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情结)炊事班

随缘赵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8年8月到1970年8月,原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和政教系毕业生集体在4647部队三学连接受两年部队锻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别看当年我们没有穿过军装,但是生活完全军事化,教导员、连、排长、司务长都是正规在编军人担任。那两年的生活终生难忘,成为一生中难忘的对军队对军人的特殊的崇拜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部队锻炼主要是种水稻劳动,也有队列常规训练,政治学习贯穿始终,偶尔也有射击训练,我们每人都有过实弹打靶的经历……另外夜间值班是常规,晨起军号起床,经常开会斗私批修确保在军队中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想说的是学生连炊事班。别看我们是学生连,但是炊事班和部队要求完全一样。当年我们连队200人左右,炊事班人员虽有更换,但一般维持在14人组成。 炊事班中有厨师、炊事员、给养员、还有饲养员。是学生连的后勤保障。炊事班的领导是正规部队派来的连队司务长和连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炊事班田班长是正规部队派来的,具体做事的班长是学生担任,男女班长都是政教系的,男班长翟明庆,负责统筹安排,女班长王国英她还兼炒菜掌大勺,他们的管理让全连都很满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给养员是原中文系的袁文楷,他的任务是,每日按照菜谱外出买菜,采购米、面、粮油以及酱油、醋、糖、盐等主副食材料;我们住宿在小早碾村,购物需要到西和營镇,他每天赶着牛车,随着起床号他就出发,大约上午九点多回到炊事班,此外他还得照料老牛,负责给牛安排草料。此外看到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饲养员除做一般炊事员的工作外,特殊的的任务是饲养猪,司务长买来一只小猪,主要由政教系的谢立荣负责喂养,其他人也帮助送猪食,因为炊事班和猪舍相隔大约300米。猪后来养到了二百多斤,过节时杀了供全连食用,改善了学生连的生活。后来又喂养了一只,也养大了。炊事班同学们对猪有感情,有几个人就是不吃自己养的猪炒的菜。但全连人吃得都很高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文系的高广来负责烧火,当年烧火做饭可不简单,他的脸上身上被煤烟熏得总是黑黝黝的,广来是忠厚老实人,他从没有过怨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他炊事员分工就不细了。中饭、晚饭切菜是大任务:案板很大,四至五个人可以同时切菜。记忆最深的是切萝卜。司务长教我们先把萝卜切成薄片,然后切成细丝,切时左手扶稳萝卜,中指第二关节抵住右手的刀,刀自然上下移动。开始大家切得很慢,几天后悟出玄机,萝卜丝切得又匀又细。炊事班中学习并掌握刀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达到刀工的要求,是大家的共同追求。 切菜工悟出做什么事都要学习实践,再也不能轻视简单劳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炊事班还有很多杂事,比如一日三餐挑井水,护理菜窖,从菜窖抬菜到炊事班,全连同学吃完饭后清理锅灶打扫卫生等等。就像人们常说的“家务活是永远干不完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炊事班也有休息,但必须分批休息,确保全连正常吃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学生连伙食标准和部队士兵一样,每月13.5元钱,45斤粮食,比当时农民的生活好得多。吃的粮食是白面、大米、小米,有肉吃,有蔬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生活的小早碾村,每天群众是“吃馍糕,喝糊糊”,一般都是沗子面,很少见到精米白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连初建时,有的同学盛饭时总要多要一些,留下一些饭给住宿家的小孩子。司务长发现后马上招开全连大会,制止了这种“好心”。司务长说:“我们的粮食是有定量的,平时不节约,等到农忙劳动繁重时,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司务长考虑问题全面,后来这种现象就不再出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学生连战士友爱互助。严冬时节,炊事班有个女同学发烧几天不退。司务长叫袁文楷送她到西合營部队卫生室。后来女同学说:“感谢老袁的细心照顾,老袁的安慰减少了我的痛苦。”当年牛车很起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连秉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部队传统,军队教育影响着我们,使我们终生不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进入炊事班的士兵需满足政治素质过硬、身体素质良好、烹饪技能熟练、心理素质稳定及团队协作能力强等综合条件‌,具体选拔标准包括体能考核、技能测试和政治审查。‌‌但当年学生连炊事班时好像没有这些考核。至今曾是学生连的我们始终忘不了那两年的部队生活,因为部队生活和老百姓的生活不一样,处处都有高标准严要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8月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