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美丽人生》是一部自传性的随笔集,我希望用简约的文字,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抽象加具象,细数沿途的风景,记下普通人的一生。写书是与自己沟通,回顾曾经,品味情感,重温自己心路;写书也是与他人沟通,可佐谈资,插科打诨,取悦世人朋友。</h5> <h1>2002年,74岁的褚时健,在哀牢山上种起了橙子。在荒坡上搭起窝棚后,他整天蹲在地里测土壤酸碱度,用笔记本记雨水量,为解决果树病害跑农研所。他把种橙子做到了极致,每棵树的施肥量精确到克,剪枝角度用水平仪测量,甚至为每根枝条挂几颗果建了数据模型。</h1><h1>三毛曾写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寓意只要专注于内在丰盈,外界的美好与机缘自然会来。2012年,“褚橙”一炮走红,线上首发20吨被一抢而空。媒体说这是“互联网水果第一爆款”,褚时健却摆摆手:“哪有什么爆红?不过是一天天把橙子种甜了。”</h1><h1>十年光阴,褚时健只干了一件事,把橙子种到极致的甜,剩下的,“清风”替他完成了。</h1> <h1>“盛开”是一场内在圆满的修行。正如鲜花,从扎根、生叶、长茎、孕蕾,到突然盛开,它既不讨好风,也不迎合雨,只专注于自我的成长。</h1><h1>1979年,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十年间,他狠抓烟丝的质量关,使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蜕变为亚洲第一烟草帝国。后来,一封举报信将他推入大牢。当其他囚犯掰着指头计算刑期时,这位67岁的老人却专心致志的研读《植物生理学》,卷烟纸背面写满了公式:光补偿点、叶面积系数、糖转运速率......</h1><h1>出狱时,他把 37 张卷烟纸订成小册子,封面写上《哀牢山橙园作业草案》。车窗外高墙渐远时,他对老伴说:“书里的公式,我替橙子背完了。剩下的,让山去算。”</h1><h1>人的"盛开",不以外界的评价为标尺,只遵循着本心,把过程做到极致,静待瓜熟蒂落。</h1> <h1>“清风”的降临,遵循着能量吸引的法则。当生命盛开,澄清涤秽,横扫霾散,它携带着万物便悄然汇聚成气场。</h1><h1>2002年,褚时健带着200棵橙苗登上哀牢山。地理学家说这里"砷超标、雾多、昼夜温差小",他却看到别人忽视的细节:北纬23°的斜坡刚好避开霜冻,山泉的pH值适合甜橙生长。在监狱里悟出的"延迟采摘法",让褚橙的糖酸比达到18°,远超普通橙子的12°。</h1><h1>褚时健从不计算投入产出比,正如他说,"别人算的是利润,我算的是时光。"他日复一日地耕耘,把幸苦酿成肥料,把孤独化作阳光,“花期一至”,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清风",就带来了惊天动地:继2012年褚橙线上销售 200 吨后,又连续两年各冲至 1500 吨,2014 年销售额破 1 亿元,纯利 7000 万。</h1> <h1>感悟:</h1><h1>花儿只在各自的时令里绽放,风会带着芬芳去往该去的地方。人应该只在自己的时区生长,不要把“清风”当作“盛开”的前提。那些精心经营“人设”、用滤镜修饰生活、用“金句”伪装深度、用自驱增加点击数的轻浮,也许会带来一阵风,但绝不是“清风”。</h1><h1>不必追逐外界的喧嚣,只需在自己的轨道上精进不休,当你能像褚时健那样,不要总想"如何让别人知道我种出了好橙子",而专注于"如何让橙子本身更好吃"时,清风一定不请自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