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行军路上

顾峰

第一章巍峨的贺兰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称:顾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1614472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自拍十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月20日,下午5点,我们到达邳县运河码头。下船之后,我们背着背包,步伐坚定地迈向火车站,登上了那列满载神秘色彩的闷罐车。闷罐车是全封闭的车厢,平日里多用于装载货物或牲口,而今却成了我们的临时居所。据说,这样的安排既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节省开支。车厢内,稻草铺就的地铺上再覆以被褥,便成了我们三十余名战士共同的“家”,吃喝拉撒睡皆在此间。接兵排长国长江是这个车厢里的最高指挥官,就睡在车厢门口,一切行动皆听他号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闷罐车没有餐车,每到饭点,国排长便亲自指挥,为每人分发两块从淮安带来的“金杠其”面包,外加一袋咸菜。有人食不果腹,有人饮水不足,国排长见状,笑道:“上车前,我让你们把水壶装满水,有人就是不听,现在渴了吧?有水的同志,发扬一下雷锋精神,帮帮没水的兄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日中午1点,列车缓缓驶入郑州兵站。国排长提前叮嘱:“下车吃饭时,要遵守纪律,排好队,按顺序打饭。饭后解决好个人问题,水壶装满水再上车。听明白了吗?”大家齐声应答:“听明白了!”可一下车,看到热腾腾的饭菜,大家便忘了国排长的叮嘱,抢碗、抢饭、抢筷子,乱作一团。更有甚者,抢汤时竟把皮帽子掉进了汤盆,烫得狼狈不堪。国排长见状,急得直跺脚,自言自语道:“就一天没吃饭,吃了三顿面包,就饿成这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时两三日,面包松软香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可到了第四、第五日,面包风干变硬,口感大不如前,个别战友不免抱怨几句。国排长闻言,正色道:“不想吃也得吃,不到兵站,哪有热饭热菜?觉得天天吃面包苦?想想革命老前辈吧,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的是什么?现在我们国家还有百姓想吃面包而不得,我们能有的吃,就该知足,就该感到幸福!”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再无人抱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火车上,每日饭后,为打发时光,国排长便组织大家学习《毛泽东选集》,讲述空军航空兵的使命——保卫祖国领空安全,以及我们的主要任务——维修战斗机,确保战机随时能升空作战。首次听国排长讲述空军的故事,大家既感新鲜又觉兴奋,有时甚至激动不已。国排长讲累了,便请班长姜海滨教大家学唱革命歌曲,歌声在车厢内回荡,驱散了旅途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之余,白天总想瞧瞧外面的世界,可闷罐车每节车厢仅有两个透气孔,三十几人争相窥探,哪那么容易?只得等到兵站停车,方能下车一睹为快。下车后,洗漱、吃饭、灌开水、方便,样样都得抓紧,因为闷罐车厢里可没有厕所。火车行进间,若实在憋不住,小便,便对着车门缝向外尿,大便蹲在车门口,屁股向外,用两个人拉着手,主要防止行进中的列车把人摔出去。方便的时候,不管铁路边有没有人,不谈雅不雅,能解决问题就行。有一天夜里,我睡得迷迷糊糊,听到国排长喊:“谁拉小便不注意,撒得我满脸都是尿。”“是我,我不是有意的。”国排长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车门开的太大,风把小便吹了回来,吹到国排长脸上。听到新战士的哭腔,国排长说:“没关系,用童子尿洗脸,还是蛮舒服的。”国排长用一句简单的幽默话语,轻松的化解了尴尬局面,引得大家哄笑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列车在陇海线上,一路向西,走走停停,沿途经过郑州兵站、洛阳兵站、宝鸡兵站、兰州兵站,走了六天,才到贺兰山脚下小火车站停下来。部队驻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下,机场背靠贺兰山。贺兰山在蒙语中意为黑色的骏马,它像一道屏障横亘在宁夏平原西部,雄伟、峻峭,最高峰3556米,部队驻地海拔1300多米,属黄土高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月25日晚6点,每人又食两块面包。8点,国排长指挥大家打好背包,收拾好个人物品,准备下车。9点,火车到站。国排长指挥我们下车,四周一片漆黑,寒风刺骨,气温极低。我问国排长:“这里冬天零下几度?”国排长答道:“室外温度大约在零下25度左右。”闻此言,我们皆惊诧不已,江苏最冷时也不过零下10度左右。国排长见状,又安慰道:“不过你们不用怕,室内有火炉或火墙,温度较高,比在江苏过冬还舒服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车后,国排长清点人数,点名完毕,又指挥我们登上卡车。卡车启动,国排长提醒我们抓住车厢,以防拐弯时摔下。卡车在黑暗中颠簸近一小时,方抵达部队营房。下车后,国排长带我们进营房,道:“一个班一个宿舍,大通铺。”又按班顺序,指挥我们进宿舍,铺好被褥,熄灯就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次日,清晨7点,哨声响起,我们起床走出营房。只见四周皆是光秃秃的山头,无草无树无植被,偶见山脚下几株酸枣树,满眼皆是大小不一的石头。我们的营房便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一个山沟里。营房门前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池上有几个水龙头,皆已冻死,无法出水。我们想刷牙洗脸而无水,用开水一时也烫不开,只得凑合。集合站队,前往食堂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部队没几日,新兵连搞起了紧急集合,5公里小拉练。我们走出营房,走出山沟,迈向戈壁滩中的机场。走到机场边,我们看清了飞机场,看到了那银光闪闪的歼击机。心情既高兴又激动,以往只见飞机在天上飞,一点大,现在近距离看到飞机停在地面上,十几米长,三四米高。真想跑过去摸一摸。带兵的老班长见状,笑道:“现在不能多看,更不能摸,以后有你们看够、摸够的时候。”到底何时能摸,且待后续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作品来自《我的军旅生涯》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