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风光/江浙旅游7.

甄彪.北京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其自然风景美丽闻名,在经济上已是中国GDP前十强城市,还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之都”… 媒体对杭州美景的介绍已是层出不穷,我现将“走马观花”拍摄的镜头见闻,仅选择作些趣味性旅游点滴补充…</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苏州乘高铁奔赴杭州,而乘坐高铁列车比乘坐飞机更有着畅通自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从高铁列车上就看到了杭州现代化的楼群及汽车露天仓库…</p> <p class="ql-block">清沏的河流远处是杭州半山上的“望宸阁”景点…</p> <p class="ql-block">“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前的鲜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春天来到的杭州,虽然还没到荷花滿湖的季节,但是杭州的风景仍是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山水形胜为体,人文积淀为魂”著称。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船游览西湖…</p> <p class="ql-block">这个三层楼阁的大游船,在宽阔的西湖中奇特壮观,正在驶向岸边码头…</p> <p class="ql-block">椭圆形的“西湖”,西、北、南三面环山,东面是杭州市区;以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分割湖面成5部分;湖中有4个岛,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格局,并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有着2000年历史的西湖,南宋时期就成为杭州的核心景区。西湖的湖面面积6.38平方公里,汇水面积21.22平方公里,总面积60.04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自古至今的南国名胜,现代化的省会都市,历史与现实的旅游观览…</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白居易命名的“西湖”,他留存的治水基金制度被沿袭,成为西湖水利管理的传承典范,并写有200多首赞美西湖的诗词。🎀宋代的苏东坡继承了白居易的治水理念,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治水思路方案,延续了白居易“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延续了白居易通过诗词传播治水理念的传统文化脉络。白堤、苏堤成为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格局的核心景观,至今仍是杭州的文化象征。白居易和苏东坡通过治水、景观建设和文化推广,将西湖从自然湖泊转变为“人间天堂”,其贡献被后世誉为“西湖千年魂”的奠基者。</p> <p class="ql-block">西湖中有“三潭印月”等4个岛,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人工岛,以“田”字形布局。我们乘双层游艇来到了”三潭印月”岛…</p> <p class="ql-block">古朴典雅的门墙牌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碑上是清代康熙皇帝的题词,石碑的四面都写满了他对西湖美景的赞誉诗词…</p> <p class="ql-block">“杭州苏东坡纪念馆”/ 苏东坡(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是诗.词.文.书.画皆有极高成就的文学巨匠,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而且也是一位治水能臣,对杭州西湖的治理,证明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卓越能力。</p> <p class="ql-block">“苏堤”上的苏东坡雕像</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康有为旧联”/ 1920年康有为在西湖书写楹联,1954年毛泽东对康有为这副楹联略作改动,书写了楹联内容:“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霸业销烟,禅心止水,历尽千年陈迹,饮山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欲何之”。2004年杭州市园文局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泽东书写的康有为“三潭印月”楹联建碑。</span></p> <p class="ql-block">碑文简介</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石碑御亭,碑文系清代乾隆皇帝所题。</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岛,是北宋时的苏东坡疏浚西湖时所建,为防止湖泥淤积,在苏堤外湖水深处设置三座葫芦形石塔,原为放生池,后成为西湖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的形成介绍:湖中的三座石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塔高2.5米,塔身球形中空,表面排列5个等距圆洞。塔顶为葫芦形,倒扣于湖中,形似香炉三足,故得名“三潭印月”。“印月”成因:每逢中秋月夜,塔内点灯、洞口蒙纸,灯光透过薄纸投射至湖面,形成多个月影,真假月影交织,形成“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三谭印月”石塔的视频(点击&gt;可打开视频)…</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与“湖心亭”、“阮公墩”并称“湖中三岛”,因形似神话中的蓬莱三岛而得名“小瀛洲”。其景观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成为观赏的名胜。</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也名“皇妃塔”、“西关砖塔”,始建于北宋年代,位于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西湖景观称之为:“雷峰夕照”。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塔”与《白蛇传》的故事,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经典的文化艺术传说,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我东南沿海并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该塔于1924年倒塌,浙江省政府于2002年重建并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如今复建的“雷峰塔”,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是按照宋代五层楼阁飞檐砖塔形式宝塔风格,采用钢结构在原址上重建,全塔高71.679米。新的“雷峰塔”创造了一系列奇迹:采用现代风格结构支撑建造传统古塔;采用的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是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空间最大的塔;是塔内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塔。</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在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也符合“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美称。</p> <p class="ql-block">著名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任杭州地方长官时,都悉心治理西湖,建起了“湖中三岛、白苏二堤、湖上塔影”的佳丽景色…。白居易,被现在的杭州人尊称为杭州的“老市长”…</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刻划出了西湖的晴雨风貌,他将西湖比作“西子”,此成为千古名句,西湖也因此被称为:“西子湖”。</p> <p class="ql-block">西湖自东汉时期开始形成,经历代治理,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湖泊类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西湖“集贤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湖中唯一建在水面上的亭子,是</span>杭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兼具历史价值与观赏性。其结构采用六角重檐攒尖小亭,仅由六根木柱支撑,风格古朴轻盈,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其原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湾骑射”的一部分,经清代浙江总督李卫重建的射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曾在此检阅八旗子弟,使集贤亭成为“御亭”的代表。该木制结构亭于2012年因暴风雨倒塌,2013年重建钢结构完成后,定期对主体进行防锈处理,2024年加装智能温湿度监测系统,观测湖面湿气侵蚀情况。</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的西湖景色也很奇妙。我们看到:在西湖“集贤亭”不远处水中,还有一个独特的景观 --“采荷女雕像”,这也是杭州民俗文化的一个著名经典形象… </p> <p class="ql-block">这位“采荷女雕像”,高约1.8米,重约300公斤, 2001年制作,是西湖中唯一的青铜像雕塑。采荷女俯坐在木盆中,右手轻拂水面,在西湖的荷塘区域展现着杭州采荷女采摘荷叶的劳作场景…</p> <p class="ql-block">西湖的“集贤亭”与“采荷女雕像”,虽内涵不同(“一亭一像”、“一古一今”、“一静一动”),但是共同构成了西湖文化景观的多元叙事,共同承载和展示着西湖的历史人文与自然融合,形成了西湖独特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辽阔的湖面上,虽然还未到荷花盛开的季节,但“采荷女雕像”与“集贤亭”景点,将“农耕文化”与“历史军事”相结合的西湖“文武双璧”标志性景观,给游人们增加了欣赏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西湖”,自东汉时期开始形成,经历代治理,成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湖泊类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西.北.南三面环山的西湖,其东面是杭州主城区的上城区。我们由此上岸进入上城区著名的“河坊街”… 街口的牌楼很有特色,青瓦白墙与明亮的牌楼图画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河坊街”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清河坊的核心区域。 这里融合明清建筑与老字号商铺,集中展示南宋余韵和市井风情,是杭州历史最悠久的商业街之一,保留了“三十里楼台”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河坊街”青白特色的骑墙,呈现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复古色调和古朴韵味。青瓦白墙相映成趣,体现着</span>典型的中国明清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三层楼”,其名称源于南宋科举文化,历史上是文人雅集、宴饮题诗的重要场所。历经朝代更迭,商业功能持续,成为杭城百年老店集中地,既保留了传统风貌,也现代转型可作戏曲、诗画展览空间,成为“诗画江南”的实体注解,同时又融入了餐饮等现代营业。作为南宋科举文化的重要见证,其建筑风格与历史内涵,也成为杭州传统文化的特色景点。</p> <p class="ql-block">杭州市西湖区是“西湖龙井”茶的正宗产地。这里的气候、水土条件、人文历史,都为龙井茶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西湖龙井”茶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 <p class="ql-block">这位铜雕佛像名为:“百子弥勒佛” ,位于河坊街街头,其与无锡、上海龙华的同类铜雕并称“天下百子三弥勒”。佛像主体为“弥勒佛”,姿态憨态可掬,其周身环绕着号称百名造型各异的小孩,象征着和平幸福…</p> <p class="ql-block">作为杭州历史文化街的重要符号,弥勒佛像还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河坊街“忠义亭”内的“关公雕像”。是河坊街开街时(2001年)设立的“镇街之宝”。“关公”作为武财神,被视为义气、商贾保护神及驱邪斩魔的象征,深受人们敬仰。雕像高3米,直径2米,重达3吨,由整棵进口古樟木历时400天纯手工雕刻而成。关公身着龙鳞战甲,左手握长剑,右手提青龙偃月刀,卧蚕眉、美髯飘逸,雕刻精细到胡须和龙鳞的纹理都清晰可见。“关公雕像”是该街区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河坊街的“朱炳仁铜博物馆”入口处的铜制“百花篮雕塑”,是博物馆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这个2人高的铜制百花篮,采用融铜技艺制作,造型精致逼真,被描述为“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物雕像商店的商品,也是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下的“吴山花鸟工艺品城”…</p> <p class="ql-block">全天的旅游,又到了天黑灯亮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杭州的灯景也是缤纷多彩…</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形式多样的漂亮灯光下,步出了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杭州的旅游景点很多,我们虽因年岁没能走更多景区,但是我们所到之处的景观都独具特色。杭州的美丽风光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我的走马观花的“江浙旅游”点滴的摄影介绍集,也到此为止了。这也是我留存的历史性摄影记载。</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观看!</p> <p class="ql-block"> 谢谢朋友们的欣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