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长白山之旅

山海风8800

<p class="ql-block">  长白山,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山脉。我的爷爷,曾经居住在吉林省柳河县,距东部长白山“天池”景区,直线约200公里,在老一代人心中,东边的长白山,那是一个既神秘又神圣的地方。由于路途遥远,我们家族中,很少有人到过那里,常说那是一个很远的地方。长白山,对于生活在山东,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总是与长白山的“人参”联想在一起。2018年7月中旬,经云飞妹妹提议,我与青光、云飞妹妹及外甥女商定,趁从青岛去长春参加王家人婚礼的机会,再专程前往长白山景区,探寻大山的真容,以实现多年的愿望。我们对长白山“天池”那一带并不熟悉,没有选择自由行,7月11日到达长春后,报名参加由康辉旅行社组织的长白山景区3日游。(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长白山北坡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18年7月13日早晨5点钟,我们一行四人,来到长春市儿童公园门前,乘上旅游公司的大巴车。5点20分,车子启动。穿过市区,沿公路向东边驶去。车上31名游客,多数是长春市民,以中青年为主,只有两位60岁以上老人。望着车外的景色,天空阴沉,乌云中露出几片蓝色,据气象台预报,“阴有小到中雨。”走了一段路,阳光穿透乌云,天空逐渐转晴。公路上来往客运车辆稀少,多是货运大车。这里的景色,与山东老家不同。只见车窗外,宽阔的平原,大片低矮的绿色草木,湿地中间那一片片水,好似一面面蓝色大镜子,反射出绿色的光泽。远处的村庄,被绿色稻田环抱,大片稻田被机耕路分成棋盘状,令人赏心悦目,优质大米出自这一片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大巴车在珲乌公路上行驶,车外景色缓慢闪过。由于路途较远,为了赶时间,午餐是由旅行车提前发给旅客,自行在大巴车上解决。(此照片2018年7月14日摄于吉林省安图县)</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驶下高速公路,进入一条狭窄的两车道公路,这里已是安图县域。从车窗向外望去,不远处就是起伏连绵的山峦。山脚处,零散分布着几座农舍,有的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靠近公路的小村庄,没有地名标志。农舍院子里,整齐堆放着长短差不多的短木、木墩子,据云飞妹妹介绍,那都是冬季取暖、做饭必备的燃料。房顶架设了太阳能热水器,窗外架起了电视接收天线。路边电线杆上变压器,将民用电线,接入村子。有几座临街农舍外墙上,用汉文与朝鲜文书写着:“建设新农村”的大标语。这情形与我在爷爷曾居住过的村庄,极为相似。根据行程安排,要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朝鲜族“红旗村”。(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红旗村)</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车小心翼翼,向左拐进一条沿河修建的乡村公路。路旁河水湍急,河水冲刷着河床,激起白色水花,流向远处山间。中午11点半多钟,车子沿着进村的柏油路,到达了“红旗村”停车场。雨后的空气清新,带着大山的气息,扑进肺腑,感到心情舒畅。望着眼前的村子,这里的农舍,充满朝鲜族风格,街道房屋排列整齐,路面干净整洁。红色四面坡房顶,蓝色玻璃钢大屋檐,白色外墙,宽大的临街大方形玻璃钢窗户,每户家门口,打上了水泥路面,整座村庄的房屋都是那么新颖。(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红旗村)</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年轻女导游小玄,带领我们先参观了村民的种植大棚。里面有温控设施,栽种了蘑菇、木耳等经济作物,长势良好。从大棚出来,走过村后稻田,沿村街前行。虽说,空中乌云仍未散去,但空气清新,漂浮着大山草木香味。宁静的小山村,除了人们的交谈声,没有杂音,犹如进入了慢节奏时空。跟随小玄导游,进入了“民俗博物馆”,她用东北韵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了朝鲜族的发展史。通过大量图片和各时期生活物件,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走进另一间展室,显示了朝鲜族村民的生活场景。宽大的火炕,低矮的炕桌,墙上贴着朝鲜族妇女载歌载舞的水粉画,烘托着喜庆和谐的气氛。另一间展厅衣架上,挂着几排色彩鲜艳的朝鲜族妇女裙装,免费供游客拍照留念。云飞妹妹与女儿,穿起民族服装,拍了好多照片,留下美好的记忆。(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红旗村)</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一户村民家中参观,男主人很热情地介绍说,改革开放后,国家扶持发展旅游,村子实行多种经营,在山上搭建了许多人参栽植大棚,满足市场需求。长白山人参品质好,享誉国内外。从农户家中出来,我们来到十字大街。村子规模小,市场不算大,各摊位主要销售当地蓝莓、人参、木耳、灵芝、蜂蜜、泡菜、朝鲜族打糕等。青光妹妹,买了一些黄瓜,10元3根,尝了一下,口感不错。站在这里,远望村外山坡上,有许多塑料大棚,据村民说:“那里面种植了人参。”这里的人参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产量增多,满足市场需求。(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红旗村)</p> <p class="ql-block">  走在“红旗村”,参观民俗博物馆,体现出中国朝鲜族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保护和弘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过上幸福生活。据小玄导游介绍,红旗村位于安图县万宝镇,距县城70多公里,与延吉市相距140公里,距长白山景区150公里。全村共有百多户居民,祖辈是20世纪30年代从朝鲜过来的开荒者。村庄坐落在山前的开阔地带,依山傍水,“古洞河”从村前流过,村子沿河而建。1995年该村被题名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2006年正式命名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之称。短暂的参观结束了,这里为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红旗村)</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行驶在乡间公路上,不时可见到修筑高速公路、铁路的建筑工地。一座座桥梁,从大山里穿过,伸向远方。经过两江镇时,顺便到“龙顺雪山飞湖”景区游览。这是一处环山中的盆地,停车场在山脚处,东侧一排旗杆上,飘着十几个国家(地区)的旗帜,基座上刻写着“三江区域项目国际会议会址”一行大字。景区有座简易码头,停泊几艘游船,乘船的游客跟随导游欣赏大江两岸的风光,我与云飞在客服中心等候。眼前是二道松花江,下游筑坝蓄水,形成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湖水源于长白山天池。游客的到来,打破了大山的寂静,山谷间响起了游船发动机的轰鸣声,载着游客游览大山与湖的景色。我与云飞等几名游客没有乘船,来到客服中心旁的小广场乘凉。(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两江镇“雪山飞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  广场南侧花坛里栽种了许多黄色、红色万寿菊小花。一座半圆形木头长廊,中间顶部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湖风廊”三个白色大字。旁边一个小平台,安放着约3米高的黄色葫芦模型。展板上写着葫芦的寓意:葫芦,人们常用来辟邪、祛病、招宝。每个成熟的葫芦里,籽众多,使人们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在这里,云飞妹妹拍摄了一些照片,留作纪念。景区里木屋别墅,显示出大山的特色。从客服中心旁边的假山景观后面,那块巨石缝隙中,流淌出一股清水,在下面底部形成一个水潭。我忍不住用手舀起一捧水,感到如同雪水般透凉。有几位来自青岛家乡的游客,在大树下乘凉,对这里的水质赞叹不已。交谈中得知,他们一家人,是从大连来的,旅程结束后,直接从长白山乘飞机去南方继续旅游。(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两江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小广场,等了不到一个小时,山谷间传来了游船发动机声音,游船慢慢靠上了码头。青光回来后,感到很兴奋,向我们分享体会。在大山湖里乘坐渡船,与在大海里有着不同的景色。这里水面宽阔,森林茂密,满山翠绿。山谷间,多处悬崖峭壁,大有“水在天上流,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太阳偏西,已是下午三点多钟,游客们登车,前往二道白河镇。夏季日长,斜阳下,大巴车沿着起伏的山路,颠簸着,越走山岭越多。大团白云,如棉花般挂在空中,使天空更蓝。公路前方出现了成片民居,离二道白河镇很近了。跨过两道闪亮的铁轨,看到铁路是从劈开的山中而出。蜿蜒伸到镇上,就是白河火车站。当大巴车行驶到镇中心大街时,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座时尚的现代化小城。路两旁是整齐透绿的绿化带,柏油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川流不息,新建的楼房令人赏心悦目。(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在过街天桥旁停下,导游小韩说:“这里是美人松廊桥公园,大家在这里游览1小时。”一下车,我顿感清新的空气,带着大山的气息扑面而来。通过眼前的一块展示板得知,这处公园占地4.6公顷,内有美人松千余棵,百年以上古松350多株。这里的美景太多,不知先去哪里好?我们决定先参观眼前的“空中廊桥”。沿着扶梯旋转步行而上,高度不断提升,视野开阔,桥身有些晃动。走到一处平台,站在栏杆旁休息,俯瞰周围景色。公园与雕塑公园隔街相望,一座过街天桥横跨在美人松路上。路旁是粗壮的行道树,茂密的枝叶伸向路中央,遮出一条绿色清凉长廊。(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p> <p class="ql-block">  “ 美人松”,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美人松,学名长白山白松。生长于长白山二道白河,因形如美女而得名,是长白山独有的美丽自然景观。美人松被誉为长白山第一奇松,她美丽欣长,婀娜多姿,像一个个婷婷玉立的长白山美女,在招手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们。美人松,已成为长白山的代表景观。廊桥顶端,是一段透明玻璃加网格钢丝桥面和观景台。许多游客感到好奇,沿着长长的阶梯,走上晃动着的桥面,在那里忙着拍照留念。我踩在玻璃桥面,望着透明的桥下,感到阵阵目眩。据介绍,空中廊桥全长346米,玻璃景观台高约38米。远眺远处的长白山脉,云雾缭绕,显得更加神秘。二道白河镇,背依大山,紧邻二道白河,二道白河源自长白山天池,展现出原生态的自然景色。这座公园风景优美,曾是当地电视台驻地。(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p> <p class="ql-block">  沿过街天桥,我们来到一路之隔“美人松雕塑公园”。公园位于二道白河畔,是另外一种风格。雨后的公园,满目皆绿。从沾满露珠的枝叶,到草坪上的花花草草,盛开的白色小花,为这里增添了灵气。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花香与青草味。大片草坪上,布置了若干人与动物雕塑。南边有座深绿色雕塑,展示一个当地乡村青年,坐在树下吹笛子。一位仙女腾空而飞,几只和平鸽伴飞,向往美好未来的场景。公园的景观设计,以自然环境为本,将绿色的生态园林与高雅雕塑艺术相融合,达到艺术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北边,有座木质观景平台。周围有一组群马雕塑,令人眼前一亮。走进一看,雕塑是用不锈钢管制作,有的马尔在奔跑,有的低头在吃草,还有马儿悠闲地散步,不同姿态,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步行木栈道,来到二道白河边。远处,一条湍急的河,从山间流出,与二道白河相汇,在下游形成宽阔的水面,犹如一个大湖。河边有座小码头,码头南边,是一座跨河水泥斜拉大桥。河边生长着一些高高的芦苇,几只鸭子悠闲地游弋在河面,不时将头部伸进水中觅食。远处,薄雾渐起,河面变得逐渐朦胧。在山水映衬下,宛如仙境。站在这里,人们的心情得以放松。有湿润的空气,与森林环绕的地方,是天然氧吧,令人流连忘返。天色渐暗,我抓紧时机,拍摄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晚餐时间到了,我们赶紧找到旅游大巴车,前往宾馆。(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p> <p class="ql-block">  宾馆距镇中心较远,紧邻208省道,去长白山北坡景区方便。晚餐后,导游叮嘱我们:“不要外出到不熟悉的地方,晚上早休息,保持体力,明天早晨5点出发。”我在房间里将手机与充电宝充足电,将一件厚厚的防雨衣备好,再带上旅行社发放的早餐。然后,在房间休息。通过查询资料得知,二道白河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脚下,森林资源丰富,与朝鲜接壤。距北坡景区约30公里,是进出长白山的门户。距双日峰中朝边境65公里,区域面积52平方公里。小镇夏季平均气温15–30度,平均海拔800米。我们到达的当天,只有24、5度,气候宜人,有“长白山第一镇”美称。201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绿化综合试点地区。(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3日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p> <p class="ql-block">  二道白河镇,是通化至白河铁路终点站。也是白河至天池公路的起点。镇子坐落在二道白河两岸,故因此得名。火车站虽然规模小,通达省内外的车次可不少。据查有开往通化、沈阳、长春、丹东等长途旅客列车,还有开往周边地区的短途列车。汽车站的客运线路密集,境内交通便利,可通往省内外。二道白河镇距白山机场不足百公里,有到我们青岛的航班。镇内土特产资源丰富,中草药植物主要有山参、天麻、灵芝、党参、五味子等。山里的水资源丰富,矿泉水品质高,还有许多温泉。小镇作为一个被森林环抱的地方,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氧吧。早晨,一觉醒来,透过窗帘看到天空,已经是灰色。打开手机一看,已经是三点四十五分。不能贪睡,赶紧起床检查、整理登山物品。然后,简单吃了早餐。(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p> <p class="ql-block"> 我从走廊窗户向外望去,东边空中有些雾气,下着蒙蒙细雨,灰色空中聚集了大量乌云。据天气预报,有小到中雨。宾馆门前停着两辆旅游大巴车,分属两家旅游公司,估计与我们同一时间出发。两位司机趴在各自车尾,检查发动机情况。早晨气温较低,两人都穿着厚厚的红色防雨雪大衣。这时,已经是4点50分,我带好上山物品,来到宾馆前台,有几位游客已在等候。我问老板娘:“从这里到北景区多长时间?”一位当地老乡说:“走得早,路上车少,开车要半个多小时。”这时,导游招呼游客上车,车上打开了空调,感到暖和了一些。5点钟,司机发动车子,向北景区行驶。进山公路是双车道,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到达了景区停车场。下车后,一阵疾风裹着大雨点扑在脸上,雨伞根本不起作用,导游招呼我们:“赶紧去客服中心租赁大衣。”(此照片摄于2017年7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  当游客穿上红色大衣时,形成了一片流动的红色。大约20分钟后,导游带领我们登上了景区旅游大巴,近半小时车程,到了景区山门停车场。一下车,迎来了大风雨。人们急忙跑进遮雨棚下避雨。听工作人员讲:“天池那边风雨太大,暂停开放。”看着空中的乌云和雨点“噼里啪啦”下个不停,人们不免感到焦虑。客服中心那块大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景区天气概况:“由于天气原因,景区内中到大雨,为了确保游客安全,景区暂停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导游韩小姐从客服中心回来讲:“现在我们无法上山,愿意上山的继续等待,不愿等的,可以返回停车场,门票退回。”我们一听,感到千里迢迢从青岛来这里,就是为了看天池。即使看不到天池,上山看看别的景点也行啊,总不能白跑一趟呢!经过表决,绝大多数游客同意继续等待进山时机。(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等了半个多小时,大雨停下了,听景区工作人员讲:“天池那边可以上去了。”人们一听,一阵雀跃。游客依次快速通过安检门,奔向换乘站,车站流水发车,每辆车20人。我们排队10多分钟,登上一辆崭新的中巴旅行车。司机提醒:“系好安全带,进山路陡、弯道多,坐稳扶好。”有工作人员上车清点人数,检查游客安全带,并叮嘱司机:“路上不要急,注意安全。”车内空调开启,温度比室外高了好几度,车窗玻璃蒙上了一层白雾。开车后,车子前风挡玻璃刮水器不停地刮着水雾,又开始下雨了!在副驾驶上的志愿者,不时地用抹布擦拭前风挡玻璃。山区公路狭窄,弯道多,陡坡多,路旁是险峻的大山与湍急的河流。公路在大山中盘旋,茂密的森林,增加了神秘感。车内播放着长白山风光片,得知了天池、瀑布、地下森林等景点的概况,期盼着早点上山。(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旅行车在茂密的森林中,如同小舟在林海中游弋。路旁防护沟流淌着清水,沟崖长满了厚厚的山草,草丛中有黄、白、紫色小花,让大山充满了勃勃生机。据介绍:长白山北景区是呈东南向西北走向,平均海拔800米,属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的温带大陆性季风地带。适合红松、白桦等耐寒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达94%以上。在大山里,很少见到地势平坦的地方。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区域之一。我看了当地的天气预报,几乎每天都是中到大雨。山间公路旁,许多大树,因年代已久,倒在沟旁,被水浸泡,根系腐烂,树身长满了绿青苔。这里不仅雨水多,风力也大。天池北景区,是长白山开发最早的地方。气候特点犹如“娃娃脸”,说变就变,全年大风270天以上。据工作人员讲:“山下是艳阳天,山上可能是暴风骤雨。”(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旅行车到了换乘站,由于下一段路,山路险峻,改为小型面包车,每车只乘坐7、8人。这时,天空又升起了雨雾,司机冒雨启动了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刚翻过一座山岗,下起了大雨。导游曾讲过:“这个季节能看到天池人,几率是很小的,好比挣大奖。”雨水,将柏油路面冲刷得干干净净。望山下,群山被白雾环绕,显得巍峨壮观。车子爬上一个高坡后,感到耳膜有点鼓胀的感觉。据司机讲:“山上海拔已经是2千多米了。”当车子转过一个山头后,这种感觉才消失。这时,一阵急雨袭来,雨点打得前风挡玻璃“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司机两眼紧盯前方,两手紧握方向盘,放慢了车速,丝毫不敢大意。车子驶过大山背面,大雨嘎然停止。望车外路旁的土质呈深灰色,像是被烈火烘烤过。一些大石头周围仅有低矮的小花草,稍高一点的灌木丛,也被常年的劲风吹弯了腰。(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车子到了天池客服中心,大雨降临。打开车门,一阵大风吹进车内,双脚踏在地上,感受到狂风暴雨的威力。雨点打在脸上感到生疼,人也站不稳,赶紧钻进客服中心那件木头房子里避风雨。我们找到一处座椅休息,真没想到山顶这么恶劣的天气。窗外,倾盆大雨冲刷着黑色山地,变成一道道溪流。虽说,在室内穿着厚厚的防雨服,仍感到寒气逼人。这里距天池还有百多米的距离,青光、云飞与女儿,决定等风雨稍小一点,先去看看什么情况?过了一会儿,她们沿着主峰观光路小心翼翼地走着。趁此机会,我先在外面照了一张像。由于手机镜头被雨淋湿,图像模糊,也只能凑合了。客服中心前方,有块柱状山体。游客弯着腰,冒着风雨,沿着一条小路,朝那里移动,红色的大衣成为最显著的标志。(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据游客猜测,这里的大风至少有8级以上。我猛然发现队伍中,有三位穿单裤的小伙子,双手紧紧扯住,被风刮起的衣角,也不知会不会冻坏了身体?这里山体,几乎看不到绿色,小路湿滑。景区广播里不时提醒游客小心慢行,注意安全!由于身体状况不允许我继续前行,只能先在客服中心等待时机。过了大约半小时,青光、云飞与女儿回来了。只见她们冻的嘴唇发紫,直说:“太冷啦!雾太大了,什么也看不见!”我一听,放弃了继续那边看“天池”的打算。今天来到了山顶,没有看到天池,成为一大遗憾。我心中有个疑问,山顶那么大的风,为什么刮不走那些浓密的大雾呢?在我们青岛的海边,起大风,能把雾给刮跑呢?(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后来,通过景区资料得知,长白山天池被群山环抱,并形成了10几座环状山峰,其中:将军峰海拔2749米,位于朝鲜一侧,白云峰海拔2691米,在天池西侧,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峰。天池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使湖面升起的雾气很难被大风吹散,只有太阳的光芒,才能穿透云雾。天池,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60%来自大自然的降水,也就是夏雨和冬雪,40%源于地下的涌泉。据导游说:“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这时,山上风、雨、雾叠加,太阳被乌云和浓雾挡住,根本没有放晴的迹象。为了安全,我们决定下山。换乘站正巧有几辆下山车,我们急忙钻进车内。司机冒着大雨,小心翼翼地驾驶车辆,行驶在湿滑的山路上。望山下,已经没有上山车了。偶见几辆景区巡查车,停在山路险峻处,指挥车辆。经过20多分钟车程,顺利地抵达换乘站停车场,这时,大雨变成了小雨。(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了开往“小天池、绿渊潭”方向的旅游大巴车。经过近20多分钟车程,首先来到“小天池”。雨后的山下,满眼皆绿色。这里和风细雨,气温升高,感到有些闷热。有的游客不禁感叹道:“真是冰火两重天呢!”小天池又叫“银环湖”,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水域面积不算很大。湖边木头护栏上一块木牌写着:“雪山飞狐拍摄基地”一行大字。雨后的湖水泛着绿色,有些浑浊。有条河从山间流出,河水夹着泥沙,发出撞击河床“轰隆”的声音,从湖边一道深沟流向山下。湖东边,有座木质观景台,几位游客在那里拍照。我从不同角度,拍摄了一些照片留作纪念。(此照片2018年7月14日摄于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小天池是松花江之源,在长白山瀑布以北3公里处。小天池有两个:一个隐藏在幽静的岳桦树林中,海拔1780米,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由于视觉的差异,在群山中,这湖又显得太小。据小天池200米处,还有一圆形池,与它差不多大小,只是积水更浅,只有几米深。两湖一个碧蓝,一个赤黄,好像一对金银杯。所以人们又称“小天池”为“对杯湖”。我们手持雨伞,在湿滑的木栈道漫步。经过一座木桥时,听到从深谷中,传来“哗哗”水流声。低头一看,湍急的河水,猛烈地冲击河床。发出的轰鸣声,在山间回响,。河水流向山下,又被茂密的森林所掩住。(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中木栈道,走了大约4、500米,我们来到了“地下森林”景区。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给人一种神秘感。走了不到10分钟,雨停了。太阳透过枝叶的间隙,照在木栈道湿润的地面上,如同缕缕金线。鸟叫声,伴随着溪流声,奏出大山中美妙的旋律。在这天然氧吧中漫步,令人神清气爽。我看到林中,有的粗树底部,由于环境潮湿,长满的青苔,据介绍:长白山地下森林,位于“洞天瀑布”的北侧,是长白山海拔最低的景点。由于造山运动或大山活动,使整片森林沉入谷底。谷底南北长2500米—3000米,人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工。(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随着木栈道向森林深处延伸,我突然发现,路旁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东北虎”3个白色大字,并刻有老虎图案。心想:“在山中能看到老虎吗?”。我从展板中资料得到答案:东北虎分布于俄罗斯、长白山和朝鲜,现存数量稀少。长白山北景区尚未发现东北虎轨迹,也就是说,老虎不会在这一带出没。听工作人员讲:森林中的梅花鹿、野猪、黑熊等也会到溪边饮水。现在下雨,那些动物都躲在哪个山洞里避雨呢?这是动物们的秘密。参观完地下森林景区,已经是下午了,我们乘车回到景区山门处。(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次从长白山北坡景区登山,受气候条件影响,一路走来,几乎都是在雨中游览各景点。山上与山下,气候条件差别太大,跨越两个季节。“天池”特殊的地理环境,升腾的浓雾,遮挡了“天池”湖面真面目。虽说上山没有见到“天池”,留下了遗憾,但山下的独特魅力的风景,为此行留下了美好印象。包括从长春出发,途径“红旗村”、“雪山飞湖”两处景点,领略长白山的风土人情,增长了许多知识。这次在景区乘车前往北坡,距天池较近,节省了不少体力。回到宾馆后,导游通知我们:“明天早晨5点发车,去西坡景区。今晚早休息,养足精神,做好上山走1472个台阶的心里准备。”晚餐后,我们都在各自房间休息,调整状态,期待着明天在西坡景区与美好不期而遇。(此照片摄于2018年7月14日长白山北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