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昨天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上有一股“学习热”,即没有围墙的大学~“自学考试”。当时,我在黑龙江省地矿局劳动人事处工作,除日常业务工作外,还经常涉及到请示、报告、总结等“上呈下达”文字起草内容,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学校里,当时由于受到特殊年代的影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自学考试”形式灵活多样,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当时,我和局机关的许多同事都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p> <p class="ql-block">  “自学考试”学习是一条艰辛和幸福交织的路。国家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求很严格,边学习,边淘汰,我是上了“贼船”下不去了。那个年代,局机关职工住房比较困难,家里居住的是一间十多平米的房子,两家合用一个小厨房。为了不影响爱人和孩子休息,每天晚上十点左右,待邻居在厨房洗刷完毕回到房间后,我在厨房开始了自学。为了给自己提精神,每次都会沏上浓浓一大杯茶水,有时候喝得反胃直想吐,实在困倦了直接将头伸到水池子里用自来水冲洗几下,基本上都是午夜后入睡。那段日子形成一个习惯,无论去什么地方,手里都拎着一个黑色人造革包,里面装着学习的书籍及辅导资料,利用空闲时间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家里与局办公楼离得很近,每逢双休日我就到局里的办公室学习,直至晚上办公楼里响起关门的铃声才离开。记得有一次参加单科考试,考场设在哈尔滨三中,上午考完一科,下午还有一科考试,家里离学校考场较远,我和局宣传处的吴永成同志(后来调入中国地质报社工作),利用午间休息来到哈尔滨三中附近的八区体育场,当时气温较凉,风又大,我俩找到位于体育场里面的烈士纪念碑,选个避风的地方,俩人背靠着背坐在台阶上,临阵磨枪,嘴里一边啃着凉烧饼,一边相互提问着考试答题内容,好比一对“难兄难弟”,此情此景至今难以忘却。</p> <p class="ql-block">  一分努力一分回报,二年时间里,“自学考试”共计十二门课程,每科成绩基本上都能顺利过关,分数都在70分以上,其中《形式逻辑》84分,《政治经济学》89分。当拿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毕业文凭时,自己感慨万千……。回顾那段日子,有压力,也有辛酸,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时至今日,老伴还有时拿话调侃我“怎么又累了?“自学考试”学习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来?看来是落下病根了!”。通过“自学考试”学习,相应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以后的实际工作也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后期通过在职函授学习,又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p> <p class="ql-block">  光阴流转,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四十年过去了。回顾“自学考试”那段日子,仍然记忆犹新,它对我而言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那么简单,“自学考试”不仅充实了自己,锻炼了毅力,也让我的人生变得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