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育心,护航青春——记高三六班班主任 田方老师

绥滨一中nana

<p class="ql-block">  六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也见证着一场青春战役的落幕。当高三六班的录取通知书如雪片般飞来,40名考生中2人过特招线,31人被本科院校录取的消息传来时,班主任田方老师眼角泛起了泪光,这泪水里,有欣慰,有不舍,更有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沉淀。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田老师以爱为舟、以智为帆、以行为桨,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用行动诠释着一位教育者最朴素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高三的教室里,空气似乎永远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面对高压下的学生,田老师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灵守护者。每天清晨五点多,天刚蒙蒙亮,她的身影就已出现在教学楼前,比最早到校的学生还要早。走进教室,她不急于催促读书,而是静静观察每个孩子的状态:那个总是坐第一排的女孩今天眼神涣散,恐怕是昨晚没睡好;后排那个男孩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橡皮,许是又在为模考成绩焦虑。这些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模考后,班里的尖子生因为一次意外失利,成绩下滑了近百分,整日趴在桌上沉默不语,课本上写满了“我不行了”的字迹。田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没有简单地说教,而是拉着同学走到操场,陪着他一圈圈地散步。“你还记1000米体育考试,你坚持跑完的样子吗?最后100米明明体力不支,却咬着牙冲到了终点。”田老师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量,“高考就像那场长跑,一时的落后不代表终点,调整呼吸,找准节奏,照样能冲刺。”那天的谈话持续了整整两节课,从学习方法到心态调整,田老师一点点帮他梳理。回到办公室后,她又熬夜为同学制定了专属复习计划,将薄弱科目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天陪着他打卡完成。渐渐地,他眼里的光又亮了起来,高考时顺利考入了心仪的重点大学。</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倾诉的出口,田老师在教室角落设立了一个“心灵驿站”信箱。每天放学后,她都会仔细阅读每一封来信,无论多晚,都会认真回复。有孩子写道:“老师,我总担心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她回复:“你的努力本身就是最好的答卷”;有孩子困惑:“和同桌竞争太激烈,心里既焦虑又愧疚”,她回信:“真正的对手是昨天的自己,并肩前行才能走得更远”。那些深夜里写下的文字,像一颗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孩子们心中漾起温暖的涟漪,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心理港湾。</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上,田老师从不墨守成规,总能想出各种“金点子”让课堂活起来。她深知,高三的学习不应是枯燥的重复,而要在高效中找到乐趣。她将晦涩的数学公式融入生活案例,用超市购物讲解抽象函数,用路线规划讲解几何。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视化,她自学了多媒体制作,把抽象问题直观化,课堂上常常响起轻松的笑声。</p><p class="ql-block"> 班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田老师便推行“分层辅导”模式。自习课上,她总能精准地找到需要帮助的学生:给基础薄弱的孩子从课本例题讲起,一遍遍演示解题步骤;和成绩优异的学生探讨难题,引导他们突破思维瓶颈。有个女生,数学总是在30多分,一度想放弃。田老师每天利用自习课、课间休息,把数学公式让她随时记忆。三个月后,这位女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了40多分,高考时顺利过了特招线。“田老师从不说‘你怎么这么笨’,她只会说‘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这位女生在给老师的感谢信里写道。</p><p class="ql-block"> 田老师常说:“教育不是孤军奋战,家校合力才能给孩子最坚实的支撑。”她格外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不仅通报学生情况,更会分享实用的教育方法:如何帮孩子缓解压力,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甚至细致到“睡前别问学习,递杯热牛奶更有用”。她还搭建了班级微信群,每天分享孩子们的学习瞬间,哪个孩子今天主动回答问题了,哪个小组合作完成了难题,配上照片和文字,让家长即使忙于工作,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班里有位同学曾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学习主动性很差。田老师多次给这位同学的父母打电话,起初对方总说“太忙,管不了”。田老师没有放弃,她拍下这位同学在课堂上走神的样子,也记录下他偷偷帮同学修桌椅的瞬间,一条条发给家长:“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满足,而是让他知道有人在期待他进步。”终于,家长被打动了,父亲特意调回本地工作,陪伴孩子。渐渐地,这位同学的眼神变得专注,成绩也稳步提升,高考时成功考上了专科院校。 </p> <p class="ql-block">  田老师就是这样,用爱心温暖心灵,用智慧点亮前程,带领一届届学子跨越高考的难关,成为教育战线上那道最温暖也最坚定的光。她常说:“高三不是黑暗的隧道,而是黎明前的星光,我要做那个陪孩子们数星星的人,直到他们看到属于自己的太阳。”这朴素的话语,正是她以心育心、护航青春的最好注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