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阴那山灵光寺游记

缪佩雄

<p class="ql-block">呢称:缪佩雄</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7905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阴那山灵光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唐时名刹汉时山,双柏擎天傲翠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闻说东坡曾驻马,可知韩愈暂停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当年拓土功犹在,此日寻踪兴未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道梅州何处是,梯田傍涧上云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朱帆</p><p class="ql-block"> 诗句均围绕灵光寺的三大核心特征展开:千年古柏(现存"生死树"奇观)、云海山势(五指峰背景)、禅宗文化(潘了拳祖师道场)。</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们前往梅州市阴那山灵光寺旅游,寺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寺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懿宗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福建省延平府沙县人)创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宇周围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称五指峰。登高远眺将灵光寺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  “灵光门前生死树,一枯一荣数百年。”</b>走进灵光寺,最映入眼帘的是寺前两株千年古柏(生死树)。传说潘了拳在阴那山结茅修道时,将两株柏树苗种于寺前。因天气炎热,其中一株枯死,他便将枯树与另一株同种。念诵<b>“生死同种,生死同高”</b>后,枯树竟奇迹般生根发芽,但始终无叶。这对古柏被视为生命轮回的象征, ‌一枯一荣,树龄超1600年,枯树400年不倒不腐,与活树同高,成为灵光寺的重要标志,构成奇景‌。</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期珠江电影制片厂曾经拍过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棵树为背景,设计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荣的为男,枯的为女,成为恋人许愿地,象征忠贞不渝‌。 </p><p class="ql-block"> 生死树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承载了岭南佛教文化的精神。‌佛法真谛‌,枯荣共存体现了“无常”与“永恒”的辩证,呼应开山祖师“惭愧”的自省精神‌。枯荣并存,象征永恒的生命力与佛家哲理。</p> <p class="ql-block">  进入灵光寺里面,了解到该寺庙原名圣寿寺,相传明洪武十八年, 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惭愧祖师,俗姓潘,名了拳,佛教得道高僧,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英名远播,四海人民皆敬奉,倍受人间崇拜。</p> <p class="ql-block">  踏入大门正面的是天王殿,殿内左右两边的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中的四位护法天神。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琵琶弹奏需要调弦,司职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表示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宝剑锋利无比,司职风。西方广目天王,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表示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就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司职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寺内佛殿堂,观看到殿顶设有玲珑精致的“斗八藻井”。状似菠萝,故俗称“菠萝顶”,“藻井”为独立构件,由两层内转斗拱承托在“井”字梁架上,每朵五辅作,双抄天昂,藻井内有螺旋形圆穹,工艺高超,结构严谨,风格独物。灵光寺是梅县区现有较为完整的佛殿寺庙建筑群,整体布局均衡对称,庄严肃穆,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梅州灵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乃全国罕见,堪称庙堂建筑艺术的杰作。这个最大的佛殿(又名“菠萝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寺内香火盛时,殿内仍不留一丝烟缕,殿顶亦片叶不留,可能与菠萝顶有关,这是建筑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了大雄宝殿,殿内最前面供奉的就是灵光寺的开山祖师,也就是惭愧祖师——潘了拳师父。再往后是千手观音、地藏王菩萨、目莲菩萨和佛法僧三宝大佛。大佛后面供奉有送子观音;左侧山墙供奉有太子菩萨、六祖慧能和文殊菩萨;右侧山墙供奉有普贤菩萨和定光古佛;殿后立面供奉有伽蓝菩萨和达摩祖师。</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了十八罗汉殿,据佛经记载,佛教教义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便有高低之分。所取得的每一种成就都叫做一个“果位”,而“阿罗汉果”便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这一果位,就可以清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免除投胎转世之苦。</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行走在大雄宝殿顶,大雄宝殿背后的山上都是绿树繁荫的参天的大树,但是很奇怪,每当树木落叶的时候,两边的屋顶都多少会有一些树叶,而大雄宝殿的殿顶上却从来不会飘有一片落叶,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大家都觉得这是惭愧祖师显灵。</p> <p class="ql-block"><b>  “生死相依树影长,菠萝顶上艺光扬。无叶井中清水漾,灵光寺里韵悠长。”</b>梅州灵光寺依山建筑,自古远近闻名,吸引大量游人参观,为什么呢?因为灵光寺有"三绝"。一绝是“菠萝顶”(斗八藻井)‌、二绝是“生死柏树”、三绝是“无叶屋顶‌”。灵光寺除大殿外,还有金刚殿、罗汉殿、诸天殿、观音阁、钟鼓楼、经堂、客堂、斋堂等。</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灵光寺许愿桥,横跨碧水之上,朱栏黛瓦间系满红绸,每一缕飘动的丝带都承载着香客最虔诚的期盼。踏上许愿桥的刹那,山风拂过檐角铜铃,叮咚声里似有梵音轻诵,教人不由双手合十,默念心中所愿。暮鼓晨钟里,许愿桥静立成一道禅意的弧线,游人的脚步在此放慢,唯恐惊扰了沉淀百年的愿力。</p> <p class="ql-block">  观看灵光寺后,可以继续从梅州灵光寺沿山登6750级石阶,就可到海拔1297米的最高峰——玉皇顶。从灵光寺出发,沿山路蜿蜒而上,途经原始森林与竹林可达玉皇顶。沿途可见五指峰形山势与云雾缭绕景象,山顶可俯瞰梅州城区全景。正如赞美诗词:<b>“灵光寺外山径长,竹影婆娑引步忙。五指峰巅云雾散,玉皇顶上望三州”</b>。(“三州”指的是梅州、潮州和汀州,位于广东省粤东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阴那山灵光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阴那开山第一祖,灵光古刹不二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千年香火继赓旺,信众虔诚谢佛恩。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熊雄</p><p class="ql-block"> 此次灵光寺之行,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总是忙碌不停,很少有时间倾听内心声音。而在这里,我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我明白,生活中的烦恼困难如过眼云烟,只要保持平和善良的心,就能战胜一切。佛陀的慈悲与智慧,将永远留在心中,指引我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