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故里·山水济源之十——盘谷寺

信天翁

<p class="ql-block">唐代有个叫李愿的人,弃官归隐盘谷,韩愈还写了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给他。清乾隆年间,有人写了《盘谷考证》,还亲书了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把盘谷定为“名山胜迹”,这地方就是位于济源城北南太行山南麓盘谷口的盘谷寺。盘谷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这座古寺依山而建,现存建筑有接官厅、山门、大雄宝殿、钟鼓楼和东西廊房等,都是清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抵达盘古寺,寺前的广场不算很大,香火非常旺盛,有不少香客前来烧香拜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御碑亭,亭内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济源盘谷考证》。那字大如斗,笔力沉稳老健,结体洒脱流畅,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乾隆皇帝对盘谷所在地的考证故事,一位封建帝王竟有如此的求知精神,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实在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穿过御碑亭,便来到了山门,沿着石阶而上,两侧是晨钟暮鼓的钟鼓楼,再往前走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庄严的佛像,香烟袅袅,信徒们在这里虔诚地祈祷着,脸上洋溢着宁静与祥和。在盘古寺中,有一座专门祭祀盘古的盘古殿。殿中央有一幅简陋却不失古朴的盘谷画像,前面的香炉中烟雾缭绕。殿的墙壁上,刻着一篇《盘古碑记》,记载着盘古氏作为人祖的历史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绕过盘古殿,沿着寺后的小路拾级而上,便来到了一座砖塔前。这座砖塔造型独特,塔身上的砖石已经有些斑驳,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站在塔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敬佩之情。在砖塔的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山上,继续向上攀登,便来到了摩崖题记处。那刻在崖壁上的文字,虽然经过了风吹雨淋,但依然清晰可辨,让人感叹当年刻工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传说盘谷寺曾是夏代少康的祭祀之所,关亍盘谷寺名字的由来。通过追根溯源,方知此“盘谷”并非彼“盘古”。盘谷寺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盘谷盘绕两山之间故称“盘”;二是这个山谷地势险阻而幽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才作“盘”。盘古寺虽小,这里没有门票,没有商业气息,只有纯粹的宁静与庄重。你来,它热烈欢迎;你不来,它依然静默地俯瞰着三千繁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