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脉的东南边缘,距离敦煌市区约50公里处,有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展示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以其壮丽的沙丘和独特的月牙形泉眼而闻名于世。它就是敦煌著名八景之一的鸣沙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 七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上午参观莫高窟,下午便去敦煌地质公园,游览鸣沙山月牙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p><p class="ql-block"> 到达景区游客中心,这里游客如云。大批游客正在通过几个检票口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景区,鸣月广场的牌坊格外引人注目,仿唐宋古建筑,整体成“八卦”形,正面上方是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鸣沙山月牙泉”匾额,牌坊正中立柱和背面,有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知名人士汪济夫先生题写的诗句和牌匾。</p><p class="ql-block"> 穿过广场的牌坊,踏过一片开阔平坦的沙漠,前面就是连绵的沙丘。只见沙丘上下游人如织,三步一“女神”,五步一“飞天”,旅拍古装照的游客随处可见,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沙漠,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感到既惊奇又兴奋,深深被眼前广袤雄浑的大漠所震撼,脑海里自然就联想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诗句。难怪千年前的王维使至塞外,写下令人如此震撼、流芳千古的壮美诗篇。</p><p class="ql-block"> 看着游客骑着骆驼,行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晃晃悠悠的行走在沙丘脊线上,仿佛有一种丝路再次繁华的景象。遥想千年前张骞就是从这里走过,将华夏文明传入西域,从此,便有了这样的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 在沙漠中,看见很多游客都穿着各色的防沙鞋套,我却脱下鞋子,只想感受一下沙漠的质感和历史的遗迹,它不同于河滩和大海边的沙粒,沙漠中的沙粒细腻而且柔软,感觉双足的下陷和趾间穿插的细沙,拔足有点沉重感,也许是这沙漠中蕴藏的历史很厚重吧。</p><p class="ql-block"> 踏入这片沙漠,连绵起伏的沙丘似金色的海洋,在阳光倾洒下熠熠生辉,每一粒沙子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微风轻轻吹拂,那细腻的沙粒宛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一曲沙沙作响的乐章,似乎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晚上八点多钟依旧披着落日余晖,天边燃烧的晚霞迟迟不愿退场,将连绵的沙丘浸染成深浅不一的琥珀色。</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鸣沙山,挤满了爬山的人,大家排着队往沙梁上爬,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长绳子。有人柱着棍子慢慢移,有人互相拉着手往上拉,儿童天真的笑声在沙漠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我爬上沙梁,极目远眺,天地间唯有这浩瀚无垠的沙海,那壮阔的景象令人心潮澎湃,顿感自己的渺小与大自然的雄浑伟大。红彤彤的夕阳把沙漠染成了金红色,宛如一幅巨大的、气势磅礴的立体长卷,让人震撼不已。</p><p class="ql-block"> 山脚下,月牙泉犹如一颗澄澈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黄沙之中。清泉碧水,波光粼粼,芦苇在水中摇曳,与周围金黄的沙丘相映成趣,美得动人心魄。历经岁月沧桑,好像沙漠中的守护者,演绎着“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传奇,成为世间独一无二的绝美画卷,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在山梁上,默默地看着夕阳一寸一寸地下沉,直到消失在视线中。一天奔波的疲惫,爬山时的踉跄,经过晚霞的抚慰,此刻,都化作了心底珍贵的感动。与沙梁上的游客,共享这独属于我们的、转瞬即逝的壮阔黄昏。</p><p class="ql-block"> 从山上下来,漫步于月牙泉边的栈道上,暮色中的月牙泉,泉水清亮得像面镜子,蓝天白云和沙山全映在里头。微风一吹,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倒影也随之摇曳生姿,美到了极至。有道是:“鸣沙山下隐灵泉,半月澄波映碧天。风掠荒丘浮碎玉,云移古渡泛轻烟。”</p><p class="ql-block"> 传说,原来敦煌这里没有鸣沙山和月牙泉,只是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农历四月十八浴佛节这天,人们正在雷音寺烧香拜佛,当佛事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这时来了一位外道,要与方丈斗法比高低。</p><p class="ql-block"> 外道挥剑作法,瞬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只有寺庙前那碗圣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外道又使法术往碗里填沙,但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的周围形成一沙山,碗里的圣水仍然还在。外道离去后,这碗圣水半边倾斜形成一弯清泉。</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沙山,就是现在的鸣沙山;一弯清泉,便是今天的月牙泉。</p><p class="ql-block">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月牙泉因外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千百年来,二者形成了浩瀚沙海中的奇妙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星星闪烁。鸣沙山上,一面600平方米的巨幅国旗,在众人的托举下缓缓升起,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会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近万名游客齐聚在鸣沙山上、月牙泉畔,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我们坐在沙坡上,任凭月牙泉倒映的星子坠入眼瞳,期待演唱会开始,增添快乐的因子。</p><p class="ql-block"> 随着音乐响起,《七里香》、《梦驼铃》、《奢香夫人》、《西海情歌》等备受大家喜爱的歌曲接连登场,点燃了现场游客的浪漫与激情。伴随着音乐节奏,游客们挥舞着荧光棒和手机电筒,满山星光熠熠,蔚为壮观,犹如繁星般璀璨闪耀,将鸣沙山装点得如梦似幻。</p><p class="ql-block"> 接着,伴随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和激情四溢的光影秀展示,把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会推向了高潮,游客们的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俨然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尽情享受大西北独特的浪漫,与音乐完美融合的无限魅力。</p><p class="ql-block"> 演唱会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曲中落下帷幕,满山的游客群情振奋,伴随着旋律齐声歌唱,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p><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月牙泉,与星空演唱会的相互交织,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与现代浪漫音乐的完美融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跨越山海,来这里追逐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千年沙岭云彩游,片片新月镜中舟。万人星空演唱会结束,夜幕下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更加迷人,灯火璀璨,五彩缤纷,霓虹闪烁,美轮美奂,宛如绚丽的画卷,让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驼铃声声已成历史回响,脚步深深走过千年时光。夜色里,回望这片被风沙雕琢,岁月滋养的连绵沙丘,我终于读懂了它蕴藏的内涵——鸣沙山下,沉淀着岁月的流沙,它以沙为笔,绘就时光长卷;月牙泉边,流淌着历史的清泉,它以水为墨,浸染千年文脉。此刻,都化作我心底永恒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我们踏沙而来,寻泉而至。那夕阳染红的鸣沙山,星河坠入的月牙泉,早已刻进生命的年轮。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纵有千言万语,唯有一句珍重:愿敦煌这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永远绽放绚丽的光芒和无限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