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孩子越优秀,父母在老年时可能越孤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这一生,最拼的时候,是年轻时为了孩子;最苦的时候,是老了看着孩子远走。年轻时,他们砸锅卖铁,熬夜加班,只想把孩子托到高处,可等头发白了,才发现,孩子越优秀,离他们越远,心越空。这不是抱怨,是人生的真疼,看透了,才知父母的心有多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年轻时,父母眼里只有孩子好。他们省吃俭用,把钱砸在学费上;起早贪黑,把时间换成孩子的路。我有个老友回忆,他爸妈砸了半辈子积蓄,送他出国读书,临走叮嘱:“好好干,别回来。”那时候,他们拼的是命,只想孩子站得高。托举是父母的爱,骨子里的狠。他们不为自己留后路,只想孩子飞得远。可这爱,太重,重到老了才知,飞出去的,是他们的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很多人都将孩子在大城市买房、买车,甚至定居国外看作是有大出息。周围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就会觉得父母迟早要跟着子女去享福。可现实往往很残忍。据《中国家庭教育状况白皮书》显示,部分家长在孩子获得成功之后,他们的老年生活反而增添更多的孤独和失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要知道,越优秀的子女离家越远。地理距离被动拉长,认知代沟接连加剧,成功的代价以及时间和精力的平衡,都难以让他们时刻关注父母的生理变化,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无私的父母,养出了精致利己主义的孩子。在他们眼中,撇下的好像不是自己的亲爸亲妈,而是一件没什么用的旧衣服。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而子女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老了,最怕的是孤独。而比孤独更讽刺的是: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子女优秀,儿孙满堂,却依然老无所依,最好的结局竟是和老伴步履蹒跚地搀扶着走完最后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以,即便他们知道忽悠着买保健品的年轻人是骗子。一口一个干妈、干爹地叫着,这些老人依然会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花几千甚至几万买保健品。老来食无缺,唯有情难寄。在他们眼中,钱是废纸,而此时此刻的关心、陪伴和温暖,能弥补儿女不在身边的遗憾。支撑着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今天,熬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听过一句非常现实的话:“父母晚年的幸福和长寿,必然来自一位子女的牺牲。”子女或许要牺牲时间,牺牲金钱,牺牲自由,所牺牲的一切虽是辛苦,但非常值得。正如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所写:“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更像是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孩子越优秀,父母越骄傲,可这刀也越锋利。考上好大学,出国留学,事业有成,父母逢人就夸,可背地里,眼泪掉得更多。有个老同事,儿子博士毕业,留在国外,他妈嘴上乐,心里苦:“他越好,我越见不着他。”优秀是福,割的是亲情。孩子的高处,是父母的痛处。他们欣慰你飞,却难受你远。优秀是双刃剑,刺得父母孤单,别怪他们矫情,这是爱的代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多取决于与子女的互动质量,而不是子女的事业成功。人老了才明白,只有陪在身边的那个孩子,才最可靠。即使那个孩子最没出息,也是来报恩的。孩子优秀,往往飞得远。大城市,国外,忙事业,离父母千里万里。电话少,回家难,父母守着空屋,等一句问候。离得远,不光是距离,是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年轻时,父母拼尽全力,把孩子托举到高处;等老了,才发现,孩子越优秀,离父母越远,父母越孤单。这是爱的命题,也是人生的疼。有人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两座城市之间的千里之隔,而是你的父母躺在地上,你却躺在他的通讯录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别让父母活成了你通讯录里的一串数字,别让孝心只停留在指尖的滑动和屏幕的亮光之中。要知道,生前一句问候,胜过逝后千般忏悔,生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柱香和万堆灰。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超过60%的老年人表示,最希望得到的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而不是经济支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身为儿女,请珍惜和父母的每一次相聚,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叮咛。子女对父母的爱需要及时表达,更需要真心陪伴。距离上允许的,可以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坐一起唠唠嗑,陪他们去逛逛早市,买菜做饭;如果距离太远,也不要忘记和父母每天保持沟通,或打电话听爸妈讲讲今天发生的事,或视频聊天看彼此笑容满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到中年才明白,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少说“等我有空”“等我忙完”;多说“我有空”“不麻烦”。《人民日报》曾有一段话提醒天下千万儿女:“你的父母也许贫穷、也许无能、也许不懂道理,可别忘了你是踩着他们的肩膀,才看到了他们没看到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论走得多远,都别忘记父母曾为我们打过的伞,淋过的雨。不要只顾追逐自己的晴天,还请记得为他们搭建一个避风的港湾,让他们的晚年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