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老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咱们凉山的山山水水,看着身边熟悉的笑脸,心里特别踏实。这些年,咱们凉山变了: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换成了新民居,娃娃们上学不愁了,生病能报销了——这是脱贫攻坚给咱们带来的好日子。但好日子不是终点站,是新起点。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咱们农民要怎么做?我想,就三个字:自强、自尊、自爱。</p><p class="ql-block"> 一、自强:用双手刨出“金土地”(ꈒꑌꊋꑌ )</p><p class="ql-block"> 啥是自强?就是不等不靠,自己的日子自己闯。过去,咱们中有些人总想着“等帮扶、靠救济”,可脱贫摘帽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好日子是干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看看咱们州里的榜样:昭觉县的马海木呷,以前守着几亩薄地过日子,后来跟着技术员学种高山草莓,现在亩产收入超万元,还带动周边乡亲一起搞合作社;盐源县的果农们,把过去没人要的野苹果改良成“糖心苹果”,通过电商卖到全国各地,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他们靠的不是运气,是敢闯敢试的劲头,是“白天种地、晚上学技术”的拼劲。</p><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给咱们搭了好台子:政府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帮咱们打通销路,还有小额贷款支持创业。咱们要接住这个机会:种庄稼的,多学科学种植,让玉米、土豆多打粮;搞养殖的,把牛羊养得更壮,讲究防疫和品质;年轻力壮的,别怕出门打工,学门手艺,攒下本钱再回乡创业。记住,土地不会辜负勤劳的人,汗水里能泡出“金疙瘩”。</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我没文化,学不会新技术”,可木呷大叔识字不多,照样把草莓种得比别人好——他靠的是“不懂就问、不会就练”。自强,就是不怕难,就怕“懒”。</p><p class="ql-block"> 二、自尊:活出彝家人的精气神(ꎲꁨꄏꁦ) </p><p class="ql-block"> 自尊,不是穿金戴银,是活出骨气、活出体面。过去,有些乡亲觉得“穷就低人一等”,可现在咱们脱贫了,腰杆要挺起来:咱们靠劳动吃饭,不比任何人差!【比吃比穿】</p><p class="ql-block"> 自尊,要从改变“坏习惯”开始。以前,有的村寨垃圾随手扔,房前屋后乱糟糟;有的人家喝酒赌钱,把好好的日子过散了。现在,咱们搞“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自己住着舒服:扫干净院子,种几盆花,家里窗明几净,客人来了脸上有光。咱们彝族有句谚语:“干净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 这就是自尊。</p><p class="ql-block"> 自尊,还要懂规矩、守本分。现在村里修了新路、建了文化广场,这些都是大家的财产,要爱护;邻里之间别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有事坐下来好好说,“远亲不如近邻”;教育娃娃要懂礼貌、爱学习,别让他们早早辍学打工——咱们这代人吃过没文化的苦,不能让孩子再走老路。去年,美姑县有个叫阿依莫的姑娘,靠读书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全村人都为她骄傲。这就是自尊:让下一代比咱们强,让别人说起咱们凉山人,都竖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要守住“诚信”二字。卖农产品别缺斤短两,打工挣钱别偷懒耍滑,借了别人的钱按时还。咱们彝家人最重“诺”,一句“说一不二”,比啥都金贵。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待见。</p><p class="ql-block"> 三、自爱:把日子过成“甜蜂蜜”(ꊨꏦꉁꅉ)</p><p class="ql-block"> 自爱,就是对自己好,对家人好,对家乡好。有人说“日子苦,顾不上这些”,可自爱不是奢侈品,是过日子的“必需品”。</p><p class="ql-block"> 自爱,要先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以前,有的乡亲小病拖成大病,不是没钱治,是觉得“扛扛就过去了”。现在咱们有医保,乡镇卫生院能看病,定期还有免费体检,千万别拿健康当儿戏。干活别太拼命,累了就歇歇;少抽烟、少酗酒,多吃蔬菜水果,身体好比啥都强。咱们凉山人爱唱歌跳舞,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跳个达体舞,既锻炼了身体,又热闹了日子,这就是自爱。</p><p class="ql-block"> 自爱,要对家人多份担当。作为父母,要多陪陪孩子,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作为子女,要孝顺老人,别让他们老无所依。去年春节,我在布拖县看到一户人家:儿子在外打工,每个月准时给家里寄钱,儿媳在家照顾公婆,农闲时还带着婆婆去县城买新衣服。村里人都说:“这家人,日子过得暖心。” 家和睦了,再苦的日子也有甜味。</p><p class="ql-block"> 自爱,更要爱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凉山的山是咱们的根,凉山的水是咱们的魂。别砍树、别污染河流,咱们种的每一棵树、栽的每一片草,都是在给子孙后代留福分。咱们彝族有“万物有灵”的传统,爱护山林、守护家园,就是守护咱们自己的根。</p><p class="ql-block"> 四、新时代农民:把“小家”融入“大家”</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自强、自尊、自爱,从来不是孤立的。自强,让咱们的“小家”富起来;自尊,让咱们的村寨“美”起来;自爱,让咱们的日子“暖”起来。而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千万个“小家”的好日子,汇成咱们凉山的“大幸福”。</p><p class="ql-block"> 咱们凉山,有火把节的热情,有大凉山的壮美,更有彝家人不服输的劲头。过去,咱们用“一步跨千年”的奇迹甩掉了贫困;现在,咱们要用“自强自尊自爱”的精气神,蹚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记住,咱们不仅是农民,是凉山的建设者,是孩子的榜样,是这片土地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用一句彝语谚语结束今天的话:“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让咱们一起,用自强当锄,用自尊做种,用自爱浇灌,在这片热土上种出更甜的日子,活出新时代农民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