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日盛景,育德同行;教研热忱,点亮初心。为深化新课标理念落地,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8月4日上午,育才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课团队齐聚学校会议室,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研讨活动,教研员邢老师全程指导 。</p> 一、统筹部署,任务细化 <p class="ql-block"> 活动筹备阶段,由育才小学朱倩主任统筹规划,对《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清晰明确各阶段研究内容、执行标准及时序安排,从资料收集、教学设计打磨,到后续研讨实践,保障各环节有序衔接、稳步推进,为绿色育人课堂筑牢规划根基 。 </p> 二、理论溯源,资源整合 <p class="ql-block"> 优课团队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准把握课标要求,梳理“让生活多一些绿色”逻辑结构,从认识环境问题到践行绿色行为再到参与环保行动的递进脉络,对照课标中“法治观念”“责任意识”“道德修养”素养要求,明确本单元在培养学生环保行动力方面的核心价值,为精准教学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线下研讨同时,借助公众号、知网、教育期刊等平台获取前沿成果,线上分享,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特点,全面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p> 三、智慧碰撞,路径明晰 <p class="ql-block"> 团队成员紧扣“践行绿色生活”这一核心共识,展开热烈讨论。</p><p class="ql-block"> 关于《环境污染大搜索》,成员指出其并非简单知识点罗列,内在逻辑在于引导学生从了解“白色污染”到探究身边其他环境污染问题,再到理解绿水青山的价值。基于此,团队明确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p><p class="ql-block"> 对于《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团队成员认为,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认识垃圾暴增现状到了解垃圾分类回收意义,再到学会节约资源。</p><p class="ql-block"> 《地球“发烧”了》,则聚焦于从认识气候变暖问题到反思自身生活方式,再到践行低碳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三课虽看似独立,但都围绕“绿色生活”这一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团队围绕如何让学生将环保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p> 四、后续深耕,持续精进 <p class="ql-block"> 研讨尾声,邢老师为团队指明了深化研究的精准方向,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建议:</p><p class="ql-block"> 1. 注重实效,扎根实践:强调需在教学中摒弃重形式轻落实的问题,以学生素养的切实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教学活动能真正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2. 关注梯度,稳步推进:特别指出要重视教学的梯度性,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步发展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3.强化联系,有机整合:要求团队在《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既要加强课与课之间的联系,<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要注重整堂课各环节的内在联系,</span>在导入、教学活动、课堂评价等环节进行有机调整,在实践中落实学生素养,保障教学实践有依据、设计科学合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