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前往温州宝藏旅行地江心屿游览,来到鸥江江畔远远望去,江心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瓯江之中。“瓯江浮玉,双塔擎空”,矗立于孤屿两端的东西双塔,勾勒出江心屿地标天际,鸥江涛声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双塔伫立,看尽千年潮起潮落;江风拂过,裹挟涛声漫上屿来。</p> <p class="ql-block"> 乘船渡江,登上江心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双塔。“航标灯影穿今古,诗岛钟声渡往来”,位于瓯江入海口的江心屿双塔,自宋代起至清光绪年间塔顶夜灯高照,为进出瓯江的船只指引方向,成为天然的航标。东塔始建于唐朝,历经岁月沧桑只剩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的榕树却为其增添了别样生机;西塔始建于北宋,为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飞檐翘角,每层均有拱状小佛龛,龛内石雕佛像精美。作为温州的重要标志,东西双塔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与感情认同,见证了温州的发展变迁。</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四大孤屿的江心屿,素有“鸥江蓬莱”的美誉,屿上古木葱茏,遍布亭台楼阁。沿屿边小路来到江心寺,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寺,位于屿中东西双塔之间,山门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来到宋文信国公祠,祠堂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祠内的文天祥彩绘塑像庄严肃穆,回廊四壁镶嵌《正气歌》等碑刻,那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作荡气回肠,让人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祠东首便是飞檐斗拱、大气庄严的浩然楼,浩然楼见证了文天祥的爱国之举,也承载着孟浩然的游历踪迹。站在楼上,凭栏远眺,瓯江风光尽收眼底,“江城如画”的匾额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眼前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西峰下谢公亭亭亭玉立,相传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当年观海处,后人建亭纪念他,亭中立有其线刻画像碑,他的《登江中孤屿》让江心屿火了上千年,成为历代文人心中的文化地标。不远处的澄鲜阁古朴典雅,因取自谢灵运诗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得名,成为传承和弘扬山水诗文化的重要载体,历代文人墨客前来瞻仰、题咏,留下大量诗词佳作,让江心屿“诗之岛”的人文气质跃然眼前。“樟榕抱月八百年,塔影横江刻宋年”,樟抱榕是游客游览江心屿必到打卡之处,两树合抱在一起已有800余年,被称作“爱情树”,是江心屿自然生态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成为温州旅游的重要名片。</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橙红色的余辉霞染鸥江,将最后一抹光影揉在粼粼波光里,深深浅浅的青石板上泛着点点光晕,恍惚置身在“瓯江蓬莱”梦幻时光中。“云散潮消处,孤屿枕江眠,半江诗画半江禅”,光影交错、涛声依旧,诗情画意的江心屿,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