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八一建军节的第三天,我们一行老少三辈九人,在老梁的带领下,乘坐两辆汽车,前往他当年战斗过的军营,615团高机连 参观。</p><p class="ql-block">车开出集宁市 ,离开了繁华的城市 ,离开了柏油,进入窄窄的砂石路。他说,还是老样子,我们每天都在这里跑步来回。马路一路颠簸,在一个荒凉的旧房子前停下。他讲述这里就是他们新兵训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车辆继续前行,在一座小山丘下停下。他介绍说,这就是当年他们高机连的预设阵地。海拔1500米的高地。随后,我们跟随他,开始爬山。山虽不高,但没有路。</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爬山,向高地进发。</p> <p class="ql-block">老梁一边走一边介绍,他们当年的情况。每天严格按照军事条例执行。起床早操洗漱吃饭,军事训练,拉练,学习。</p> <p class="ql-block">退伍老兵好像看见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她们姐俩也展示自己的感慨之心。</p> <p class="ql-block">她在寻找当年战斗的旧情遗迹 。</p> <p class="ql-block">随行人员在查看路边的花草。享受着野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一条壕沟前停下,老梁激动的介绍说:这是步兵战友们当年挖的战壕。战壕弯弯曲曲,有一人多高,现在已长满荆棘野草。他说: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战备训练很紧张,我们每天来这里。</p><p class="ql-block">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正当年轻旺盛,风华正茂。谁没有战火纷飞,个个争前恐后,勇往直前。满山遍野都人。</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个洞口,他说这是部队坑道,坑道弯弯曲曲,直接把山中连城在一起。想想当年就是战士们用镐头铁锹一点一点的挖掘出来的。很有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我和老梁、老兵三个合影留念。共享故地重游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老梁站在洞口喊到,一定要在这是照相。仿佛他面前就是当年战斗的浓浓场面。他凝视着,久久不语。</p> <p class="ql-block">老老梁合影,远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高地,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老兵一家也激动的合影留念,给后代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老兵激动的跪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山里的坑道口,被杂草掩盖着。深不见头。坑道口前是一条战壕,伸向远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洞不远处立得标志,上面写着“破坏违法”,还有坐标 ,感觉这些依然是军事设施 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老梁在招呼大家,向山里当年部队连部进发。我们顺着一条叫赵秀沟的山沟 前行。</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还给我们回忆说,1976年九月九日,我们部队知道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了 ,全军悲痛,部队一级战备,时刻准备着。</p><p class="ql-block">1976年十月六日,部队命令全体官兵,集中起来,说有重要广播。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广播。后来,直到很长时间才有消息说,抓住四人帮了。</p> <p class="ql-block">通向连队营地的路依旧是山间砂石路,走到半路,汽车进不去,我们只好步行 。走了好一段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雨了,我们坚持来到当年高机枪射击连营地。</span>到营地。大家都惊呆了,营房已经只剩下地基了。梁桐纲心情难以平静,他呆呆的望着,难道这就是我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流下难以控制的眼泪!真是难忘的军旅生活,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她们步行向老梁居住地高机连营地走去。</p> <p class="ql-block">重游军营故地,感慨万千,一下子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是保家卫国的雄心,满腔热血献给了伟大的祖国,献给了人民。练就了保卫祖国、保卫毛主席一颗忠心。那种赤胆忠心一直鼓舞我们前进!</p><p class="ql-block">下雨了,但很小,一会儿就停了,回来路上,看不远处下的很大,是毛主席在保佑着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