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录话五条

摩登姥爷

宋代叶梦得 著《避暑录话》【䛡,话的异体字】<div>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苏州长洲人。宋代词人。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br>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南宋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div> 《避暑录话》由北宋末年叶梦得所撰,二卷,250条。本书多记北宋时期的朝野杂事,考证经史、地理、诗文、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也较多。由于作者学识渊博,藏书丰富,通悉古今,故所考辨的诸问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历来为文史学者所重视。但因作者在北宋末与蔡京(奸臣)有一定瓜葛,故书中所论,亦有未尽公允之处。所记宋代轶事,亦有不少珍闻,如记平山堂的景观、南北宋之际的社会动乱等,均较为翔实。 一,裴晋公(裴度,唐代名臣)诗云:<br>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br>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br>公为此诗必自以为得志,然吾(作者叶梦得)山居七年,享此多矣。今岁新茶适佳。夏初作小池,导安乐泉注之,得常熟破山重台白莲植其间,叶已覆水。虽无淙潺之声,然亦澄澈可喜。此晋公之所诵咏,而吾得之,可不为幸乎? 二,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馀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余绍圣初始登第,尝以六七月之间馆于此堂者几月。是岁大暑,环堂左右,老木参天,后有竹千馀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苏子瞻诗所谓“稚节可专车”是也。寺有一僧,年八十馀,及见公,犹能道公时事甚详。迩来几四十年,念之犹在目。今余小池植莲虽不多,来岁花开,当与山中一二客修此故事。 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 扬州邵伯古镇荷花 三,苏子瞻在黄州作蜜酒,不甚佳,饮者辄暴下(拉肚子),蜜水腐败者尔。尝一试之,后不复作。在惠州作桂酒,尝问其二子迈、过,云亦一试之而止,大抵气味似屠苏酒。二子语及,亦自抚掌大笑。二方未必不佳,但公性不耐事,不能尽如其节度,姑为好事借以为诗,故世喜其名。<div>要之,酒非曲蘗,何可以他物为之?若不类酒,孰若以蜜渍木瓜楂橙等为之,自可口,不必似酒也。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快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况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安知其为美酒?但土俗所尚,今欲因其名以求美亦过矣。</div> 四,今岁热甚,闻道路城市间多昏仆而死者,此皆虚人、劳人,或饥饱失节,或素有疾,一为暑气所中,不得泄,则关窍皆窒,非暑气使然,气闭塞而死也。产妇、婴儿尤甚。古方治暑无他法,但用辛甘发散疏导,心气与水流行,则无能害之矣。因记崇宁己酉岁余(叶梦得)为书局时,一养仆为驰马至局中,忽仆地,气即绝,急以五苓大顺散等灌之,皆不验,已逾时,同舍王相使取大蒜一握,道上热土杂研烂,以新水和之,摅去滓,刔其齿灌之,有顷即苏,至暮,此仆复为余御而归。乃知药病相对,有如此者。此方本徐州沛县城门忽有板书钉其上,或传神仙欲以救人者。沈存中、王圣美皆著其说,而余亲验之。乃使书百许本,散给远近,庶几有救其急者也。 五,司马温公(司马光)作独乐园,朝夕燕息其间。已而游嵩山叠石溪而乐之,复买地于旁,以为别馆。然每至不过数日复归,不能常有,故其诗有“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之句。今余既家于此,客至留连,未尝不爱赏,顾恋不能去,而余浩然自以为主,有公之适而无公之恨,岂不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