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习感悟:在传承中铸魂,于实践中育人 </p><p class="ql-block"> ——和合书院六天六夜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一、党性洗礼:唤醒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拥有14年党龄的党员,此次党课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课程以沉浸式教学方式,带领我们回望近代中国的苦难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350万共产党员的壮烈牺牲,换来今日的和平与繁荣,让我深刻体会到“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信仰。 </p><p class="ql-block"> “活到老,学到老”——党课让我明白,党性修养永无止境。作为党员教师,我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在教育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让下一代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唯有知行合一,方能不负使命。 </p><p class="ql-block"> 二、新八德教育:扎根铸魂的育人智慧。</p><p class="ql-block"> 王起顺老师历时22年研发的《新八德教育体系》,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致良知”,即唤醒人性本善的力量。这套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相融合,以“孝亲、尊师、友人、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循规”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育人框架。 </p><p class="ql-block"> “六步教法”循序渐进,从认知到践行,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塑造。</p><p class="ql-block"> 例如: “孝亲” 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培养感恩之心的起点; </p><p class="ql-block"> “救失”强调在错误中成长,而非简单惩戒; </p><p class="ql-block"> “守法”与 “循规”则让学生从小树立规则意识,为未来公民素养奠基。 </p><p class="ql-block"> 新八德教育的核心,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而非仅仅追求分数。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光,并在生活中践行善念。</p><p class="ql-block"> 三、知行合一: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也曾陷入“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把教学等同于知识的搬运。而此次学习让我深刻反思: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也是新八德教育的核心理念。它告诉我: </p><p class="ql-block">- 知识若不能转化为行动,便是空谈; </p><p class="ql-block">- 德育若不能融入生活,便是形式。 </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计划在班级管理中落实新八德“四德治、一法治、三自治”的实践模式,例如: </p><p class="ql-block">- 设立“每日孝亲行动”,让学生记录为父母做的小事; </p><p class="ql-block">- 开展“长善反思会”,鼓励学生分享善行与成长; </p><p class="ql-block">- 通过“法治班会”,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则,培养责任感。 </p><p class="ql-block"> 结语: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唤醒</p><p class="ql-block"> 六天的学习,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重塑了我的教育观。“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仍需不断精进;“知行合一,致良知”,唯有将所学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生命。 </p><p class="ql-block"> 未来,我愿以新八德教育为指引,在班级中播下品格的种子,让教育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成为点亮心灵的明灯。正如王起顺老师所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孩子学会做人,而不仅仅是做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