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百字文第四季(19)——《未了的心愿》

紫罗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了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 假期中接到信阳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邀请,为五十余名班主任做家校共育能力提升的培训,这个任务对我来说既光荣又沉重,虽然在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些许所谓的经验,也在不同的地方做过交流,但终归是一些浅显的实践,如果在专家云集的高校做讲座,还是很稚嫩,有点班门弄斧了,不免有些惶惶不安。不过,喜欢接受挑战的我还是应邀前去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有一个未了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2000年6月,我在师范就读的最后一年,很多同学都准备结业测试了,如果每门课程都能过关,就可以顺利毕业,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而我和另一部分同学却在另一间教室里奋笔疾书、全力备战高考,以前以为读了师范院校就不能再参加高考,最后才知道,师范毕业同样有机会进一步深造,只不过走这条路的人很少很少,而我想在这条人烟稀少的路上探寻一番。</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在毕业季开启了备考模式,我们的身影几乎都留在了教室,室友说一天内很少在宿舍看到我。在艺术师范读书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不管老师和学生都很重视专业课程,专业课就是所谓的“主课”,而文化课却显得有些无关紧要,导致现在我都能很清晰地记得我的声乐老师、钢琴老师、舞蹈老师合唱老师的模样,而教我们文化课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开始模糊。高考可不管这些,文化课不过关,就没有参加专业面试的资格。于是,就恶补几年来落下的课程,把搁浅的英语、语文、数学书重新拿起来,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呢!只有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地啃。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的经历,终于,我们都顺利地走过了高考季,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录取通知书,我被信阳师范学院录取,那一刻,喜极而泣,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听到了回响。</p><p class="ql-block"> 最终,我还是被现实唤醒,因为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是最后可以分配的一批学生,如果被高等院校录取,就必须退回派遣证,就等于放弃工作。综合考量,在通知书和派遣证之间我还是选择了现实,把通知书退还给学校,就这样,我与信阳师范学院擦肩而过,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并没有错,只不过是我与高校无缘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也成了我以后未了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再次看到信阳师范学院的时候,那一段为之而奋斗的记忆又一次被唤起,虽然没能在理想的校园中继续深造,但那段为之努力的历程更显得弥足珍贵。这次的宣讲就好比和当年的自己再次相遇,无论何时,我都是以学子的姿态走进心目中的大学,让多年前的心愿听到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段云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8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