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网讯,梦开始的地方</b><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网讯是指工商银行内部资讯信息平台,是集团内信息发布,知识共享,交流学习的内部网络平台,是工商银行企业文化园地。布局类似纸媒体时代报刊的模式,栏目设置有行领导声讯,行业新闻,业务信息发布,文明创建,学习园地,感悟心语,才艺展台等等。网讯设有两个层级,总行级和省分行级,所用稿件均来自行内部室及所辖支行员工,也有文学爱好,书法绘画特长,摄影爱好的员工向其投稿。网讯一般由各级行办公室负责管理和考核,为提高网讯稿件质量和提升员工写作能力,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办公室不定期邀请行内外专家为员工开展公文写作培训,组织行内员工互相交流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稿件采用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从入行就在基层行业务岗位上工作,人到中年却意外转岗到了支行(专门办理银行卡业务的支行)综合岗位,多年积累的业务技能在该岗位毫无用处,一切从零开始。因为机构和人员精简,支行实行扁平化管理,取消职能部室,只设综合岗位。但综合岗位的工作内容却包含了原办公室、人事、纪检、工会等所有与银行卡业务不沾边的事。没有交接,没有传帮带,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地开始了我的综合岗工作。但原办公室的工作特色仍延续下来,要学会写公文。刚入行时练的基本功是打算盘、记账、做报表,记交易代码等,现如今除了要练习打字还得学写公文。渡过了一段手忙脚乱的日子后,发现打字通过日常练习可以越来越快,写公文也有模板可以借鉴和参考,只要留心收集日常相关工作资料,写起来也不难,算是能应付工作了。正暗自窃喜我又练就了一项工作技能,以后无论前、中、后台的岗位,再没有难得到我的工作了。一日支行主要领导开完行务会回来传达会议精神:分行给各支行下达了网讯任务,任务完不成扣减主要领导绩效工资,这项工作就交由综合岗位负责。网讯是什么?在哪里搞任务?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想到网讯任务完不成要扣领导绩效工资,顿觉问题严重,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好在我的分管领导是个文学爱好者,写作能力强,已有多篇专业文章在金融类期刊发表,也是写网讯的高手。我像抓到救命稻草般赶紧虚心请教这位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从在哪里阅读网讯,怎样学习写网讯,怎样借鉴兄弟行同类型(银行卡专业)网讯,怎样将公文类材料转化成网讯稿件,怎样为稿件起标题等等耐心向我传授经验。在初步掌握写网讯的技巧后我便在要扣领导工资的压力下开始编网讯了,白天工作繁杂就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写,把诸如年度计划、业务分析、专业考核通报、工作总结等等统统都拿来改编,绞尽脑汁想个醒目又合适的标题。当第一篇网讯被省行采用后心情自然开心,但一想到任务有几十篇,不敢懈怠埋头又开始编写,现有素材都编完了网讯任务还差一大截。报告领导我写作能力有限任务怕是完不成!领导当即号召所有有才艺的员工都来投稿,诗歌、散文、书法、摄影等都可以作为网讯稿件,如被总、省网讯栏目采用分别给予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看到同事有诗歌、散文、摄影等作品陆续被网讯采用,有的摄影作品甚至被总行网讯采用,我便羡慕起他们的才艺。但我的网讯主要题材还是围绕业务工作,除了现有公文转化,有时也写参加外出营销的活动纪实,为所辖支行开展银行卡业务培训情况,银行卡产品宣传效果等,甚至将客户投诉内容及处理办法写成案例分析等,只要能反映工作动态的都作为网讯素材来写,不知不觉拓宽了写网讯的思路和渠道,也逐步养成类似新闻眼的习惯,只要发现能写的工作亮点随时收集资料和素材备用。一次我将分行办公室一篇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文章结合《读者文摘》里关于雷曼兄弟破产细节写了篇工作感悟被省行同名栏目采用,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原来我也可以像同事一样拥有自己的才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网讯任务连续两年都超额完成任务,我也应分行办公室要求写了一篇名为《无知无畏写网讯》网讯经验交流材料,并在分行组织的面向所辖支行从事综合岗人员及具有写作潜能的员工开展“如何写好网讯”培训交流,并将交流材料发送全行。不久工会负责人问我能否写篇关于女性的三八主题征文,说是总行开展的三八活动,题材自己定。作为行里女职工参加工会活动是责无旁贷的,但要我写其他题材的征文还没能力呀。我只有拿出无知无畏写网讯的心态写了篇散文《幸福如影相随》发给工会算是交差。该文不久被总行网讯采用,我看着在总行才艺展台栏目发表的文章,发现还有不少同事评论点赞和留言,这些同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行员工。高兴之余不免感慨,只要抱有一颗真诚真实的心态,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表达一种情绪是能引起共鸣的,这也算找到了另一种写作路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几年后,教我学写网讯的分管领导在领导岗位上几经轮岗后调到分行部室任职,并担任分行写作小组组长,我成了写作小组成员。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写作水平,组长请来了区作协主席,利用晚上时间为小组成员授课,在这之前组长要我们把自认为写得最好的文章打印一份,课后请作协主席点评,我没有多的纯文学类作品,只有一篇总行采用的散文自觉算拿得出手。作协主席很尊重我们这些班后还来学习的“文学爱好者”,所以就先看了我们的文章,并逐一进行了点评。接下来作协主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入浅出地讲了写作方法和技巧,当他随手拿起手中的茶杯作比喻时,我的思路豁然打开,哦!原来文章应该这样写,那感觉犹如一扇文学大门虚掩出来一条小小的缝隙,让我看见写作不再局限于公文,不再局限于作文式的表达。作协主席如何点评我的文章倒不记得了,但那种瞬间感知至今仍记忆犹新。从此,写作可以不再是艰难地,可以不再是工作中的任务,它可以作为一个特长爱好去延伸去扩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退休了,写作组长也退休了。退休后的组长在区作协担任了职务,但仍不忘培养我这个曾经的小组成员。去年冬天,区作协联合我行邀请中国作协会员开展文学讲坛,组长通知我去参加。其讲题《探索散文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中提到“散文是写我,小说是我写”的观念,将散文与小说体裁不同之处生动区别开来,简明而形象的比喻让我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了不同的写作类型,拓宽了我对文学认知和视野,跳出为我自己写、写我自己的舒适圈,尝试走出小我,无我存在地去创作作品。我边听边想写小说是不是更有趣呢,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创作小说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后,我便开始主动写作,大着胆子向金融系统公众号投稿,稿件体裁依旧是散文类的,基本围绕小我而写,从拟标题到文章构思布局最终形成文字,自己校对到最终发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但仍乐此不疲。稿件采用对我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多写多练依然是我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沿着网讯路走来的文学小白如今能在纯文学类的公号上发表作品,既提升了文笔又丰富了退休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静下心来思考,我作为一名没有受过文学基础训练的金融从业者,能从工作中获取写作技能并成为我退休后的兴趣爱好,首先应感谢工行这个大平台。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机构变迁,工行一直努力为员工创造学习机会,利用内网平台为员工搭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展示才艺的地方。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除具备专业技能外,还有各种才艺傍身,诸如作协会员、美协会员、摄协会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作品或出版或获奖,可谓是人才济济。我得益于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出我的写作潜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生专注一样事。我出了校门就入工行工作直至退休,三十七载春秋我忠实于我的行,忠实于我不同的岗位,见证了银行体制改革和发展,几代金融人也随之浮浮沉沉,表面光鲜的金融人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各时期发生的人和事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细细琢磨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金融人写金融事,前半生做金融,后半生写金融,等我有能力写小说时一定写个金融故事,这也许是个梦,但万一实现了呢!</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闵 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邹 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监制:王 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