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卢沟晓月照山河——铭记七七事变,传承不屈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的夜,注定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卢沟桥畔的枪声划破夜空,不仅打破了北平城的宁静,更拉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大幕。八十八岁的光阴流转,卢沟桥上的石狮依旧沉默矗立,却始终在提醒着我们: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那些浴血抗争的身影,永远不能被遗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彼时的中国,早已在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下伤痕累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如饿狼般吞噬着中华大地。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悍然向宛平城发起进攻——这看似偶然的“借口”,实则是蓄谋已久的侵略信号。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呐喊,在卢沟桥上空回荡。三次攻城,三次击退,他们以劣势装备对抗强敌,用牺牲诠释着民族尊严。</p> <p class="ql-block">这场战斗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场局部冲突。日军的炮火从宛平城蔓延到八宝山、长辛店,从地面延伸到空中,而中国军民的抵抗也从北平四郊扩展到全国。7月28日,南苑阵地的5个多小时激战中,2000余名守军血染疆场,他们的牺牲不是结束,而是点燃了更多人心中的抗日怒火。从城市到乡村,从工人到农民,从知识分子到爱国华侨,四万万同胞拧成一股绳,“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国共两党放下分歧,于9月22日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的洪流自此奔涌向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侵略者的残暴,更照见了中华民族的不屈。那些在卢沟桥上冲锋的士兵,那些在后方募捐支援的百姓,那些在沦陷区坚持地下斗争的志士,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姓名,却共同谱写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壮歌。正是这场战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在装备落后、国力孱弱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了十四年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人类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如今,卢沟晓月依旧温柔,桥下的永定河静静流淌。当年的炮痕早已被岁月抚平,但历史的记忆不能被抹平。我们铭记七七事变,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历史中汲取力量: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更要传承不畏强暴、团结奋斗的精神。当和平的阳光洒满大地,我们深知,这份安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唯有自强自立,才能守护好脚下的土地;唯有团结一心,才能让民族的脊梁永远挺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八十八岁后的今天,卢沟桥上的石狮仍在守望。它们见证过硝烟,也见证着和平;见证过屈辱,更见证着崛起。让我们以史为鉴,向着未来——用奋斗告慰先烈,用团结守护和平,让“七七”这个特殊的日子,永远成为民族前行路上的警钟与灯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