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2日那天早上,大雨来得很突然,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间大雨伴着雷声倾盆而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坏了!”</span>正在帮母亲整理房间的我,一下紧张起来,母亲去送“垃圾”走了大概不到二十分钟,应该正在路上。我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儿,拿起雨伞冲出了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是推着轮椅的,轮椅座上放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着她平时散步时偶尔碰见的被别人遗弃又被她当作宝贝捡了回来、慢慢积攒下来的塑料瓶和纸壳子。估摸着她走出去应该没多远,但我急匆匆走了一阵儿却始终没看见她的身影。我着急起来,各种猜想不断在心里上下翻腾:她正在某个房檐下躲雨?已经到了废品站?是不是已淋湿了全身?会不会因为路滑摔倒在某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这样胡思乱想着,匆匆的脚步溅起乱纷纷的雨水,皮凉鞋已成了水鞋,但哪顾得了这些,我只想快点赶上母亲,为她撑起手中的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去送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纸板和塑料瓶易拉罐,是</span>我帮她整理房间时扔到外面准备丢弃的我眼中的“垃圾”,但执拗的母亲再次坚定地拦住了我。她一大早装好这些“宝贝”,用一根绳子固定在轮椅上,然后看了我一眼,想说什么却最终没说出口。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想让我和她一起把它们送到废品回收站,但她又知道我一向反对她捡垃圾,无数次“批评”她,所以她咽下了想说的话,一个人推着轮椅走了。看着母亲的背影,我的心忽然像被针扎了一下,帮她吧,岂不纵容了她捡垃圾的行为,什么时候她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不帮吧,真怕她身体吃不消,犹豫着,最后还是狠下心看着她慢慢走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顺着雨伞流下一股一股的小溪,我愈发担心起来。我知道母亲一段路程后会拐进右边一个路口,我一边向前方眺望着,一边注意着右边的路口,生怕错过。偏偏越着急越出错,走了很长一段,当明显感觉到走过了,我立即折返,往回走了一段后才找到了那个路口。拐进路口我急切地向前望去,仍然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我有点怀疑起来,难道母亲今天换了一条线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雨没有丝毫的收敛,天啊!如果母亲一直走在雨中,现在该淋成什么样了?时间不容我多想,我沿着脚下坑洼不平有积水的路,大步流星奔向废品收购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看见那扇大门了,我两步并作一步跑去。进得门,母亲不在,只有那个收废品的中年妇女坐在一把椅子上。我着急地问:“你看见一个推轮椅的老太太了吗?”她笑答“走了”,“什么?她没在这躲躲雨吗?这么大的雨就走了?你也没劝她留下来躲雨吗?走多久了?朝哪边走了?”我语无伦次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年妇女给我指了指门口宽阔的主干道,哦,我知道了。我沿马路快速朝回去的方向追上去,眼睛一直盯着前方,盼着母亲快点出现在我的视野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终于看到母亲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她推着轮椅,在大雨中踽踽独行,头发和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几乎全白的头发紧紧贴着头顶,一身衣服紧紧贴着身体,从头到脚湿漉漉的,如失足掉进海里刚刚爬上岸一般狼狈。我快跑几步追上她,立刻把伞举到她的头顶。看着她的狼狈相,我心疼如刀割又恨到咬牙。我冲她大吼:“这么大的雨怎么不躲躲?你不怕感冒发烧吗?看看淋成啥样了?不让你捡垃圾嘴都说破了,你也一次次答应再不捡了,可是说一套做一套,万一又摔一跤怎么办?你还要不要命了!忘了你是怎么坐上轮椅的了吗?给你打几次电话为什么不接?”我发出一连串的“质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沉默着,仿佛没有力气解释和争辩什么,只低声说了句:“下雨不好走,我推着轮椅不方便掏手机。”瞬间,泪水夺眶而出,混合着雨水顺着我的脸颊流淌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已满八十八周岁,和她那个时代所有的妇女一样,尝尽生活的苦难,勤俭持家成了她一生的习惯。旧衣服舍不得扔,剩饭菜舍不得倒是常态,自从有了拾荒这个“职业”,她便也成了这支“生力军”中的一员。出门不管到哪儿,她的眼睛总是盯着垃圾桶,翻找一番后也总是收获颇丰,屁颠屁颠把那些她视若至宝的纸箱、瓶瓶罐罐拎回家,日子一长,家里的一角便成了垃圾场。家人都十分反感,劝她放弃此举,她对我们的话却置若罔闻,该干嘛干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退休后,母亲跟我来到成都,为了断绝她捡垃圾的念头,我跟她“约法三章”,如果还捡就送她回去。她连连答应“不捡了再也不捡了”。安稳了一段时间,后来经不住其他老太太热火朝天翻垃圾桶的诱惑,终于又开始重操旧业,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偷偷摸摸逐渐发展到后来的理直气壮堂而皇之,我几经劝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却是油盐不进,一条道走到黑。我在心里无奈地长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家里的条件根本用不着她干这个,母亲并不缺钱,一直生活无忧,我知道,她对拾荒的热爱跟钱没有关系。她也有亲人陪伴,从未情感缺失,没有理由通过拾荒填补情感空缺。也许,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给予了她“物尽其用”的思维定式和可怜的心胸格局,视丢弃物品为“浪费”,她对人生的理解过度狭隘,和现在年轻人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想想,我又何尝不是呢?只是跟母亲有程度上的区别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终其一生无法改变。母亲大雨送废品的一幕,让我再次确信,她绝不可能改变。我默默在心里说: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份耐心和陪伴吧,唯愿她在所剩不多的时光里,健康平安,感受到更温暖的亲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