚早,便再登山。</p> <p class="ql-block">此为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的塑像。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后出家为弘一法师,一生充满传奇。有人说他:前半生,出生富贵,却见证了家族的衰落;后半生,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普渡众生,可谓半世浮华半世僧……</p><p class="ql-block">如今,他静穆庄严,在苍松翠柏掩影中,见证着岁月流转。他的《送别》仿佛还在耳边,他的许多经典语录还在警醒着人们……</p> <p class="ql-block">振衣亭挺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米芾是北宋的书法家、画家。记得当年我在撰写论文《李清照笔下的自我形象》时就知道李清照七十多岁了还拜米芾为师学习书法。在此见到米芾笔力遒劲的字,莫名地会有一种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从清源山下来,据说这里离南少林寺不远。有幸的是,好心的工作人员用观光车送我到少林寺,不过是后门,大殿及正门得往下走。刚好有一对青年男女也要去,我就跟着他们。此时,有一个少林弟子路过,我就和他聊了起来。他说他今年12岁,在这里练功夫,也能上学。我想给他拍个照,他很礼貌地拒绝了。</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我2006年去过,估计都差不多,也就没进去细看。</p> <p class="ql-block">钟楼下一群放了假的孩子在学练武。</p> <p class="ql-block">由此门出少林寺了。</p> <p class="ql-block">常听人说,“半城烟火半城仙”是泉州的城市标签。这次与泉州一天半的邂逅,确实已深切地感受到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多,我从泉州火车站坐动车,仅用20多分钟就到达厦门北站,站内有直通厦门高崎机场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厦门高崎机场。</p> <p class="ql-block">虽然飞机略有晚点,但晚上7时许,终于得以登机,9点多就平安落地,10时许回到家中。</p> <p class="ql-block">泉州之行,让我满足了对未知的好奇,再次感受到旅游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