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香(Titian,1488/1490-1576)全名是蒂齐亚诺·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或作Tiziano Vecelli),“Titian(提香)”是英语系国家对他的习惯性称呼。提香出生年代有多种说法,他的祖国意大利1976年发行的邮票上标注是1490年。出生地点是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皮耶韦迪卡多雷。10岁时到威尼斯,跟乔瓦尼·贝利尼学习绘画,后来成为代表威尼斯画派最高成就的画坛巨匠,甚至有的评论家称他是仅次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第四杰。和师兄乔尔乔内英年早逝不同,提香是一位长寿画家,年近九旬仍然勤于丹青,传世画作甚多,影响了西方一代又一代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 提香各种题材绘画兼擅,宗教画、神话画、人物肖像画是他创作的三大领域。他画作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是他对威尼斯画派,乃至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最大贡献是画作色彩丰富,被誉为“色彩大师”。</p> <p class="ql-block"> 提香一生创作了众多宗教题材绘画,代表作《圣母升天》问世后,就被誉为“近代第一杰作”,可惜笔者未收集到印有它的邮票。方寸中常见的仍然是“圣母子”绘画,中非推迟至1985年发行的1984年圣诞节邮票,3枚图案选用的都是提香的“圣母子”绘画。第1枚是《圣母子和圣徒》:</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幅布面油彩画,作于1510年。邮票印刷颜色偏红,不太能看出原画的色彩,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圣母身着红衣,外加蓝斗篷,呈坐姿。圣婴垫着白色毛巾躺在圣母身上,右手伸向圣母,双脚翘起,微笑着望着圣母;圣母爱怜地看着圣婴,完全无暇顾及画面右边的三个圣徒。母子深情的互动,带着浓郁的世俗色彩。画面多种颜色交织,搭配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第2枚邮票上印的是数百年来让无数人赞叹不已的杰作《圣母子和圣凯瑟琳及一只兔子》:</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欣赏,我们也下载了一幅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圣母的装束和上面所提的那幅《圣母子和圣徒》中圣母装束一样,我们在提香其他画作,如《圣母子与圣乔治和圣多萝西》中,看到圣母的装束也如此,可能提香认为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圣母的风韵。圣凯瑟琳双手抱着圣婴,躬身向着圣母,虔诚地注视着圣母、圣婴。圣母充满爱意地看着圣婴,右手温柔地抚摸着圣婴的头,左手轻轻地按着一只白兔。圣婴一手勾着圣凯瑟琳,一手伸向兔子,眼睛也直盯着兔子,显露出了儿童对小动物的天生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的色彩更加丰富,蔚蓝的天空,金黄的霞光,青黛的山岭,雪白的兔子,绿的草,红的花,树叶也有两种颜色:稍近树上的叶橙红,稍远树上叶深绿,加上人物服装的红、蓝、白、浅蓝┅┅暖色与冷色交替,明快与暗淡并存,色彩缤纷,又不至于眼花缭乱,给人以视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 第3枚邮票上是提香另一幅《圣母子》:</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除了圣母子、圣凯瑟琳外,还画有小施洗约翰和他的绵羊。</p> <p class="ql-block"> 萨摩亚1974年邮票图案是提香画作《圣母子和施洗圣约翰》:</p> <p class="ql-block">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0年邮票选用了提香《圣母子,幼年圣约翰及女圣徒》画作的主体部分:</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身着黄衣的女圣徒(也有人说是圣凯瑟琳)双手捧着圣婴置圣母身上,全神贯注地看着圣婴;圣母穿着蓝色长袍,低头俯视圣婴,左手轻抚圣婴的头部,母爱力透纸背。背景蓝天白云、黛山绿树配合着主画面,营造出温馨氛围。</p> <p class="ql-block"> 库克群岛1968年将《圣母子与圣乔治和圣多萝西》的主体部分“圣母子”搬进了方寸:</p> <p class="ql-block"> “圣母子”之外,提香还创作了其他宗教题材绘画。莱索托1988年用两枚邮票展示了《阿维洛迪三联祭坛画》中的“天使报喜”和“圣母领报”:</p> <p class="ql-block"> 在同时发行的邮票小型张上,则展示了提香巨幅油画《圣母在圣殿中的呈现》的主体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是提香1539年依据圣母玛利亚幼年进入圣殿的宗教传说创作的,现藏于 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画面上8岁的玛利亚被带到教堂,站在神庙台阶中的平台上,昂首仰望着台阶上的两位高大的祭司,从容镇定,接受审视和祝福,柔和的光罩照着她,一切都那么神圣,又那么自然。</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欣赏,我们从网上下载了这幅画的全幅图谱:</p> <p class="ql-block"> 耶稣传说中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纳税银”,说耶稣带着门徒欲进入一个城市,过城门时被拦住,收税人让交丁税钱。耶稣说:“我是上帝的儿子,不能交丁税。” 但不交税不能过关,耶稣便让彼得去河边捕鱼,从鱼的嘴里取一个银币作为税钱交给了收税人。提香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两幅画作,莱索托1988年的邮票选用了其中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 东德1957年邮票选用了另一幅,但用的是单色印刷:</p> <p class="ql-block"> 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1975年邮票采用了《戴荆冠的耶稣》的主体部分,这是一幅令人心情沉痛的画作,画面上几个狱吏正在强行给耶稣戴上荆冠,荆棘刺得耶稣鲜血直流,从头淌到身,再流到腿上。画作色彩丰富,动感强烈。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全幅画作更能体现这一悲壮场景:</p> <p class="ql-block"> 抹大拉的玛利亚是《圣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频频出现在耶稣的周围。耶稣周游各地传道,她和十二个门徒一起跟随左右。当大祭司的士兵逮捕耶稣的时候,门徒逃散,连彼得都三次否认认识耶稣,抹大拉的玛利亚却跟着耶稣到十字架下, 看着耶稣受难。耶稣从十字架上解下时,她在场;埋葬耶稣,她参与其间。她还是第一个发现耶稣复活的人。提香创作了多幅以抹大拉的玛利亚为主角的画作,圣卢西亚1968年邮票上的《不要碰我》是其中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 画作叙述抹大拉的玛利亚发现基督复活的故事。这是一个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青睐的主题,柯勒乔就曾创作过一幅很精彩的画作,提香这幅画可与之媲美,且色彩更为明丽。</p> <p class="ql-block"> 关于抹大拉的玛利亚的身世,说法颇多。《路加福音》第8章说耶稣周游布道,到抹大拉后,治愈了抹大拉的玛利亚的病,赶走了她身上的七个恶鬼。抹大拉的玛利亚因此信奉耶稣,献出自己的财物,跟随耶稣布道。</p> <p class="ql-block"> 《约翰福音》记载了一个故事,说耶路撒冷古神殿的长官法利赛人将一个被捉奸的女人带到耶稣的面前,想诱使耶稣作出评判,以便以僭越权力的名义给耶稣定罪。当时罗马法律规定对不贞女可用石头砸。耶稣机警地对众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捉奸的人听了纷纷退了出去。耶稣对不贞女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提香根据这个故事也创作了一幅画《基督和不贞女》,莱索托1988年用两枚邮票展示了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 公元591年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一次讲道时,把抹大拉的玛利亚和《约翰福音》里的“不贞女”说成是同一个人,因而后来就有了这么一种传言,说抹大拉的玛利亚是改过自新的妓女。这一错误直到1969年才得以纠正,罗马天主教在《弥撒书》里正式删除了说抹大拉的玛利亚是妓女的话。四百多年前的提香当然不可能知道传言是错误的,他依据那个传言创作了多幅《忏悔的抹大拉的玛利亚》,苏联1971年、莱索托1988年发行的邮票分别采用了其中的两幅。这两幅画作中抹大拉的玛利亚造型一模一样,不同处只是作为背景的风景略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 提香神话题材绘画琳琅满目,数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欢迎,方寸中也时常见到它们的身影。意大利、匈牙利1976年分别以提香的杰作《花神芙罗拉》为图案制作了邮票,意大利采用单色印刷,匈牙利是多色印制。</p> <p class="ql-block"> 花神芙罗拉是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她的出现标志着万物复苏和春天到来。意大利人很喜欢花神芙罗拉,还特地设立了花神节。提香这幅画创作于1515至1520年间,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在这幅画中,提香表面上画的是“神”,实则是“人”,一位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威尼斯少女。她身体微斜,目光俯视,金黄色的秀发披散在肩上。可能是转身动作所致,右肩外套滑落,右手本能地捏住了衣服的一角。秀美、温柔、典雅,是人,亦是神,相信这是观画者对画中女子的共同感觉。</p> <p class="ql-block"> 16世纪初的威尼斯人浪漫潇洒,喜欢饮酒、狂欢、享乐。古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巴克斯被描绘为葡萄与葡萄酒、狂欢与放荡之神,代表着欢乐与沉醉,很对威尼斯人的脾气,因而备受欢迎。文学艺术作品也常以他为创作对象,提香也有多幅涉猎他的作品。西班牙1978年发行纪念提香诞生500周年邮票(西班牙邮政将提香生年定在1577年,邮票计划在1977年发行,因故推迟至1978年发行),三横连,中间图案即为提香杰作《酒神的狂欢》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加纳1989年邮票上印的是《酒神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两枚邮票虽都只截选画作的一部分,但纵情狂欢的场面亦已呈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维纳斯也是罗马神话中的活跃人物,是十二主神之一,美与爱之女神。提香依据她的众多故事创作了一连串作品,圣马力诺1966年将《维纳斯给丘比特蒙眼睛》(又名《爱神的教育》)通过两枚邮票展示给观者:</p> <p class="ql-block"> 故事说维纳斯的儿子小爱神丘比特乱射爱情之箭招来不少麻烦,维纳斯惩罚他,要用布巾蒙上他的眼睛。画作上维纳斯边蒙丘比特眼睛,边回头看扒在自己肩上的丘比特的小伙伴。对面两位仙女拿着丘比特的弓箭向这边张望。从画作描绘的神情看,仙女、小伙伴似乎都在为丘比特求情,维纳斯也不是真恼怒,蒙丘比特眼睛不过是象征性而已。画作充满了戏剧色彩。</p> <p class="ql-block"> 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1988年发行的邮票小型张上图案是《维纳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p> <p class="ql-block"> 故事取自奥维德《变形记》,维纳斯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化身女猎手与其相伴。阿多尼斯喜欢打猎,维纳斯多次劝说他不要捕猎狮子、狼等大型野兽,阿多尼斯不听。后来在一次捕猎野猪时,被野猪抵死。画作描绘维纳斯阻止阿多尼斯外出狩猎的瞬间,维纳斯不顾一切紧紧搂抱着阿多尼斯,而阿多尼斯则竭力要摆脱维纳斯,画面动感十足,用光用色精到。提香这幅画是受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委托绘制的,现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该画还有其他版本,罗马国立绘画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作各收藏了一幅,各版本主图相同,细节略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 不丹1989年发行了一套提香绘画邮票,其中多枚选用了维纳斯主题绘画中的维纳斯头部特写镜头,集中展示了维纳斯娇美的面容和青春活力:</p> <p class="ql-block"> 《维纳斯和丘比特与鲁特琴师》(局部)</p> <p class="ql-block"> 《维纳斯的诞生》(局部)</p> <p class="ql-block"> 提香脍炙人口的画作《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又名《神圣与世俗之爱》)取材于希腊的神话:伊阿宋为夺回被叔叔霸占的王位,去科其斯王国取金羊毛。在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帮助下,获得了科其斯公主美狄亚的爱情,并得到了金羊毛。画作表现爱神劝说美狄亚接受伊阿宋的爱情并帮助他夺取金羊毛的情景。画面左边美狄亚身着白蓝色衣裙,坐在大理石水池上,手按着池沿上的一只装满珍珠黑色瓷罐,脸上流露出矜持和犹豫不决的神态。爱神阿芙洛狄忒裸露着身体坐在水池的右边,红衣袍半搭在左臂上,面朝美狄亚,正在游说。她的左手托着正冒青烟的小瓶,象征着天上爱的热烈和永恒。小爱神丘比特在两人中间,嬉戏水池里的玫瑰花。这幅画被多国印在邮票上,意大利1995年用的是全幅,圣马力诺1966年、尼加拉瓜1978年则选用了美狄亚形象部分:</p> <p class="ql-block"> 塞拉利昂1988年邮票上的提香名画《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亦采自希腊神话,欧律狄刻在逃避恶人骚扰时不幸被毒蛇咬伤致死,俄耳甫斯到冥界请求冥王放欧律狄刻返回人间,冥王同意了,但提出一个条件:在返回人间路上俄耳甫斯不能回头看跟在身后的欧律狄刻,如有违背,则欧律狄刻永不得返回人间。俄耳甫斯担心欧律狄刻是否真的跟在身后,快到人间时,实在忍不住回首一看,欧律狄刻立即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画作选取了故事的两个场景,左边邮资图部分是欧律狄刻被毒蛇咬的情景,右边背景图是俄耳甫斯回首一看的悲惨瞬间。</p> <p class="ql-block"> 捷克斯洛伐克1978年发行的邮票小版张选用的是提香的《阿波罗劫杀玛息阿》:</p> <p class="ql-block"> 画作亦取材于希腊神话,这可是一个带点血腥味的故事:太阳神阿波罗兼司音乐、歌唱与诗歌,林神玛息阿捡到雅典娜扔下的笛子,吹嘘自己音乐才华可与阿波罗比肩,阿波罗生气了,便和玛息阿比试,他弹竖琴,玛息阿吹笛子,让佛律癸亚国王弥达斯当裁判,利用倒置乐器的方式赢了玛息阿。阿波罗把玛息阿倒挂在树上,活剥了他的皮,以示对不敬神灵的惩罚。画作中弥达斯是提香按自己的容貌描绘的。</p> <p class="ql-block"> 提香绘画作品中,人物肖像画占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是注重挖掘所绘对象的内心世界,凸显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真实气质。</p> <p class="ql-block"> 乌干达1988年邮票上的《教皇保罗三世》是提香代表性的人物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 画作上的保罗三世虽然衣着华贵,但已老态龙钟,身体蜷缩,略显佝偻。他那双眼睛,斜视着前方,似乎在警惕什么,又似乎在思索什么。</p> <p class="ql-block"> 提香曾两次被引荐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为查理五世画过多幅画像,最著名的一幅是《米尔贝格战役中的查理五世》,巴拉圭1971年将它搬进了方寸:</p> <p class="ql-block"> 画作中查理五世身着戎装,骑在马上,凝视前方,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 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1988年邮票图案是提香的另一幅《查理五世》,画中查理五世坐在椅子上。身体挺直,英气飒爽。画面右边天空明亮,云朵翻腾,暗合查理五世的浩荡之志。</p> <p class="ql-block"> 比利时1941年邮票《查理五世》上的查理五世身穿皇帝制服,颇似后世的“标准照”:</p> <p class="ql-block"> 查理五世对提香给自己画的像很满意,1533年封提香为伯爵和金马刺骑士。传说一次提香在给查理五世画像时,不慎将画笔掉到了地上,查理五世竟然亲自弯腰拾起画笔递给提香。查理五世的器重,让提香声名鹊起,王室成员、政界和宗教头面人士纷纷请提香画像。提香所绘无不惟妙惟肖,不仅委托人满意,也赢得世人的赞许。我们在方寸中欣赏到了多幅提香人物肖像画杰作。</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查理五世之子)》(加纳 1989)</p> <p class="ql-block"> 《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马尔代夫 1989)</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总督马尔坎托尼奥·特雷维森》(匈牙利 1968)</p> <p class="ql-block"> 《首任帕尔马及卡斯特罗公爵皮耶尔•路易吉•法尔内塞》</p><p class="ql-block">(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 1988)</p> <p class="ql-block"> 《曼图亚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乌干达 1988)</p> <p class="ql-block"> 伊莎贝拉·德·埃斯特(Isabella d'Este,1474 -1539)不是单纯的侯爵夫人,而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曾先后辅佐丈夫、儿子,摄政曼图亚;施展外交手段,说服法王路易十二,化解了法军攻击曼图亚的风险。她还是艺术赞助人,与艺术家书信联系密切,又是时尚的引导者,其独特的穿着打扮,被当时的上流女性争相模仿。提香的这幅肖像画就通过眼神刻划展示了她的刚毅,同时也强调了她的时尚服装。</p> <p class="ql-block"> 《红衣主教梅迪奇》(不丹 1989)</p> <p class="ql-block"> 《红衣主教、大学者彼得罗·本博》(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 1988)</p> <p class="ql-block"> 提香人物肖像画画的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中有的有名有姓;有的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但没有留下名字;有的可能是理想中的人物,是提香综合世间各类人塑造出来的。画作上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突出,令人叹为观止。各国邮政也乐于将它们纳入方寸中。</p> <p class="ql-block"> 《贝拉像》(圣马力诺 1966)</p> <p class="ql-block"> 《维奥兰特》(乌干达 1988)</p> <p class="ql-block"> 《门多萨先生》(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 1988)</p> <p class="ql-block"> 《梳妆的年轻女子》(捷克斯洛伐克 1965)</p> <p class="ql-block"> 《绗袖男子》(马尔代夫 1977)</p> <p class="ql-block"> 《女士画像》(乌干达 1988)</p> <p class="ql-block"> 《男子肖像》(乌干达 1988)</p> <p class="ql-block"> 《戴红帽子的男子》(马尔代夫 1989)</p> <p class="ql-block"> 《蓝眼睛的男人》(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 1988)</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提香画作中还见到了他喜爱的女儿拉维尼亚:</p> <p class="ql-block"> 《拿水果的拉维尼亚》(乌干达 1988)</p> <p class="ql-block"> 《拉维尼亚》(巴拉圭 1966)</p> <p class="ql-block"> 保加利亚1986年邮票选用了提香的自画像,画面上提香依桌而坐,侧身,睿智的目光前视,给人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提香还有一幅很值得细细玩味的的画作《谨慎的寓言》,它是提香1550 - 1565 年间为普拉多博物馆创作的,又名《三重画像面具》。马尔代夫1989年以它上半部为图案印制了1枚邮票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三个人头像重叠在一起,中间正面是一位中年人头像,左面是一位老年人的侧面头像,右面是一位年轻人侧面头像。有研究者考证,说左边长者是提香自己,中间是他儿子奥拉齐奥·韦切利奥,右边则是他的外甥马可·维切利奥。此说准确度多少,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即三个头像代表了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亦即未来、现在和过去。原画三个头像下面还有对应的三个动物:狗、狮子和狼。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狗、狮子、狼寓意什么,研究者做了多方考证,结论不一。梳理一下,主导的看法是狗、狮子、狼最早出现在古埃及亚历山大城塞拉匹斯神殿。塞拉匹斯是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与希腊融合信仰中的农业及来世守护神,他的同伴是被蛇缠着三头怪物,三头即狗、狼、狮子。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父”“人文主义之父”的诗人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把这个三头怪物写进了他的拉丁语叙事诗《阿非利加》,说卷曲的蛇围绕着三个头,表示移动的时间。提香这幅画作三个人头的上面也都写有拉丁文的铭文,看来是接受了彼特拉克的观点。狼贪恋过去,有决断力,象征着人步入暮年,积累了经验,仍要保持着独立;狮子有力量,活力旺盛,表明壮年的人应像狮子一样勇猛,统领全局。狗机敏忠诚,少年人应该像狗那样勤奋与忠诚。提香借助三个动物隐喻人生各阶段,都要谨慎地去对待、把握自己的行为。要从“过去”汲取经验和教训,在“现在”既要敢于作为,更要慎于作为,不损害美好的“未来”。提香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位拥有深刻哲理和睿智的思想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