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迹文化游记10--高平铁佛寺

苏冀二泉映月

晋南行在看过了晋城市泽州县的大阳古镇后,我们赶往30多公里外的晋城高平县的铁佛寺景点。到那已是当天下午的近4点钟了,幸亏提前在网上预约了,还可以进铁佛寺游览。我们去时(今年4月份),参观铁佛寺是免费的,但要提前在网上高平铁佛寺旅游公众号上先预约;因寺庙面积不大,每天仅限定3000人进入。 高平铁佛寺,位于晋城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上西门街,铁佛寺巷)。我们进村后(在村口设有专门的停车场),村街的墙壁上就有铁佛寺的旅游介绍,在一街口就看到了铁佛寺大殿的后身。 还真没想到网红名气挺大的这个铁佛寺,就在这个村子的窄巷里。 拐过窄巷后,就看到了铁佛寺小小的院门;铁佛寺门前设有专门的排队查验通道(旁边是销售旅游用品的一排商业柜台),有村里保安值守,查验游客当天预约后准许进入铁佛寺的二维码。 就这样一座位于乡村农家院落中的普通小寺院,确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授予);且被网红的游戏软件《黑神话•悟空》选为了拍摄外景之一;并因2024年这款游戏软件的发行,高平铁佛寺迅速爆红。 高平是晋城属下的一个县级市,但辖区内确有22处国保级文物单位,这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高平铁佛寺,则被称为“冠绝天下,隐世瑰宝”的国保文物单位;这座占地不到九百平方米的小寺院,以其正殿里明代二十四诸天神造像(未修复过)的震撼视觉与精妙工艺而闻名并爆红。<div> 铁佛寺正殿现存的明代青石门墩题记有:“金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殿”,这印证了铁佛寺名称的由来与始建年代(金代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而其正殿金柱上留有的“大明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一日记开光了毕”的墨书题记,则佐证了铁佛寺正殿里的彩塑群像完成于明代嘉靖年间。</div> 进到铁佛寺的院子,里面占地面积确实不大(看介绍是不到900平方米),没有通常寺院里的高大佛殿;整个寺院,坐北向南,为一个单进的四合院。院落中轴线北端是正殿(释迦宝殿),南端为天王殿(我们去时未开放),正殿西侧有耳房,院内东西两侧,是两处禅房。看介绍:寺院现存这些主体建筑中,正殿(释迦宝殿)与天王殿为明代遗构,耳殿和禅室等附属建筑则呈现清代风格。其正殿悬山式屋顶、硕大斗拱与琉璃脊饰,彰显明代晋东南建筑的典型特征。<div> 寺院里不大的正殿门口,有两位保安在值守,这在一般寺院里不是很常见。询问得知:因为寺院的最主要精华部分就在这不大的正殿里,里面地方有限(不到一百平方米),需要有保安进行有序管理,定时定数进出的人数(据说高峰时游人进入正殿参观时间最多3分钟左右),并且兼做一些解说工作。<div> 铁佛寺院内东面的禅房,现为寺院的一个电子显示宣教室,里面循环播放铁佛寺的历史专题宣传片等。而门前有售卖文创产品柜台的西面禅房,现在是看护寺院人家值班居住的地方。 </div><div><br></div></div> 据介绍:铁佛寺,因曾有的金代铁佛而得名,曾经寺院规模远大于现在的模样;至明代嘉靖年间铁佛寺先是重修了正殿,并将原本供奉在殿中的铁佛,请入了新建的铁佛殿。其后几年,铁佛寺院规模达到顶峰;水陆殿等相继落成,寺院的厨房、僧舍一应俱全,甚至连围墙台阶都精心修筑。这里最重要的是,寺院请来了当地彩塑的高手王姓家族四人,历时五年精雕细琢,精心塑造了正殿里这一组诸天神彩塑群像,为这座古寺注入了灵魂。<div> 然而,历史沧桑巨变,铁佛寺经历了时代车轮的冲击;寺院古建筑相继毁损、占地面积缩小。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尊见证寺庙兴衰的铁佛,在大炼钢铁运动中被投入熔炉化成了铁水;到九十年代,又有不法之徒盗走了正殿里的彩塑头像等等;这些创伤,给这座古寺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div><div> 地处偏僻的铁佛寺,确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人遗忘的。但幸运的是,正殿里满堂的明代泥彩塑,在当地村民的悉心保护下留存了下来 。现在居住在铁佛寺西禅房的寺院值守人家,即是在解放后土改时,就住进了这个院子(东、西禅房,都归她家使用),开始守护这一堂明代彩塑,直至传到现在的母女二人(上图西禅房前售卖文创产品的)。</div><div> 山西文物宝贝多,尤其是在民间。高平铁佛寺的价值,从上图的三块石碑授予时间,可以看出:高平铁佛寺的文物与艺术价值,也是近些年才被发现认知的。据寺院保安介绍:在2000年前这里来人很少,2024年前寺院更是不对外开放,游人有知道要参观,需要经当地村主任同意(寺院正殿门锁钥匙就在主任那)。后来,到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偶然发现这座隐匿的古寺,2016年考察成果的公布,经过中国美院教授对铁佛寺珍贵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肯定及宣传,让铁佛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后来又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经过2024年《黑神话•悟空》游戏软件的发行,高平铁佛寺真正爆红成名。</div><div> </div> 走进铁佛寺的正殿,不大的殿堂里布满了佛教与诸天神的彩塑群像;这些堪称国内明代彩塑艺术的杰出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殿内共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和二十四诸天神等明代彩塑 27 尊(基本上占满了殿内面积的三分之二多) ;各尊菩萨与诸天神在殿堂内的具体分布,见下图。<div> 看介绍:铁佛寺正殿建筑面积不到90平方米,殿内仅有72平方米。在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殿堂里,却塑有30余尊彩色塑像且塑造的形体如此高大、排列如此紧密,这在其他同类型布局的寺庙真是不多见。为了保护这些珍的文物,铁佛寺正殿内设有护栏,护栏将游人与这些珍贵的彩色塑像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殿里留给游人的空间确实不大,因而游人一多,也就无法看仔细了。<br></div> 令人称奇的是铁佛寺独特的造像布局(见上图)。四大天王分立殿堂四角,南侧进门处杨戬(昭惠真君)与关羽(崇宁真君)的塑像,颇具晋东南地域特色。这种打破常规的排列方式,在全国寺观中独树一帜。在这里,佛、圣、神、人、鬼、妖、魔共聚一堂,庄严与荒诞并存,肃穆与诙谐交织,构建出一个奇幻的宗教艺术世界。 正殿中央,释迦牟尼佛像高居安坐在高高的须弥座上;在佛祖塑像两旁,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立像静静站立于莲花宝座之上;只是岁月无情,两尊菩萨的头部被不法之徒盗走、遗失,甚是可惜!由于殿内有护栏(只能在前面看),释迦牟尼佛像后身的水月观音与其周边的几尊天神塑像,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沉静而威严;身后的背光悬塑,金碧辉煌,上面流云飞凤、蟠龙穿插其间,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着佛国的神秘与庄严。同样可惜的是,听保安介绍:早先这尊释迦摩尼佛像的脸部与胸部,是做鎏金处理的;但后来也是因保护不善,被不法之徒刮掉窃走了。 而环绕铁佛寺正殿内四周这二十四尊诸天神塑像,才是铁佛寺的价值所在与网红之处。这些明代彩色塑像立于 一 米多高的砖台上,塑像皆高两米多,有男有女,有文有武。诸天神有的眼珠突出,仿佛洞察着世间的一切;有的头发倒竖,仿佛在宣泄着内心的愤怒;有的铠甲护身,威风凛凛,仿佛随时准备为守护佛法而战;有的袒膊赤足 ,则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洒脱。其每一道皱纹、每一个眼神、每一件兵器服饰等,也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各位尊神其夸张与生动的面部表情,堪称是绝无仅有。真的让人感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丰富想象力。他们用手中的泥土与颜料,塑造出了这些具有灵魂的艺术作品,让后人得以领略到明代佛教彩塑艺术的独特魅力。<div><br></div> 进门口西侧门神是崇宁天神(关公)塑像(上图),这是个中年武将形象,赤红的面部,胡须采用真实的毛发进行镶嵌,头顶卷翅金鏊,饰火焰纹头光,飘带绕肩腹而下,身着金甲胄,披长袍,腰系玉带,沙鱼尾护裆口,脚蹬云头履,身躯微倾,袖口后飘,充满动感。整尊彩塑神态庄严,挺身侍立。 进门西侧关公像旁边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没能拍照成;再者依次是阎魔罗王、散脂大将和大功德天王(见上图)。 这里,阎魔罗王的造像(上图左)双目圆睁,嘴巴裂开并露出牙齿,其凶悍并略带一丝戏谑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 而散脂大将的造像(上图左)则很特别,其额头上方有一个兽首配饰,满头红发竖立起来。双目圆睁,眼球周匝红色,嘴巴大张,似乎在发出威慑的怒吼声。 这一侧大功德天王(女性红衫形象)右侧的罗刹天王塑像,也是很引人注目(见上、下图)。 西侧的鬼子母天王与韦陀天王 看介绍:铁佛寺这些珍贵的明代彩色塑像作品,其艺术特征可概括为:<br> 以铁为骨:独创性采用铁丝铁线塑形,强化衣纹褶皱的立体感与动态张力;<br> 造型奇绝:诸位天神造像高过两米,或怒目圆睁、或袒胸赤足,突破传统佛教造像程式化束缚;<br> 色彩瑰丽:历经五百年仍保有朱砂、石绿等矿物颜料,金箔贴饰与悬塑背光形成“满壁风动”的视觉效果。 进门口东侧门神是昭惠天神(杨戬)塑像,这是个青年的武士形象,头戴晋贤冠,胸前有护甲,身穿华丽的铠甲,外罩布袍,两肩披帛环绕,身侧布带飘扬;战袍中间有腰结,脚蹬战靴,双脚分开站立,身体微微前倾,昂首挺胸;透露出英武儒雅的气质。 而东侧门神--昭惠天神旁边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这尊天神造像头戴化佛华冠,锁眉怒目,双目圆鼓,凝视前方;其面部表情极富表现力,双眼锁眉圆睁,还颇具嘲弄戏谑之情,如此传神表情的天王造像,真是很难见到的。<br> 南方增长天王整体塑像,身穿甲胄,腰挎宝剑,脚踩恶鬼,神态生动。<div> 其旁边左侧是娑竭罗龙王塑像,这尊天神塑像身着广袖长衫,下身长裙及地,裙裾下露云头履。裙裳质地柔软,表现出布料的华美质感。</div> 这尊娑竭罗龙王塑像,为中年王者形象,头戴天冠,长方椭圆脸,眉目周正但双目含威,叉手而立,神情静穆,慈祥中透露出几分威严。 而紧靠娑竭罗龙王左侧两位依次是--深沙大将(紧那罗王)和菩提树神(女性面孔,身着红色服饰的)。<div> 菩提树神此尊造像为中国后妃装扮,头顶精美发冠,面相方圆饱满,五官精致秀美,手持菩提树枝,身穿长裙,裙裳质地柔软;造像体态优雅,全身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具有独特的东方女性魅力。</div> 而深沙大将(紧那罗王)这尊天神塑像,则印象深刻,其塑像头戴窄小的帽盔,有复杂的配饰,两目圆睁,龇牙咧嘴,一副凶悍的模样。此塑像两手均残,躯体表面有不同程度脱落,但仍难掩初创时威猛雄姿。其上身肘部裸露出一截钢筋,此应是当年造像初创时的“筋骨”。 菩提树神左侧的是大自在天王;这尊天神塑像也是很有特点:面部表情呈狰狞忿怒相,锁眉怒目,大嘴阔张,獠牙露齿,环形耳珰饰连珠,头发如火焰冲天而立,发根处系一小头,上身袒露,腰系战裙,赤脚站立,体态威猛,有六臂,其中两臂上举,两臂向前,表情与动作极为夸张,细节处雕刻一丝不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后面几尊天神塑像的表情,同样是极度夸张与丰富。 铁佛寺正殿,整体是木质结构,悬山式屋顶,屋脊上是绿琉璃装饰,中央是“狮驼宝瓶”的造型,其下方刻有释迦宝殿字样,另一侧则刻有大明嘉靖年款。 高平铁佛寺,虽然看着很不起眼,但这座隐匿于农家宅院深处的古寺,不仅是明代彩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艺术最本真、最鲜活的模样;高手在民间,宝物藏村野。 看过铁佛寺后,又驱车顺路看了一个地处山区田野中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明寺,它是以在世珍稀的唐代遗风、宋代建筑(原构件)而著称。 高平崇明寺,原名狼谷寺,位于晋城高平市城东南1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崇明寺,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过。 崇明寺在200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比名气大的铁佛寺授予时间更早些。<br> 崇明寺座北面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由山门,中佛殿,后殿,钟鼓楼,瞭望楼,两庑及东西配殿等组成。 这个崇明寺最主要的看点是山门后面的中佛殿。中佛殿其实就是献殿(古时祭祀供奉陈列供品的场所),它位于寺院的中心,建筑在一个半米高的台基上,平面近似于个方形。上图<div> 听寺院文管员介绍:崇明寺的中佛殿,是中国仅存的几座留有唐朝建筑风格的宋代遗物古建筑(宋代原构造遗存),此与我们前面已经看过的平遥镇国寺里的万佛殿古建近似(只是始建年代稍晚些)。这个中佛殿建筑特点:全木头榫卯结构,大斗拱长屋檐,高的斗拱立柱比(斗拱高度比立柱高度还高)。只是原来的中佛殿,是没有现在的墙壁的(献殿本身,屋顶下除立柱外应是空的);但后来(也是解放后时间),为保护文物而垒起了四面墙,也是无奈的画蛇添足了。</div> 等崇明寺中佛殿后面是后殿(类似大雄宝殿),钟鼓楼,瞭望楼及东西配殿等,据文管员介绍:这些建筑,均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些是修复过的)。殿堂内原有的佛像,早已被毁坏了;现在看到的均是后来新建的。 佛殿屋顶上的古建木梁(有些是后来修复更换过) 佛殿屋脊上的琉璃脊饰与砖雕 这趟晋南自由行,看了几座山西有名古寺院里的古建筑与文物,学习了不少古建筑与文物方面的知识;为山西有众多精美珍贵的中国宝物而感到赞叹!有机会还得接着看山西的古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