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大桥公园水锦廊

国华

<p class="ql-block">蠡湖大桥公园水镜廊,2005年10月由无锡缔业全景文化展示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造并对外开放。作为无锡市重点文化工程,该长廊全长286米,通过石刻书画传承吴地文化,串联蠡湖公园园林景观,强化了蠡湖景观的人文历史内涵,现为展示太湖山水文化的艺术长廊。</p> <p class="ql-block">取名蠡湖水镜廊,寓意太湖一方好水孕育了无锡人文,以水为镜,映照吴地书画艺术之瑰宝。蠡湖水镜廊既有人文与自然关系的映照,又有山水和文化关系的诠释,使得蠡湖山水因深蕴的文化而更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水锦廊所用建材以砖木为主,枕河面用白色实墙间以透空半墙,临湖面以方木廊柱间以装饰性漆木格栅,廊檐北高南低向湖心微倾,给人以灵动欲飞之感,整个建筑线条简洁,廊内显得空明剔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是蠡湖公园内谐于山水自然的一大建筑胜景。</p> <p class="ql-block">水镜廊沿园中曲河蜿蜒,南侧面湖临湖,北侧背河枕河,有分隔园、苑但隔而不断之妙,更有串联组合园、苑景观之美。</p> <p class="ql-block">水锦长廊北侧枕河</p> <p class="ql-block">水锦长廊南侧面湖</p> <p class="ql-block">长廊以砖木结构为主体,采用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廊檐北高南低向湖面微倾,线条简洁灵动。</p> <p class="ql-block">水镜廊实墙一面廊璧以石雕工艺形式,将太湖、蠡湖山水作题的古贤今人诗画、书法作品从前到后依次展示,还点缀有承载吴文化的出土文物复制品。其中展示的诗画作品共26幅,书法24幅,作者年代跨度从东晋、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少量是原作;文物复制品12件。展示的书画作品中,既有无锡籍名家顾恺之、倪瓒、钱松喦、秦古柳、程及等名家的画作,又有历代知名文人墨客如王昌龄、白居易、范仲淹、苏轼、欧阳修、唐寅、文徵明、汤显祖、高攀龙、纳兰性德、郭沫若等对太湖、蠡湖的溢美之词,在无锡市蠡湖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策划下,组织了钱绍武、沈鹏、周慧珺、吴觉迟、刘达江、刘铁平、陆修伯等国内及无锡当地的知名书画家,对这些辞赋进行书画创作,运用一书一画相对应的形式,即一首辞赋分别做一幅书法和绘画的创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书法采用石雕阴刻,充分还原书法家的书写风格,绘画则采用影雕的工艺,细腻地再现了画作原有风格。</p><p class="ql-block">整个长廊的数十幅古贤诗画作品权威地点睛了太湖、蠡湖山水的独特风韵和情致;若干幅近现代名流和今人诗、赋和书法作品,传达了锡人对太湖、蠡湖山水沧桑之变的感悟和对母亲湖的由衷珍爱;几幅无锡地区出土文物雕塑复制品,片言只语地诉说着吴地文化的丰富多彩。蠡湖水镜廊从建筑的形态到廊壁的碑雕,无不散发着中西合璧文化气息,为游客了解太湖蠡湖提供了最直接的现实作品。</p> <p class="ql-block">长廊通过石雕阴刻与影雕工艺,在廊壁展示东晋至现代名家咏赞太湖、蠡湖的诗画书法作品共50幅,以及吴地文物复制品12件,包含顾恺之、苏轼、郭沫若等创作者的作品。廊首“生命之源”与廊尾“上善若水”浮雕分别诠释水与人文的哲学关联,建筑整体融合古典文化与现代艺术,以一书一画的对应形式再现历代文人对太湖流域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百米水镜廊展示太湖流域诗词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浮雕,传神地演示了以民为本,追求至善,崇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品性的中华文化精粹。</p> <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源”大型大理石浮雕,生动地演绎了水对于人的本源关系。</p> <p class="ql-block">蠡湖水镜廊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将浓郁的古典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地结合,长廊将历代名家咏唱太湖、蠡湖的诗词文赋,通过现代的书画艺术和传统的石刻手法表现出来,起到传承文化,提升山水名城品位的作用。在无锡市委、市政府“蠡湖岸线环境整治建设与历史人文景观建设相结合”理念的指导下,在建设单位、实际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使蠡湖水镜廊还成为展示太湖山水文化的艺术长廊,充实了蠡湖公园的人文历史内涵。蠡湖水镜廊文化工程是无锡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工程,也是第一个文化工程。</p>