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干冷库,是我永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8周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见有关报道称,舟山大干冷库已结束了历史使命。看到这则消息,心久久不能平静。大干:这个我作为军人,生活过的地方,点点滴滴的记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3年,是我当兵的第六年。我们是工兵,不管是严冬还是盛夏,无论在码头、高山、开山修路还是建造炮阵地、指挥所,我们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风餐露宿,早已习惯艰苦的施工生活。这一年,舟山要建造当时我国最大的水产冷库——大干冷库,然而当地缺乏大型爆破工程队,于是要塞区派出部队帮助开山,由我们工兵派出两个连队支援地方建造大冷库。我知道,又一次艰苦的施工任务在等待着我们。我们是9月来到大干工地的。过去我们连都是以班或排为单位,配合施工单位施工,象这样整建制拉到大干工地,是我入伍以来遇到的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任务是开山放炮,既是机械操作手,又是风钻手,还是爆破手,劈山碎石。再由当地老百姓将放炮炸下的石块、石渣运到滩涂低洼地。凭着老兵的感觉,这可能是我在舟山最后一次参加施工了,故我珍惜在大干工地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年底的一天晚上,海风吹着我们在施工工地居住的简陋工棚。风从许多的缝隙中钻进来“吱吱”地叫着,周围除了我们的工棚,没有一幢建筑,风更肆虐的吹着,用寒风刺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当天是我值班,晚点名时,全连官兵集合完毕后,连长走到队伍前,庄重地宣读了这一年的退伍命令,第一名是范波涛……,命令宣读完毕,全连解散,我来到海边,看着远处渔船上闪烁着的灯光,寒冷的海风吹透了我的军装,却浑然不觉。虽然我对于退伍有心理准备,但这一天到来,将要脱下军装的那一刻,还真难以割舍六年的军旅生涯,泪水一下子湿润了眼眶。</p><p class="ql-block"> 命令宣读后,我们几个退伍老兵还没离队,照常在大干工地参加施工,说是站好最后一班岗。在最后一天的施工中,放炮时出现了好几个哑炮,在报名排哑炮的人员中,连长信任的眼光落到了我的身上,这不是我装的炮(每个人装炮的特点不一样),但我毫不犹豫地来到爆破场地,排除哑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返回到当兵六年,也没住过几天连队营房,整理着行装,抚摸着就要摘下的帽徽、领章,六年的军旅生涯历历在目,我早已把自己融入到了绿色的队伍中,认为我就是军队的儿子,从没想过会离开。今天,即将要离开军营了,我不知今后的路怎么走……,但新的生活总要开始,人生的每一步既要走,又要面对。是部队锻炼了我,培养了我,给了我坚强,我要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大干冷库啥时完工我不知道,大干冷库啥时投入使用我也不知道,大干冷库历史使命的完成,是看了一篇报道后才知道。虽然我在大干冷库工地,仅仅参与了四个月的施工就退伍了,但我们为大干冷库的建设添砖加瓦、为舟山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点贡献,尽了一个人民子弟兵应尽的责任,部队与地方政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又一次受到上级的嘉奖。</p><p class="ql-block"> 从退伍走到现在,从青年来到晚年,五十多年时光,我的心,从来没有离开部队和战友。我也忘不了大干冷库,它是我军旅生涯的终点,却是我人生新征程的起点,大干冷库艰苦的施工,部队的锻炼,是我人生旅程的宝贵财富,始终激励我不忘初心,我曾经是一个兵,一定保持本色,坚定前行,为祖国人民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 范波涛 写于2025.8.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