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波黑

周建平

<p class="ql-block">  波黑是前南的另一个加盟共和国,它的全称有点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我们简称为波黑。它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周边都是前南联盟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离开黑山继续北行就进入波黑共和国。这又是一个令中国大爷大妈血脉偾张的国度,缘由依然来自前南的二战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  在波黑的南部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莫斯塔尔。古城有一座具有奥斯曼风格的古桥,它经历了五百年历史变迁,上世纪末毁于波黑战争后重建,现今成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石桥横跨奈莱特瓦河,桥两端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老石桥的风貌与周围以古老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和用鹅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和谐、呼应,充分展现了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石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族和克族居民联系在一起,是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社会之间和睦相处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建筑已有数百年历史,鹅卵石铺就的街道留下难以计数的印迹,临街商铺则见证了战火硝烟、时代更迭。</p> <p class="ql-block">  全球性酷热令巴尔干半岛也十分焦躁,顶着烈日看风景,真的是热并快乐着。好在路边有咖啡冷饮,品尝一下波黑的啤酒、冰激凌也是很惬意的事。</p> <p class="ql-block">  继续北行,来到亚布拉尼察镇,二战期间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南斯拉夫游击队,为阻止德军进攻,炸毁了亚布拉尼察铁桥。现存断桥遗址保留了炸毁时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  在萨拉热窝机场附近,有一处特殊的景点,这就是萨拉热窝隧道博物馆。这是上世纪90年代波黑战争期间,波斯尼亚军队,为突破塞族武装封锁,而建造的地下军事通道。</p> <p class="ql-block">  隧道连接被围困的萨拉热窝市区与机场区域,在长达1425天的围城战中承担物资运输、人道援助和人员撤离的核心功能。这是一条波黑人民的生命通道。</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挖掘隧道早已采用机械设备,而这条隧道则是由简易工具挖掘完成。这里目前已经改造成为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她地处博斯纳河上游山谷,四周群山环抱,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都说巴尔干半岛是个火药桶,这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以及列强争夺的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随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列强因同盟关系相继参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p> <p class="ql-block">  位于萨拉热窝老城区中心,横跨米里雅茨河上的拉丁桥,见证了110年前的刺杀事件。因为事件直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拉丁桥成为重要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的老城区,因年代久远,古街古建筑给人以厚重感,这里商铺林立,商品丰富,游人如织,烟火气浓郁。</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取景地,钟楼、清真寺、铁匠铺都在附近,身临其境,思绪追随那首熟悉的旋律飘飞。</p> <p class="ql-block">  由老城区向北爬上一段陡坡,是一座古堡垒遗址,站在这里可以俯瞰萨拉热窝城区。夕阳下,大片的橙红色屋顶与乳白色的墓碑连接在一起,这是波黑战争留给后人的痛,怎不令人嗟叹。</p> <p class="ql-block"> 当夕阳将最后一缕阳光洒向这座不屈的城市 ,我想起了那句经典台词,“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